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飛(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三門峽 472500)
PFNA髓內針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效果比較
高鵬飛
(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三門峽 472500)
目的對比股骨近端防旋(PFNA)髓內針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96例,根據手術方法分組,各48例,觀察組接受PFNA髓內針治療,對照組接受鋼板內固定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情況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完全負重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鋼板內固定相比,PFNA髓內針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具有創傷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術后骨折愈合快等優勢,值得臨床推廣。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針;鋼板內固定;股骨轉子間骨折
股骨轉子間骨折為老年常見骨折類型,是指股骨頸基底與小轉子水平之間部位骨折,多發于66~76歲人群,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1]。由于患者年齡普遍較大,骨折后失血較多,治療難度大,傷后3個月病死率達16.7%[2]。臨床一致認同加強內固定及治療后早期進行康復活動為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原則。目前,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治療方法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針(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交鎖髓內釘、動力髖螺釘、解剖鋼板內固定等,其療效、安全性以及對預后影響等均存在爭議[3]。本研究選取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96例,分組對比PFNA髓內針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96例,根據手術方法分組,各48例,對照組男16例,女32例,年齡為62~84歲,平均(73.57±5.22)歲;骨折原因:平地滑倒24例,高處跌落14例,外物碰撞10例;AO/OTA骨折分型:A1型29例,A2型10例,A3型9例。觀察組男15例,女33例,年齡為63~85歲,平均(74.07±5.63)歲;骨折原因:平地滑倒22例,高處跌落15例,外物碰撞11例;AO/OTA骨折分型:A1型30例,A2型9例,A3型9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①觀察組接受PFNA髓內針治療:取平臥位,全麻;于股骨大轉子近端4~5 cm處行約3 cm縱向切口;分開臀中肌,暴露大轉子頂點,于髓腔中央插入1枚導針;沿導針擴充髓腔,置入PFNA主針,C型臂X光機透視下調整插入深度及方向;于瞄準器130°導向下,沿導向器將導針打入股骨頸中,螺旋刀片可選擇股骨頸中、下約1/3處;股骨遠端鎖定螺釘于遠端瞄準器引導下打入并加壓鎖釘,安裝主釘尾帽;確認骨折復位良好且髖關節被動活動正常后,沖洗、引流、縫合切口。②對照組接受鋼板內固定治療:全麻;于股骨大轉子近端2 cm處行4~5 cm切口,暴露大轉子下段并置入解剖鋼板;于大轉子頂點下約2.5 cm處打入定位導針,C型臂X光機透視下確認定位導針位置滿意后打入加壓螺釘;同時沿定位導針位打入2枚鎖定釘,股骨遠端打入3枚鎖釘;對于嚴重粉碎性骨折,植入自體骨;C型臂X光機透視下確認骨折復位良好,沖洗、引流、縫合切口。③術后均予以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①統計比較兩組手術情況(術中出血量、完全負重時間、骨折愈合時間);②統計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2.1手術情況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完全負重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2.2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19,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股骨轉子間處于股骨干與股骨頸交界處,是承受剪式應力最大部位。老年人一般骨質較疏松,當下肢突然扭轉、跌倒或使大轉子直接撞擊,極易造成股骨轉子間骨折。且老年人手術及麻醉耐受性較差,術后并發癥較多,選擇固定效果好,且創傷小的手術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解剖鋼板固定能與骨面良好貼合,操作時無須暴露骨折斷端,其特有的鎖定螺釘能相互成角,且與鋼板形成穩定框架,從而具有較高把持力與穩定性。但解剖鋼板固定由于需增加骨折內側支撐力并復位小粗隆,導致手術時間延長,增加手術創傷及術后感染風險。此外,其對嚴重骨質疏松患者局部植骨把持力較弱,術后易出現髖內翻、斷釘等現象。PFNA由傳統PFN內固定發展而來,張永興等[4]研究指出,PFNA生物力學特性更接近股骨轉子間生物負重力線,可擔負大部分股骨近端及內側負荷。同時,PFNA能降低釘棒結合處應力,小轉子無需專門復位,減少手術創傷,利于術后骨折愈合。PFNA特點在于螺旋刀片采用自旋擰入骨質,可對周圍松質骨產生填塞壓縮作用,使松質骨更扎實、緊密,并可減少術中出血量;其自鎖加壓設計能使骨折斷端復位更加嚴密,減少畸形骨折愈合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完全負重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PFNA較鋼板內固定創傷更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有利于術后骨折愈合。但姜自偉等[5]建議,PFNA治療骨折愈合后,應去除髓內釘,并防范股骨頸骨損傷。
綜上,與鋼板內固定相比,PFNA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具有創傷小,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更快等優勢,值得推廣。
[1] 郎濤.動力髖螺釘與股骨微創內固定手術器械鋼板倒置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效果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6):1580-1581.
[2] 白瑞軍,章俊祥.髓內與髓外固定股骨轉子間骨折的預后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53):8612-8616.
[3] 劉鳳祥,朱振安.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方法的選擇[J].中國骨傷,2016, 29(8):681-683.
[4] 張永興,郭衛東,郝福玲,等.PFNA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16):1523-1525.
[5] 姜自偉,虎群盛,黃楓,等.PFNA-Ⅱ治療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動態有限元研究[J].山東醫藥,2016,56(33):14-17.
R 68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53
2017-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