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成立了中華民國;1945年10月10日,“雙十協定”最終簽字,各界人士和平建設祖國仿佛看到了希望;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經過歷時約三年的苦戰,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而與這三件大事緊密相關的,就是民族的獨立與抗日戰爭的勝利:辛亥革命的最終目標,是“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雙十協定”是1945年重慶談判的結果,而這場談判的背景是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則是新生的共和國為了進一步鞏固民族獨立的成果,用血肉筑起的鋼鐵長城。
今年,國家把抗日戰爭的起點,從“七七事變”提前到“九一八事變”,筆者聞訊興奮異常:9月18日是筆者的生日!也許是因為筆者很早就開始讀史,尤其對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史比較關注的緣故,“九一八事變”帶給筆者更多的是銘心刻骨的歷史和難以忘卻的紀念。每逢“九一八事變”和抗戰勝利紀念日,作為一名出版工作從業者和當年八路軍抗戰老兵的后代,筆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015年5月9日俄羅斯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紅場閱兵開始,之后人們對我國將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天是2017年10月10日,筆者一次次翻閱著中國軍民抗戰回憶錄。72年前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萬眾一心,誓死不當亡國奴,筑起中華民族的血肉長城,頑強抗擊日寇那些氣壯山河、史詩般的故事感染著筆者。筆者深深認識到,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100多年來在抵御外侮的抗爭中取得的真正意義上的偉大勝利。
勝利需要慶祝,歷史不能忘卻。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指從“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簽字無條件投降,歷時14載。如果把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斗爭的開始時間追得再遠一些,可以是《二十一條》的簽訂與巴黎和會的外交努力,可以是八國聯軍侵華,甚至可以是甲午大海戰及《馬關條約》后臺灣同胞英勇的自衛。戰爭的全面、徹底勝利必須建立在國家獨立、主權完整的基礎上,中華民族在歷史的見證下飽經滄桑,而又挺起脊梁,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100多年來抵御外侮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徹底勝利,證明了這個民族不可征服。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中國共產黨的指揮和領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來說,日軍把70%的兵力投入在中國本土,中國對日寇的戰略牽制至為關鍵、不可磨滅。同時,在絕對實力敵我懸殊的條件下,不能簡單把那些戰役、會戰的戰場勝負作為評論中國抗戰成果和對整個二戰貢獻的標準。史實證明,如果沒有中國戰場牽制70%日軍、消滅130萬日軍,美軍在太平洋戰場,蘇軍在遠東地區都將面臨難以估量的戰爭損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程也要大大推遲。筆者的身邊就有一位抗日戰爭的親歷者,每每聽他講起自己的經歷,仿佛都能把筆者帶到那段硝煙彌漫的日子里。筆者的爺爺是抗戰時期山東八路軍115師686團的抗戰老兵,今年已經99歲了,雖然飽經風霜,但身體十分硬朗,仍然有著軍人的風采。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說:“抗戰初期如果沒有八路軍挺進山東,堅決抗擊消滅日偽軍并建立廣大抗日根據地,山東的抗戰形勢根本不可想象。”歷史要求我們新一代年輕人要深刻理解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充分認識中國戰場在二戰中的重要作用,永遠牢記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偉大貢獻。
孔子云:“禮之用,和為貴?!薄坝形氖抡?,必以武事備之?!笨谷諔馉幰堰^去72多年,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我們依然選擇銘記。牢記國難,勿忘國恥;牢記成千上萬為反抗壓迫、爭取民族解放而犧牲的仁人志士,緬懷英烈,奮發崛起;牢記中華民族對人類和平做出的偉大貢獻,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筑起中華民族新的血肉長城。今日之中國,繁榮昌盛,經濟發展,軍力強大,綜合國力大大提高,中華民族在世界范圍內再度崛起和強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偉大理想必將實現。
作者簡介:王皓淼(1987.09-),男,漢族,山東省濟南市人。研究方向:圖書宣傳、歷史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