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飛(鎮平縣第二人民醫院 超聲科 河南 南陽 474250)
3D-CEUS聯合RTE技術在乳腺腫塊檢查中的應用價值
陳亞飛
(鎮平縣第二人民醫院 超聲科 河南 南陽 474250)
目的研究三維超聲造影(3D-CEUS)聯合實時組織彈性成像(RTE)技術在乳腺腫塊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鎮平縣第二人民醫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72例乳腺腫塊患者,均接受3D-CEUS、RTE技術檢查,以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統計3D-CEUS、RTE技術、3D-CEUS聯合RTE技術的檢測結果,分析聯合檢查對乳腺腫塊患者陽性檢出率的影響。結果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陽性檢出率高于3D-CEUS、RTE技術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陽性檢出率與病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有助于鑒別乳腺良、惡性腫塊,提高乳腺腫塊陽性檢出率。
三維超聲造影;實時組織彈性成像;乳腺疾病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細胞無正常細胞特性,細胞之間連接松散,易脫落為游離癌細胞,可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至全身,導致癌細胞轉移,嚴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乳腺腫塊是乳房疾病常見體征,因女性乳房本身呈凹凸不平狀,故乳腺腫塊極易被患者誤認為是正常乳腺凸起區域,因此盡早發現乳腺腫塊并對其進行良、惡性鑒別可明顯降低乳腺癌發病率[1]。目前臨床診斷乳腺癌的檢查主要包括超聲檢查、鉬鈀X線等,其中超聲檢查最為適用,三維超聲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3D-CEUS)與實時組織彈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RTE)均為超聲技術,在成像上具有準確、無創等優勢,并且臨床推廣程度較高[2]。本研究選取乳腺腫塊患者72例,研究3D-CEUS聯合RTE技術在乳腺腫塊檢查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鎮平縣第二人民醫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腫塊患者72例(均為單發),均行乳腺腫塊切除手術,并經過病理診斷確診。年齡26~60歲,平均(42.31±8.38)歲;腫塊直徑3.32~45.36 mm,平均(24.08±10.52)mm;47例良性腫塊患者,25例惡性腫塊患者。
1.2檢查方法使用邁瑞DC-70超聲儀對患者進行二維超聲檢查,將高頻探頭頻率設置為5.0~13.0 MHz,取仰臥位,暴露患者雙側乳腺和腋窩,用探頭自乳房外緣向乳頭進行放射狀掃查,確定腫塊位置。3D-CEUS檢查:將5 ml造影劑注入患者肘部淺靜脈,靜脈注射10 ml生理鹽水,將超聲儀調至超聲造影模式,根據二維超聲信息,觀察病灶組織最大切面,保存腫塊部位180 s動態超聲圖像。若腫塊范圍>二維超聲所見范圍,腫塊周邊呈蟹爪樣,邊界不清晰,則判定該腫塊為惡性腫塊。RTE技術檢查:將探頭置于腫塊位置,取樣框大于病灶范圍約2倍,保持呼吸平穩,采取二維灰階血流顯像技術得到穩定彈性動態圖像,判斷腫塊硬度。使用5分法對腫塊進行評分:病灶整體或大部分呈綠色為1分;病灶中心呈藍色,周邊呈綠色為2分;病灶內綠色、藍色所占比例相近為3分;病灶整體為藍色伴少量綠色為4分;病灶及周邊組織均顯示藍色為5分。1~3分為良性腫塊,4~5分為惡性腫塊。
1.3觀察指標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比較3D-CEUS、RTE技術、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陽性檢出率。

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陽性檢出率高于3D-CEUS、RTE技術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陽性檢出率與病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種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比較[n(%)]
早期乳腺癌不具備典型癥狀與體征,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其中乳腺腫塊為乳腺癌最明顯體征,因此臨床對乳腺腫塊進行良、惡性篩查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方式。乳腺腫塊包括可觸及腫塊和不可觸及腫塊,其中可觸及腫塊可采用針吸活檢或手術切除進行明確診斷,但不可觸及腫塊需采取影像學技術協助定位病灶,并進行良、惡性鑒別[3]。
常規二維超聲檢查的高頻探頭可顯示乳腺腫塊縱斷面與橫斷面,卻無法清晰顯示腫塊冠狀斷面。3D-CEUS將二維超聲所得斷面圖像進行空間定位,經處理后可重建并顯示任意斷面,直觀顯示腫塊空間立體形態、立體三維血流信息以及冠狀面圖像信息,進而分析腫塊和周圍組織關系,并對腫塊進行良、惡性鑒別。病理學研究顯示,乳腺癌細胞在增殖過程中對乳腺間質存在誘導效應,并在周圍組織中浸潤生長,周圍正常纖維結締組織發生反應性增生,表現為“匯聚征”,是良、惡性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但乳腺不典型增生、硬化性乳腺病也常伴有周圍纖維化增生現象,呈結構紊亂、邊緣不整等與乳腺癌相似的聲像圖特征,因此存在一定誤診率[4]。RTE技術能將腫塊組織彈性差異、實時加壓與減壓表現通過彩色編碼疊加至二維聲像圖,反映腫塊組織硬度。腫塊組織硬度與其內部病理結構有關,乳腺惡性腫塊硬度為良性腫塊2~3倍,以往乳腺包塊硬度主要依據醫生觸診主觀判斷,沒有準確定量依據,準確率不高。RTE技術顯示乳腺惡性腫塊彈性成像評分明顯高于良性腫塊,對于良、惡性腫塊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需要注意的是,盡管RTE技術準確性較高,但不同組織彈性系數存在重疊,會導致彈性成像評分出現誤差,而且部分良性腫塊可并發鈣化、膠原化,或導致出現彈性成像假陽性[5]。鑒于3D-CEUS與RTE技術在鑒別乳腺腫塊良、惡性方面各自存在不足,故本研究聯合應用以上兩種方法,研究結果顯示,3D-CEUS聯合RTE技術檢測對乳腺良、惡性腫塊陽性檢出率高于3D-CEUS、RTE技術單獨檢測(P<0.05)。研究結果提示3D-CEUS聯合RTE技術有助于鑒別乳腺腫塊良、惡性,聯合檢測的陽性檢出率高于單獨檢測。
綜上,3D-CEUS、RTE技術聯合有助于乳腺良、惡性腫塊定性診斷,陽性檢出率較高。
[1] 丁延華,游向東.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法和BI-RADS分級在老年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2098-2099.
[2] 范梅貞,俞愛萍,胡穎.實時組織彈性成像聯合超聲造影技術對乳腺微小腫瘤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6):962-963.
[3] 張曉穎,戴瑞如,成建萍.超聲造影聯合彈性成像技術在乳腺疾病診斷上的應用價值[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2):161-164.
[4] 陳琨.超聲彈性成像聯合彩色多普勒技術診斷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臨床價值[J].江蘇醫藥,2014,40(13):1576-1577.
[5] 張翠明,土繼政.實時組織彈性成像和超聲造影在乳腺腫塊鑒別診斷中的聯合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10):1298-1300.
R 24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37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