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山東省平邑縣中醫醫院檢驗科,山東臨沂 273300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為血管外科最常見的一種靜脈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較復雜,患者急性發作期易導致肺栓塞,嚴重者甚至猝死[1]。DVT診斷依賴輔助檢查,其中包括超聲檢查、血漿D-二聚體檢測、螺旋CT靜脈成像及靜脈造影等,而血漿D-二聚體檢測因其具備的快速、無創等優點被臨床廣泛應用[2]。該研究為進一步探討血漿D-二聚體檢測于DVT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就選定的120例DVT患者與100例健康體檢者資料作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分析該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接收的120例DVT患者資料,并將其作為實驗組,年齡22~74 歲,平均(37.46±2.45)歲,男女比 52∶58;臨床表現下肢疼痛、腫脹顯著,且患側與健側下肢周徑差值>2 cm。另選取同期行健康體檢者100例設為對照組,年齡 23~75 歲,平均(38.52±3.14)歲,男女比 48∶52;2 組基線資料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組受檢者入院當日抽取1 mL空腹靜脈血,且將其注入至109 mmol/L0.2 mL櫞酸鈉抗凝劑試管中,混合均勻后以3 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血漿分離后,選取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產生的全自動血凝分析儀CA1500對D-二聚體濃度予以定量測量;上述操作均嚴格遵循說明書開展;然后選取探頭頻率5.0~7.5 MHz飛利浦En Visor C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2組行下肢靜脈超聲檢查。
針對2組D-二聚體含量值予以記錄與對比;將血漿 D-二聚體濃度≥500 μg/L評定為陽性;<500 μg/L為陰性[3]。對比D-二聚體檢測與超聲檢查結果。
與對照組(235.68±56.28)μg/L 相比,實驗組 D-二聚體水平(4 012.52±1 749.26)μg/L 顯著更高 (P<0.05)。
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DVT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分別為47.83%、100.00%;作為DVT預測因子,陰性與陽性預測值分別為100.00%、88.99%,見表1。

表1 對比D-二聚體檢測與超聲檢查結果(n)
DVT是血液于深靜脈內非正常凝結而引發靜脈回流的障礙性疾病,其多發于下肢,臥床時間過長、靜脈曲張、妊娠及惡性病等均為發生DVT的高危因素[4]。DVT患者機體凝血-纖溶系統通常出現異常變化,其血液主要為高凝狀態,而DVT診斷需依賴輔助檢查。
D-二聚體為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其形成過程是纖維蛋白原于凝血酶作用下,自α鏈、β鏈脫去多肽A及多肽B,從而形成纖維蛋白Ⅰ、Ⅱ[5]。D-二聚體可準確反映出纖溶系統功能狀態,加之血漿D-二聚體為體內血栓形成及血栓狀態重要指標,故其對DIC診斷,以及排除肺栓塞亦具重要價值[6]。D-二聚體為纖維蛋白水解后獲取的降解產物,當出現繼發性纖溶時,血漿中D-二聚體水平將提高,故其可作為血栓形成重要指標[7]。而DVT作為血栓性疾病中的一種,其病程必然伴隨纖維蛋白降解,因此,D-二聚體對診斷、篩選血栓及掌握停止DVT溶栓醫治時機具重要指導意義[8]。
該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D-二聚體水平顯著更高;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DVT診斷特異性、敏感性分別為47.83%、100%;作為DVT預測因子,陰性與陽性預測值分別為100.00%、88.99%。由此可知,D-二聚體可作為DVT排除標準,且當患者出現可疑DVT時,若其血漿D-二聚體檢測水平顯示正常即排除診斷DVT,進而避免患者進一步予以血管造影檢查痛苦,并減輕其經濟負擔。故,針對患者臨床檢查結果聯合影像學檢查診斷DVT時,D-二聚體作為血栓前狀態與血栓形成指標的診斷價值較高。但由于D-二聚體水平提高誘因比較多,可疑似形成靜脈血栓、動脈血栓等,但是其水平的提高并非代表患者出現DVT變化情況,故臨床需深入檢查再作明確診斷。當DVT患者行溶栓方案醫治過程中,需動態檢查其D-二聚體水平,然后依據檢測具體結果正確指導患者應用藥物。
綜上所述,D-二聚體陰性預測值高,且敏感性強,其可作為血栓性疾病首選篩查指標,同時,其具檢測快速、方便、經濟、可重復檢測等優點,故值得臨床大力推廣與應用。
[1]錢金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及療效
評估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7):166-167.
[2]申旺,凌壽堅,葉麗燕,等.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2015,30(4):318-320.
[3]元淑巧,楊銀芳,胥敏敏,等.血漿D一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檢測的臨床意義[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4,35(9):896-898.
[4]張蘊鑫,劉建龍,賈偉,等.P-選擇素、溶酶體顆粒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5):1221-1223.
[5]牛云峰,李廣賢,劉金榜,等.髖關節置換后監測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及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對診斷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科學,2014,4(8):16-19.
[6]王旭東.血漿D-二聚體與纖維蛋白原在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14,4(7):211-213.
[7]李曉娟,周勤,魏楠.血漿D一二聚體與纖維蛋白原檢測結合超聲檢查對盆腔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早期評價價值[J].安徽醫學,2016,37(12):1509-1511.
[8]董嘉堯,朱橋華,羅美華,等.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經導管溶栓過程中凝血纖溶指標的臨床意義[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6,13(4):58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