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育紅
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病科,甘肅天水 74102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發癥的一種,主要癥狀有足部對溫度、疼痛等感覺敏感度降低,由于血液循環障礙,導致末梢神經病變壞死,造成足趾出現破潰,傷口不愈合,增加了感染的機率,進而形成壞疽[1],嚴重的患者會因此造成終身殘疾,不但給患者帶來了身體的傷害,對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增加了生活負擔,生活質量會因此下降,所以有效的糖尿病足護理,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提升治療效果。在該次調查中該院采用了生肌玉紅膏進行足部護理,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現隨機選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6例,分成實驗組患者18例,對照組18例,實驗組包括男性患者6例,女性12例,年齡 62~81 歲,平均年齡(69.24±6.35)歲,病程 3~12 年,平均(7.5±0.6)年,患者空腹血糖 9.1~16.8 mmol/L,餐后2 h血糖12.3~22.5 mmol/L,糖化血紅蛋白8.2%~12.5%,參考Wagner分級標準,Ⅰ級3例,Ⅱ級2例,Ⅲ級13例;對照組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8例,年齡 60~79 歲,平均年齡(69.47±6.87)歲,病程 1~15 年,平均(8.1±0.7)年,患者空腹血糖 9.2~18.8mmol/L,餐后2 h血糖12.6~27.5 mmol/L,糖化血紅蛋白8.2%~12.5%,參考Wagner分級標準,Ⅰ級3例,Ⅱ級8例,Ⅲ級7例。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入院后首先控制血糖水平,保證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以及睡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觀察足部潰瘍情況,對潰瘍面進行清創處理,將潰瘍內的膿液完全清除,直到暴露正常組織,操作時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避免發生二次感染,清創完畢后,進行敷藥包扎[2]。根據創面感染細菌選擇使用抗生素,同時給予擴張血管藥和抗凝藥品,促進微循環和大血管循環,避免出現栓子。
1.2.2 實驗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生肌玉紅膏(生肌玉紅膏是甘肅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內制劑),清創完成之后,根據創面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無菌紗布,生肌玉紅膏制做成油紗條后高壓滅菌后備用。之后將浸滿生肌玉紅膏的紗布敷在潰瘍處,再用無菌紗布和醫用膠帶將患處包扎好。輕者1 d換1次藥,重者1 d換2次。在用藥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發生糖尿病足的最主要原因是血糖控住不佳,長期的高血糖對末梢神經是有損傷的,日常應該經常觀察足部皮膚和感覺的變化,如果出現有麻木,對刺激不敏感,皮膚顏色呈暗紅色,或者有破潰出現等等。健康學習的方式可以通過在社區集中學習,并以圖片的形式直觀的展示出來,或者通過社區發放糖尿病知識手冊,保證糖尿病患者能夠有效的掌握基本健康知識。②心理護理:當糖尿病足出現后,長期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嚴重的患者不能下地行走,減少了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并且需要家人照顧,長時間后患者會出現心理壓力,出現自卑、焦慮等心理,部分患者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做好心理護理需要與患者常溝通,轉移注意力,增加康復信心。③飲食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營養搭配,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存在感染的情況,所以熱量消耗相對較大,所以根據血糖水平適當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糖飲食。④創面護理:有效的控制創面感染能夠避免截肢致殘,護理時需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避免其它病菌感染,根據創面的大小進行局部處理,不能隨意擴大創面,以免增加感染幾率。⑤康復訓練:當潰瘍面逐漸好轉,沒有滲出時,可適當對腿部進行按摩,或者采用畢格爾運動法:患者躺在床上,將雙腳抬高,與床面呈60~90°角,當發現腳尖蒼白缺血液時,將腿放下,然后下垂至床邊,直到腳底發熱在收回,平時可用熱水袋熱敷局部,促進血液循環。
根據潰瘍面的恢復情況,分為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潰瘍面完全愈合,足部恢復正常生理功能;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潰瘍面基本愈合,不影響正常行走;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潰瘍面部分愈合,足部生理功能有所恢復,但是不能過度勞累;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變,創面未愈合,足部生理功能受限,甚至加重。 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該次調查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4.4%,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2%,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對比[n(%)]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在也改變,生活節奏加快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并且越來越年輕化,主患者群體由原來40~50歲逐漸發展到30~40歲,疾病的年輕化使病程較長的患者越來越多,在糖尿病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并癥逐漸出現,最為常見的為糖尿病足,并且糖尿病足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特別高[3],所以臨床給予高度重視,臨床上應該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法,防止其發展。在該次研究中采用了生肌玉紅膏給予治療,臨床效果較好,治愈率較高。生肌玉紅膏具有消腫、通經活絡,生肌止痛的功效,結合臨床有效的康復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康復運動,有效的縮短了治療時間,減輕的患者的痛苦。通過該次調查發現,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4.4%,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2%,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治療糖尿病足時,在基礎護理上使用生肌玉紅膏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截肢率,縮短治療時間,提升治愈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S1-S2.
[2]郭艷琴.糖尿病足的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8):2439-2440.
[3]蔣學文.中藥泡足對早起糖尿病足的療效觀察與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104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