摘要:創新型人才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主要需求,而各大高校正承擔著培養此類人才的使命。文章首先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和個性化教育理念的關系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例,對個性化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方法做出研究。
關鍵詞:個性化教育視角;創新創業能力;差異化培養模式
個性化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是相對新穎的,它的產生是直接針對傳統教育弊端的,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出能力更為全面、人格更為完整、閱歷更為豐富的人才,而創新創業能力可以讓大學生在各類實踐活動中提供相應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基于個性化教育視角,可以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
一、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和個性化教育理念的關系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和個性化教育發展具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踐過程中,參與到各個探索活動中,而經過實踐,學生會更為明確自身角色的定位,更為了解自身的優點與缺點,可以發現自身動力來源與興趣,讓自身特點更為明確;而個性化教育理念會對學生個體情況、個體思維予以強調,學生在學習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中不再是被動接受,同時,在個性化教育理念下,會為學生進行個性化思維訓練,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處理矛盾的能力得到提升,進而為自身的創新創業打下扎實基礎[1]。
二、個性化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
在個性化教育視角下,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時最為首要的是更新教育理念。縱觀全球,可以發現美國在工業革命影響下,將人才培養目標設定為實用型人才,在二十世紀之后,美國各個高校紛紛在人才培養理念中加入創新性培養理念。結合我國當前形式,當今正處于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階段,創新創業能力是符合當前時代發展趨勢的,因此,我國各大高校也需要重視這種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同樣,家庭觀念的更新對于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業具有重要作用,如家庭環境相對較好的大學生就有足夠資本進行創新創業,但同時,如果父母因為創業的艱辛而不希望孩子進行創業,就會導致創新創業意識相對較低,對此,高校應該和父母進行聯系,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創業。
(二)差異化的培養模式
1.針對學生成長特點
在個性化教育視角下,根據學生成長特點可以對學生進行分階段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以大一新生為例,此類學生剛剛進入大學,并沒有對大學生予以充分認識,對于大學的規劃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相對迷茫,對此,在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時就應該以引導為主,幫助學生制定大學規劃,而在大二、大三期間,就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深入,在大四時,應該以鼓勵和幫助為主。以我國天津大學為例,該大學為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就為學生制定了分階段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在大一時,要求學生對職業生涯進行初步設計;在大二時,需要學生對自身價值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一步確認;在大三時,會指導學生來推廣自己,增加求職機會;在大四時,會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就業信息。
2.針對學生素質差異
依照學生素質差異,采用分層培養模式可以讓教學計劃得到良好落實,可以讓素質存在差異的學生得到共同發展。以我國西藏民族大學為例,該大學的生源主要可分為藏區與區外兩種,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素質差異,因此,該學校對學生進行了定位,如藏區學生就主要是應用型,區外學生就主要是理論型,這樣可以讓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得到滿足,可以讓藏區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得到滿足[2]。
(三)加強大學生創造思維訓練
1.完善課程體系
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沒有取得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管理規范性不強、思想較為陳舊,在轉變思想、增強規范的同時,需要對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予以完善。可以開設相應的創造學課程,這點在國外發達國家早已有所實踐,如在二十世紀4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已經開設相關課程,在進行課程開設時,可以借鑒全球范圍內的各大高校,然后結合自身實際條件,確保課程的有效性。
2.構建實踐平臺
大學生需要將課程中的理論和實踐結合,對此,高校需要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實踐平臺,以我國煙臺大學為例,該大學就聯合了煙臺市內眾多大學共同創辦了煙臺市大學生創業園,目前,該大學生創業園已經較為成熟,且具有專門且完善的管理平臺和網絡信息平臺,在園區之內,包含了煙臺格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煙臺泰宇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煙臺果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為當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機會。
(四)創造大學創新創業氛圍
1.創新創業激勵機制
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可以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鼓勵,高校可以讓學生對學生參與學校日常管理實物,可以讓學生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鍛煉,讓學生工作熱情得到增強。同時,高校應該對創新創業的專項資金予以設立,如果學生符合申請要求,那么將會得到實質性的物質支持。
2.校園創新創業文化建設
對于學生的和諧發展與個性發展來說,校園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為讓校園文化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應該做好兩項工作:(1)對校園網絡文化予以重視,校園網絡是校園的網絡形態與實際生活形態的有機結合,可以影響到人們的精神生活,借助校園網、校園貼吧、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發布適當的創業政策信息,可以對學生起到鼓勵作用;(2)對校園環境文化予以重視,校園環境資源本身具有一定教育價值,對此進行發掘可以讓校園文化內涵更為豐富,如我國武漢大學就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本身的歷史(源頭為清朝末年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民國時期為四大名校)予以宣傳,讓本省和外省學生都對當地有著更為深入地了解,讓學生對武漢市更為融入,以便在當地進行創業與就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個性化教育理念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具有密切聯系,通過教育理念的更新、差異化的培養模式、加強大學生創造思維訓練和創造大學創新創業氛圍的方法可以在個性化教育視角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為我國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高蘭恩.個性化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17(21):220-221.
[2]石金艷.基于個性化教育視角探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7(23):40.
作者簡介:楊華強(1994.10.14-),男,漢,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人,在讀本科,遼寧科技學院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研究方向:土木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