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馳仲(安陽地區醫院 神經內二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的效果對比
王馳仲
(安陽地區醫院 神經內二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對比分析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78例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A組(40例)和B組(38例)。A組接受丙戊酸鈉治療,B組接受苯妥英鈉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A組治療總有效率與B組比較(92.5%比89.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劑量相關性不良反應、慢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效果相當,且丙戊酸鈉安全性高于苯妥英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丙戊酸鈉;苯妥英鈉
癲癇屬于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多見于青少年,其中嬰幼兒階段患病率最高,達到12.5‰[1]。癲癇的癥狀表現為意識、運動、行為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具有突發性、長期反復發作的特點。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是癲癇最典型的發作形式,由于發作時意識障礙,自我保護能力喪失,患者身心遭遇損傷,再加上長期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發育,因此有效控制和治療癲癇發作,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意義重大[2]。目前臨床用于抗癲癇的藥物很多,如奧卡西平、苯妥英鈉等,療效不一,且各具特點。本研究選取78例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組對比,觀察分析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陽地區醫院收治的78例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患者,均符合癲癇綜合征的分類標準,且經顱腦MRI或CT檢查證實,排除有抗癲癇藥物史、實驗室相關指標異常等患者。將其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A組(40例)和B組(38例)。A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45歲,平均(24.8±10.5)歲;病程為8個月~10 a,平均(5.2±2.1)a;原發性癲癇23例,繼發性癲癇17例。B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3~44歲,平均(23.2±10.2)歲;病程為1~10 a,平均(5.4±2.1)a;原發性癲癇21例,繼發性癲癇1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癲癇類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安陽地區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治療方法A組患者接受丙戊酸鈉片(湖南省湘中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3020874;規格:片劑,200 mg/片)治療。口服方法:兒童初始劑量為5~10 mg/(kg·d),分2~3次服用,之后每周遞增 5~10 mg/kg,直至發作控制為止,最大劑量≤30 mg/(kg·d);成人初始劑量為400 mg/d,逐漸增加直至維持劑量600~1 800 mg/d。B組患者接受苯妥英鈉片(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1021810,規格:片劑,100 mg×100片)治療。口服方法:兒童初始計量5 mg/(kg·d),分2~3次服用,維持劑量為4~8 mg/kg,分2~3次服用,最大劑量≤250 mg/d;成人初始劑量為100 mg,2次/d,1~3周內增加至250~300 mg/d,分2次口服,最大劑量≤500 mg/d。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如下。①完全控制:癲癇發作次數、癇樣放電完全消失;②顯效:癲癇發作次數減少75%~99%,癇樣放電減少>50%;③有效:癲癇發作次數減少25%~49%,癇樣放電減少25%~49%;④無效:癲癇發作次數減少<50%,癇樣放電增多。不良反應包括劑量相關性不良反應、慢性不良反應和特異性不良反應等。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不良反應A組劑量相關性不良反應、慢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多認為系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3]。正常的電生理活動維持依賴于神經元結構和功能的完整,一旦出現結構性紊亂,就會發生神經元異常放電。目前大部分抗癲癇藥物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大小腦皮層鈣質內流,阻斷對腦電壓有依賴的鈣離子通道及降低神經元興奮度等,均能達到抗癲癇發作的效果,而不同藥物在根治性及不良反應方面存在差異,選擇高效、安全性高的藥物對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的預后有重要影響。
丙戊酸鈉屬于廣譜抗癲癇藥物,是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的首選藥物。研究指出,丙戊酸鈉能直接作用于有關鉀傳導的有關膜的活動,干預Na+、Ca+通道,持續性地阻礙神經元,抑制丘腦皮質環路[4]。苯妥英鈉是乙內酰脲類抗癲癇藥物,能穩定神經細胞膜,抑制Na+、Ca+通道,且對降低腦神經元高頻放電有抑制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治療總有效率與B組比較(92.5%比89.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劑量相關性不良反應、慢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該結果說明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效果相當,而在安全性方面,丙戊酸鈉更具有優勢。王篤軍[5]研究指出,苯妥英鈉在抗癲癇治療中副作用較大,患者容易出現嘔吐、厭食甚或頭暈昏迷、眼球震顫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時選擇用藥應慎重,在注重治療效果的同時也要關注其安全性。丙戊酸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效果顯著,且安全可靠,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治療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效果相當,且丙戊酸鈉安全性高于苯妥英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姜國云,高俊峰,李佳.基于馬爾可夫模型比較丙戊酸鈉、托吡酯和苯妥英鈉治療癲癇的經濟性[J].中國藥房,2015,26(18):2506-2509.
[2] 凌小林,廖家斌,譚翱,等.丙戊酸鈉對比苯妥英鈉治療癲癇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8):103-105.
[3] 苗露,崔佳嵩,王林,等.分析丙戊酸鈉與苯妥英鈉對癲癇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患者的療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5):112-113.
[4] 林若庭,洪志林,蔡若蔚,等.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老年癲癇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3):612-613.
[5] 王篤軍.聯合使用丙戊酸鈉和苯妥英鈉治療難治性癲癇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5):171-172.
R 74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24
20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