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龍 蘇振炎(開封市中心醫院 骨科 河南 開封 475000)
微創截骨矯正術對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李曉龍 蘇振炎
(開封市中心醫院 骨科 河南 開封 475000)
目的探討微創截骨矯正術對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術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開封市中心醫院收治的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56例,均接受微創截骨矯正術治療。統計治療效果和術前、術后VAS評分,并分析生活質量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治療效果:優37例,良14例,差5例,治療優良率為91.07%(51/56);術后VAS評分低于術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患者均未出現感染、復發、轉移性跖骨痛、骨髓炎等并發癥。結論微創截骨矯正術治療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效果顯著,可緩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微創截骨矯正術;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視覺模擬評分法
拇外翻為骨科常見足部畸形疾病,拇趾長軸與跖骨長軸夾角>15°,其發病與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等有關,臨床癥狀表現為行走受限、疼痛、足部外形不美觀、穿鞋困難等,部分患者還合并小趾內翻畸形、小趾囊炎、拇趾炎等并發癥,影響患者日常工作生活。臨床治療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多采用手術治療方式,但傳統術式術中切口大,截骨端需使用克氏釘、空心釘進行內固定,且內固定時間較長,患者恢復慢,術后無法及時下床,復發率較高。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臨床引進了微創截骨矯正術,應用價值較高[1]。本研究選取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56例,探討微創截骨矯正術對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術后VAS評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開封市中心醫院收治的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56例,男5例,女51例,年齡35~51歲,平均(42.63±2.94)歲,病程0.7~4 a,平均(2.19±0.82)a。
1.2治療方法取仰臥位,雙踝以上5 cm懸于手術床邊,局麻后于近節趾骨近端內側部位行1.0cm切口,磨去跖骨頭內側骨贅,在第1跖骨頸內側行0.3 cm切口,斜行截骨,截骨遠端跖骨頭向外側推移1個骨皮質,截骨遠端向跖側移位。足內旋、小趾外側朝上,于第5趾骨近端外側部位0.2 cm手術切口,磨去跖骨頭外側骨贅。使用削磨鉆于第5跖骨頸橫行截骨,截骨遠端跖骨頭向內側推移1個骨皮質。使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切口,將直徑2 cm繃帶卷置于第1、2趾蹼間,直徑為1 cm繃帶卷置于第4、5趾蹼間,繞過踝關節行“8”字包扎,足拇趾固定成內翻位,小趾固定成外翻位,使用寬膠布環形固定前足。
1.3觀察指標①統計手術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優,拇外翻畸形糾正,疼痛、紅腫消失,不影響正常活動,拇趾跖趾關節活動度正常;良,拇外翻畸形糾正,疼痛、紅腫較治療前改善,活動受到輕微限制,拇趾跖趾關節活動度接近正常;差,拇外翻畸形有所糾正,疼痛、紅腫未達到改善,活動受限。將優、良計入治療優良率。②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術前、術后疼痛程度,滿分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高[2]。③使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評估術前、術后生活質量,量表包括總體生活狀態、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四個維度,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高[3]。④術后隨訪6個月,統計術后復發、感染、轉移性跖骨痛、骨髓炎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2.1治療效果優37例,良14例,差5例,治療優良率為91.07%(51/56)。
2.2VAS及生活質量評分術后VAS評分低于術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VAS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2.3并發癥隨訪6個月,患者均未出現感染、復發、轉移性跖骨痛、骨髓炎等并發癥。
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為常見的足部畸形疾病,與足部結構先天性缺陷和長期穿著不合適鞋子,甚至盤腿等壓迫姿勢有關,因女性群體常穿尖頭高跟鞋,故女性群體發病率遠高于男性。臨床首選治療方式為矯形手術,以消除疼痛,糾正足部畸形為治療目標,其中截骨術、遠端軟組織手術和局部關節固定術最為常用,但手術切口大,需行內固定,甚至還需石膏外固定,復發率較高,患者治療滿意度較低[4]。
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截骨面較毛糙,而微創截骨矯正術術中可進行手法推移,可使上下截骨面充分嵌插,術后使用分趾墊繃帶寬膠布進行外固定,無需在術中留置克氏釘進行內固定,亦可有效避免患趾移位,而且截骨處位于松質骨處,該部位血運豐富,骨性愈合較快。微創截骨矯正術術中磨削骨贅,復位跖趾、跖籽關節,顯著緩解第1跖趾關節外側軟組織緊張狀態。截骨手術治療拇外翻易造成跖趾關節外側關節囊及內收肌松弛,影響動力平衡,而微創截骨矯正術將截骨遠端跖骨塊跖移、跖屈,彌補因第1跖骨縮短造成內側縱弓高度減少,或內側縱弓頂角增大,預防術后發生第2跖骨頭跖側胼胝或角化痛。在本研究中,患者術后VAS評分低于術前,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術前(P<0.05),這是因為微創截骨矯正術術中切口長度較短,對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剝離和損傷小,患者疼痛感明顯降低,而且還可減少術后局部粘連、足趾腫脹、麻木、足趾壞死及傷口感染情況發生,無須縫合,愈合后無針腳瘢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本研究結果顯示微創截骨矯正術治療優良率為91.07%(51/56),患者短期內均未出現感染、復發、轉移性跖骨痛、骨髓炎等并發癥,說明微創截骨矯正術具有良好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微創截骨矯正術治療拇外翻合并小趾內翻畸形患者具有顯著效果,可改善生活質量,降低疼痛感。
[1] 閆行超,劉彬,劉鑒峰,等.Keller手術治療老年人拇趾外翻畸形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2136-2137.
[2] 高國慶,董穎,溫建民,等.中西醫結合微創截骨治療重度拇外翻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6,22(1):132-134.
[3] 高戰鰲,張云,趙思橋,等.拇外翻截骨矯形繃帶外固定的療效[J].臨床骨科雜志,2016,19(2):199-201.
[4] 顧始偉,高戰鰲,馬順前,等.微創手術治療125例小趾內翻畸形的回顧性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5,30(10):1113-1114.
[5] 周黎輝,王徐燦,歐陽連,等. Scarf截骨術聯合Akin截骨術治療中重度拇外翻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5):1849-1853.
R 68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41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