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成(光山縣弦城醫院 檢驗科 河南 信陽 465450)
血清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在血液細菌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錢國成
(光山縣弦城醫院 檢驗科 河南 信陽 465450)
目的探討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與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血液細菌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光山縣弦城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液細菌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另外選擇同期在光山縣弦城醫院進行體檢的12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均進行CRP、PCT檢測,比較兩組CRP、PCT水平、陽性率、敏感性及特異性。結果觀察組CRP、PCT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RP、PCT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CT特異性與敏感性均高于CRP,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液細菌感染疾病采用血清CRP、PCT指標檢測均能有效進行鑒別與診斷,其中血清PCT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更高。
血液;細菌感染;血清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診斷價值
血液細菌感染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病情迅猛,致死率極高,盡早予以準確診斷、積極采取治療措施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目前臨床診斷多依據細菌培養,但細菌培養診斷結果所需時間較長,且培養陽性率低,無法在第一時間提供臨床診斷信息[1]。研究顯示,血清CRP、PCT對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鑒別作用[2]。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血清CRP、PCT在血液細菌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選擇光山縣弦城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液細菌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14~66歲,平均(35.34±13.27)歲。另選擇同期在光山縣弦城醫院進行體檢的12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齡15~68歲,平均(35.79±14.83)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操作方法抽取所有入選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后用于檢測CRP、PCT,CRP、PCT正常范圍參考數值:CRP≥10 mg/L為陽性,PCT≥0.5 μg/L為陽性[3]。PCT采用雙抗體夾心免疫發光法檢測,血清CRP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檢測過程中所有操作均由同1位經驗豐富的檢驗師完成,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CRP、PCT水平以及陽性率、敏感性、特異性。敏感性=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人數+假陰性人數);特異性=真陰性人數/(真陰性人數+假陽性人數)。

2.1CRP、PCT水平觀察組CRP、PCT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RP、PCT水平比較
2.2陽性率觀察組CRP、PCT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檢測結果比較[n(%)]
2.3診斷效能PCT特異性為85.00%(102/120)、敏感性為93.33%(112/120),CRP為66.67%(80/120)、50.00%(60/120),PCT特異性與敏感性均高于CRP,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004、55.486,P<0.05)。
血液細菌感染因致病菌在血液中生長,產生大量毒素以致引發寒戰、高燒、紫紺、四肢厥冷、皮疹、關節痛等全身性癥狀,該病發病以兒童與免疫力低下人群為主。血液細菌感染病情嚴重,發展快速,致死率較高,需臨床及時確診、盡早治療,目前臨床仍缺乏有效的診斷方法,故尋找生物標記物對于臨床診斷與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CRP是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一般正常人血清中該水平含量極低,僅有0.057~8.2 mg/L,一旦機體受到損傷或有細菌侵襲出現感染時,CRP濃度會迅速升高,一直被臨床作為反映機體感染或損傷的重要參考指標[4]。另外據相關研究顯示,CRP水平不僅在血液細菌感染患者中會升高,在心血管疾病患者體內也會出現升高,因此特異性較差[5]。PCT由甲狀腺C細胞產生,是降鈣素前肽物質,正常情況下,PCT不會釋放入血,健康者體內PCT水平均低于0.1 ng/ml,很難檢測出來。當機體受到感染時,其水平會迅速升高,1 h內即能檢出高于常規的水平含量,12 h達到峰值,72 h左右恢復至正常狀態,PCT升高速度快,半衰期長,較CRP指標更有利于血液細菌感染的早期診斷[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CRP、PCT水平、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CT診斷特異性、敏感性高于CRP診斷,表明血清CRP、PCT指標檢測在血液細菌感染診斷中均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血清PCT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更高。究其原因可能為機體出現細菌感染,細菌會刺激mRNA的表達,致使PCT水平迅速升高,而CRP在非細菌感染時也會升高,特異性較差,易造成漏診,為保證較高的確診率,臨床可選擇血清CRP、PCT指標聯合檢測。
綜上所述,血液細菌感染疾病采用血清CRP、PCT指標檢測均能有效進行鑒別與診斷,其中血清PCT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更高。
[1] 楊愛景,王波,李桂霞,等.動態監測白血病化療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9):4395-4397.
[2] 陳姣,張苗,蔣春明,等.血清降鈣素原在診斷慢性腎臟病合并細菌感染中的臨床價值[J].東南大學學報,2016,35(4):550-554.
[3] 高然,顏曉菁,于錦香,等.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惡性血液病發熱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4):249-252.
[4] 戴昕,李建平,李文倩,等.血液腫瘤患者合并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CD64的變化[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7,25(2):62-63.
[5] 熊學麗,楊凡.血液感染診斷中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及白細胞計數的應用價值[J].醫學綜述,2016,22(8):1628-1630.
[6] 郭健蓮,劉惠娜,肖斌龍,等.降鈣素原與高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細菌感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10):748-751.
R 446.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83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