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歡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224005)
傳統體育游戲的實用價值分析與拓展策略舉隅
袁志歡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224005)
傳統體育游戲是一種廣泛流傳于民間的一類體育活動。它的內容廣泛、形式簡單、取材方便、靈活多變,適用的年齡層次跨度較大,并有著很強的娛樂性和競爭性。總體上看,傳統體育游戲具有五個特點。一是情節簡約、易懂易學練;二是生動有趣、娛樂性較高;三是簡單實用、競技性較強,四是資源節約、安全性較好;五是負荷適度、健身效果佳。通過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表明,傳統體育游戲走進學校、走進體育課堂是有必要的、可行的。傳統體育游戲如果運用得恰當和合理,對青少年、兒童的健身價值、娛樂價值和育人價值是較為明顯的。
傳統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主要有:文化適應性弊端,內容局限性弊端,心理健康性弊端,安全實用性弊端和情境時代性弊端等。
1.文化適應性弊端
在幼兒園與低年級,學生玩“老鷹抓小雞”、“老狼,老狼,幾點鐘”等傳統體育游戲興致很高,覺得非常有趣,但是到了中、高年級后,如果再按照水平一的游戲方法來玩類似的游戲就會顯得有點幼稚,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就自然沒有那么高了。顯然,不加以拓展和改變的傳統體育游戲,對于年齡逐漸變大的學生相對而言,不太符合其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等。其主要原因是這類傳統體育游戲的文化內涵和實質已經難以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文化知識儲備。
2.內容局限性弊端與心理健康性弊端
傳統體育游戲的內涵較為簡單,不利于游戲內容與健康內涵的生成。比如,學生在“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后,玩得開心的低年級會生成懼怕心理,怕大灰狼真正的會出現在自己面前,對于處于發展中的學生增加了恐懼。由于傳統體育游戲玩法的固定與禁錮,學生也不去想為什么怕大灰狼,為什么不能打敗大灰狼,慢慢會養成遇到困難主動選擇逃避的學習與生活的習慣。同時,學生只知道依樣畫葫蘆跟著教師做,僅僅比個你快我慢,不知道采取有效的躲閃措施,更不知道去怎么樣開動腦筋創編與思考了。
3.安全實用性弊端
我國體育課堂教學大部分是大班額,一個班五六十個人,有的甚至達到八十人。很多時候是多個班級在一片運動場地上上課。那么,這么多的學生在一塊場地上到處奔跑,不安全的因素顯而易見了。確保游戲的安全性是體育游戲必須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則。
4.情景時代性弊端
當前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是一個注重合作、創新的時代。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傳統體育游戲玩法中往往忽視了游戲者角色的多樣性,缺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集體主義的概念相對要缺失一些。因此,情景時代性弊端就顯而易見。

表1 傳統體育游戲的搜集途徑
傳統體育游戲的拓展要從整體上去思考與把握,明確拓展的思路與策略。首先要從多方面去搜集傳統體育游戲, 然后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1],結合校情、學情等,對搜集出來的傳統體育游戲進行篩選、歸類,最后才能在體育課堂中具體的拓展運用。拓展運用可以從游戲故事情節的文化性拓展、游戲達成目標的層次性拓展、游戲方法內容的多元化拓展、游戲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拓展等方面入手。
傳統體育游戲發源于民間,散見于各個民族、各地民間,因此,體育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去搜集傳統的體育游戲(見表1)。
體育教師顯然不能采用“拿來主義”,將搜集出來的傳統體育游戲直接照搬、照抄到體育課堂教學中。那么,對于這些搜集而來的傳統體育游戲怎樣進行有效的“過濾”,并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呢?可以通過以下的過程與方法——
1.篩選
第一,從理論上篩選。學習有關的理論資料,從理論層面對搜集出的傳統體育游戲進行判斷能否在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將能運用到教學的游戲篩選出來。這個過程主要是要考察與分析傳統體育游戲是否具有思想教育性、身體健康性等等。同時必須要注意,一些不能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益智類游戲不能運用到體育教學中。
第二,從實踐中篩選。在生活實踐中考慮與求證傳統體育游戲的內容合理性、干凈安全性等等。比如,“彈球”游戲盡量不在低年級使用,因為通過具體的生活實踐可以發現,缺乏安全意識的、按捺不住的學生會將在地面上玩過后的玻璃球放在嘴里,萬一吞進肚子里后果不堪設想,即使不吞進肚子,那也是不干凈的。這樣缺乏干凈衛生的、安全性的項目盡量不要引入到體育教學中。
2.歸類
教師對篩選出來的游戲結合可以按照跑、跳、投、攀爬等人體基本活動能力進行歸類,形成奔跑類、跳躍類、投擲類等傳統體育游戲類別,這樣有利于結合教學內容對傳統體育游戲進行改編并運用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具體的類別與游戲內容詳見表2。

表2 傳統體育游戲的分類
1.游戲故事情節的文化性改編
對傳統體育游戲的故事情節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文化性的拓展。以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為例。
游戲方法:在傳統的老鷹抓小雞游戲玩法的基礎上,母雞手持呼啦圈用作捕捉老鷹的“網兜”。也就是在游戲過程中,老鷹可以去抓小雞,而母雞和小雞相互合作可以用“網兜”去捕捉老鷹。
游戲規則:母雞可以用“網兜”捕捉老鷹,但是不能用手去推、拉老鷹;小雞可以跟母雞相互的配合,但是小雞不可以用“網兜”去抓老鷹。
拓展與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增加或者減少老鷹、母雞和小雞的數量;也可以增加或者減少“網兜”的數量。
2.游戲達成目標的層次性改編
“目標引領內容”和“內容要達成目標”已經得到人們的共識[2]。體育游戲的教學一方面要在目標的引領下進行拓展變化,另一個方面要拓展變化的游戲要達成學習目標。由此,可以基于目標引領的視角,從目標達成的實際操作的層面去進行層次性的拓展。以“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為例,游戲的拓展更應該去關注狼是一個群居動物,可以充分發揮狼的團結特質,既可以發展奔跑、跳躍等體能和快速反應能力等,又可以充分地達成培養團結合作意識,機智靈活、勇敢頑強,敢于與強者智斗的精神等目標。
(1)第一層次——增加“小狼”與“網兜”
游戲方法:根據學生的人數選擇一定數量的學生作為小狼。當老狼回答12點鐘后,老狼可以不動,讓小狼去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去抓小羊;小羊也可以用“網兜”去抓捕小狼。單位時間內,被抓到的小羊或者被捕的小狼都要模仿一個體育動作。然后,適當交換游戲角色。
游戲規則:小狼必須在聽到12點鐘后才能去抓捕小羊,小羊才可以用“網兜”去抓捕小狼。
(2)第二層次——最強“小狼”與“團隊”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幾個組,每個組自主選擇一個小狼,其余的小狼扮演小羊的角色進行游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采用抽簽兩兩針鋒對決和淘汰的形式。抽簽后的對決兩個組的小狼互換位置,分別去抓對手。在裁判員發令后,小狼去抓對方組的小羊。以最先抓到小羊的小狼所在的組獲勝,并進入下一輪的對決;沒抓到或者后抓到小羊的小組直接被淘汰。依次進行,直到決出最強的團隊。
游戲規則:每個小狼去抓對方組的小羊,先抓到小羊的小狼所在的組獲勝。
拓展與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增加或者減少人數;淘汰的組可以與淘汰的組進行對決,直至分出名次;可以采用單循環制,進行比賽。
3.游戲方法內容的多元化改編
傳統體育游戲方法和內容一般呈現單一化、簡單化,因此需要對其中所用的動作方法、游戲內容進行多元化的拓展,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將2~3個游戲進行組合式的拓展。以解救人質和鉆山洞游戲為例。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A、B、C三個組,在場地上間隔一定的距離放置若干個小體操墊。游戲開始時,所有學生在場地內慢跑,也可做單腳跳、側滑步、并步跳等動作。裁判員發出信號后,A組學生做抓捕者用兩個手指觸及到B、C兩組的學生,被觸及到的學生就被作為人質,要用手腳撐在小體操墊的兩側變成“山洞”。此時,未被抓住的B、C兩組學生可以趴在墊子上用匍匐爬行的方式去解救人質,以重新激活同伴。按照一定的時間和順序交換練習。游戲結束后,看哪個組獲得的人質多,多的獲勝。
游戲規則:游戲者一旦到了墊子上,追擊者就不能再捉人了;解救人質的人一定要用指定的爬行動作;被解救的人要等到爬行動作結束后,才能算被成功解救。
拓展與變化:可以增加或減少抓捕、被抓捕的人數;可以擴大或減少場地的大小;可以增加或減少小體操墊的數量等。
4.游戲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改編
抓住傳統體育游戲活動的本質屬性,對傳統體育游戲活動的形式進行多樣化拓展。以斗雞游戲為例,斗雞游戲的活動本質是以單腳支撐跳躍的游戲,從體育教學的角度分析傳統體育游戲“斗雞”,它屬于單腳跳的內容,既可以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又可以激發興趣、愉悅身心、體驗快樂,但是如果不加以改造,直接運用到體育課堂教學當中,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通過簡化斗雞游戲的“爭斗形式”,結合鞋盒器材進行單人的競快游戲形式。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組,每組人數在8~12人,每組成橫隊學生兩手抱緊一條腿成“斗雞”姿勢站在起點線后,在每個人的前面放置一個鞋盒。裁判員發令后,學生迅速向前跳躍,并努力用支撐腳將鞋盒踢向終點處,依次進行。最后,按照人和鞋盒共同到達終點的順序判斷名次。
游戲規則:游戲過程中除了支撐跳躍的腳著地外,其余的身體部位不能著地;聽到裁判員信號后,才能向前跳躍;人和鞋盒均過終點線才能算到達終點。
拓展與變化:增加或者減少每組的人數、每次跳躍的距離等。
此外,可以進行“群龍戲盒”的集體競快形式,還可以結合助跑、起跳的“升級”游戲,模仿冰壺運動的“冰壺”腳戰等游戲形式[3]。
以上的拓展策略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存與共生的。對傳統體育游戲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搜集、篩選、歸類,分析與修正其弊端,提煉具體的改編策略,旨在為傳統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得到有效的、乃至高效的運用,以創生出適合各年齡段學生身心特點的游戲形式與內容,以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進而實現體能的練習、運動技能的學習和游戲運用的合三為一,實現游戲情境、課堂情境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育合三為一。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潘紹偉.如何正確認識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目標設置[J].中國學校體育,2012(12)
[3]袁志歡.斗雞游戲與鞋盒游戲的整合與拓展[J].中國學校體育,2010(8)
[4]虞重干,張基振.民間體育游戲之于少年兒童和諧發展的實證.北京體育大學學報[J].2006(12):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