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曉訥 宋亞欣 圖/包冬冬
玉溪市安全監管局局長張玉江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出臺后,玉溪市被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列為全國貫徹《意見》聯系城市之一,是云南省安全生產大檢查長效機制試點地區,玉溪市在非煤礦山轉型升級專項整治中取得突破。玉溪市安全監管局嚴格執法,2016年行政處罰額度占全省17%。他們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玉溪市安全監管局局長張玉江。
2015年,云南省以“互聯網+安全監管規范標準”為支撐,探索建立安全生產大檢查“1+3+5”長效機制,對全省2萬6 941戶重點監管對象實施常態化、規范化、動態化監管。
1——以“企業全面開展安全生產自檢自查”為基礎,落實隱患排查、整改、復查、驗收、銷號等環節的責任。
3——以“部門專項檢查、專家明查暗訪、政府綜合督查”為匹配,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政府和部門的監管責任。
5——以“實行建立對監管對象的目錄化管理、一企一標準對標檢查、隱患和問題清單化管理、隱患整改責任落實、企業自查情況月度申報”5項制度為重點,實現隱患整治的閉環管理。
2015年2-6月,云南省安全監管局在玉溪市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1+3+5”長效機制管理系統試點工作。
張玉江介紹:“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長效機制是一個方向性的、基礎性的、根本性的機制。玉溪市安全監管局作為全省首家試點推進單位,建立健全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長效機制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改革、創新安全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推動安全生產工作實現經濟新常態下新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5年以來,玉溪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安全監管局的重要安排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緊緊扣住全面排查厘清監管對象、自定義“一企一標”、強化督查檢查、落實5項保障措施等關鍵環節,多措并舉、強力推動,努力建立全過程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長效機制管理體系。截至2017年7月底,全市共計納入安全生產大檢查長效機制管理企業1 235戶,正常生產996戶,其中:工礦商貿企業647戶,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其他重點行業領域320戶,重點建設項目工程29戶。1—7月,正常生產996戶企業基本信息完整率達100%;自定義“一企業一標準”備案合格率達100%;企業隱患月度自查自報率平均值為99.81%,企業共計對標自查各類隱患1萬4 671條,已整改1萬4 583條,整改率99.40%,其中重大隱患5條,已全部整改。
玉溪市實行責任溯源倒逼機制,制定詳細的時間表、任務圖,將責任細化分解到人,將時限要求明確到天。
加強對納入系統管理的企業實施動態監管,及時核實企業生產經營狀態,規范停產、注銷等重大經營變更的核準程序;積極加強與工商、發改、工信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工作支持,及時對接通報各類企業新增、變更、核銷等信息,實時掌握企業最新動態,確保監管對象情況真實、有效、準確。
玉溪市緊緊圍繞量身定制實用、管用、高質量的自查標準這一核心要求,采取多項針對性措施,大力實施“一企業一標準”提質增效工作。
一是加強引導、細化標準。根據玉溪市重點產業結構特點,結合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實際,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在管理系統現有標準基礎上,由市局各業務科室牽頭,邀請專家參與,對各重點行業領域通用檢查標準進行修改、完善,進一步細化明確各項檢查內容和要求,形成符合企業安全生產實際且便于操作的通用標準,為企業量身定制自身檢查標準打下基礎。
二是上下聯動、統分結合。針對自查標準與崗位實際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在組織企業全面開展風險辨識的基礎上,指導企業采取“自下而上匯總,自上而下分解”的方式,以車間、班組為單元,先制定出各崗位檢查標準,再層層匯總形成企業整體自查標準,并經論證、修訂后,重新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崗位,切實做到企業總體標準與車間、班組、崗位實際有機銜接,不斷提高自查標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操作性。
三是分類實施、重點突破。根據各行業領域企業實際情況,將企業劃分為可獨立完成、需要上門指導和需要協助編制三種類型分別進行指導,即:技術水平較高、可獨立完成自查標準編制的企業,詳細講解編制要求和方法,由企業自行組織人員編制并按規定審核備案;具備一定條件但是編制質量難于達到要求的企業,由縣區工作人員包干到戶,主動上門指導完成自查標準編制工作;不具備編制條件的小微企業,進一步梳理排序,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專家研究制定該行業幾條關鍵的檢查標準,集中時間、人力、物力,協助企業完成“一企一標”編制、備案工作。
張玉江說:“要科學合理厘清監管對象,指導幫助企業量身定制并不斷完善檢查標準,督促企業定期自查,統籌政府綜合督查、部門專項檢查和專家明查暗訪各種方式,促進長效機制建設水平整體提升。”
企業依托安全生產大檢查長效機制管理系統,對照自查標準,定期組織排查隱患,上報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監管部門通過監管企業上報隱患,時時掌握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有針對性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和專項整治,實現了對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動態監控和閉環管理,促使企業由被動接受監管變為主動排查治理隱患。
從2015年開始,云南省進行非煤礦山轉型升級、專項治理,堅決把一些弱的小的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該關閉的關閉,該整合的整合。
玉溪市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把非煤礦山企業改造和轉型升級放在第一項任務里。除了時間的考慮以外,還有就是非煤礦山發生的事故、死亡人數在總的事故和死亡人數里占比比較大,這是一個需要突破的重點工作。要嚴厲打擊非煤礦山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以去產能、控產能為抓手,切實提升非煤礦山本質安全水平。玉溪市全力推進非煤礦山轉型升級工作,確保完成2017年改造升級60座、整合重組12座、淘汰關閉20座的任務。
玉溪市有很多小采石場、采沙場,這些是有效益的,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公路鐵路的需求很旺盛,在關鍵的時候去關閉它難度很大。玉溪市主要采取的辦法有以下三點:第一,市政府的組織領導高位推動,這是這項工作取得成效的較大因素;第二,在非煤礦山轉型提升改造推進當中,成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來牽頭實施這件事,把整個非煤礦山的現狀分析清楚,把專家的意見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相關的政策宣傳到位,使企業能夠理解;第三,市級財政專門拿出1 700萬資金,專門對證照齊全關閉的企業進行補償,雖然這個補償微乎其微,但也表明了市政府堅決推進非煤礦山企業改造和轉型升級的態度。
玉溪市開展危化品綜合治理和涉氨企業隱患綜合治理工程中,逐戶確定整治意見,督促地方政府科學制定整治搬遷方案并嚴格組織實施,嚴把危險化學品和涉氨制冷企業的準入、規劃布局關,去存量,控增量。
玉溪的峨山縣銀河化工效益很好,因為他的安全距離不足,2015年12月31號,在其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之時,省里面建議不再核發。但它到期以后還在繼續生產,監管人員發現后立即叫停。張玉江說:“既然是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了,不允許生產就堅決不能生產,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張玉江說,銀河化工對峨山縣GDP影響很大,當時峨山縣的書記、縣長找到他。他解釋道:“這個廠是70年代的小化肥廠,設備設施都老化了,尤其是安全距離問題,和村莊就隔了一條很狹窄的街道,一旦發生事故問題是非常大的。GDP達不到要求,對你們的影響可能是問責,但如果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就是要問罪了!從當前和長遠的利益來講都應該堅決關閉。”經過說服解釋,縣政府對峨山縣銀河化工進行了整頓關閉。
2016年中石化玉溪分公司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沒有及時更換,繼續經營,市安監人員向張玉江作了匯報。張玉江語重心長地對該公司老總說:“什么樣的事可能把你我兩個人送到監獄去?你安全生產許可證過期了還在經營,如果恰好在這個時間段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那么你屬于非法違法生產,會被送到監獄去,我監管局長失責也有可能被送到監獄去。”玉溪市安監局對中石化玉溪分公司進行了嚴肅的處理:第一,立即叫停;第二,要求盡快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延期手續;第三,立案進行查處。
張玉江說:“像安全生產許可證過期還繼續生產這種情況,我們是一定要處罰它的,沒有及時換證,還開展經營,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玉溪市安監局嚴格執法,2016年行政處罰額度占全省17%,處罰的數量多、金額大。張玉江介紹:“必須嚴格執法,用嚴格執法來壓實企業的主體責任,用嚴格執法來規范企業的行為,用嚴格執法來確保安全生產。”
玉溪市安監局堅定不移地依法依規嚴格執法。為此還專門出臺了一個自由裁量的小冊子,違反到哪里就處罰到哪里。張玉江說:“既要鼓勵監管人員大膽執法,也要把他們執法的權力進行規范,壓縮自由裁量的空間。”從2005年至今,玉溪市安監局還沒有出現一起處罰不當的行政復議。因為嚴格執法、加大了處罰力度,促使了玉溪市安全生產工作逐步向好。
“現在好多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就是執法不到位。要抓好安全生產,就要抓好兩大塊。第一,嚴格執法。依法行政,依法生產經營。第二,死死抓住安全教育培訓。因為相當一部分安全事故都是因為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安全意識不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