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郭東輝,趙云超,馬世強,侯秀秀,韓廣普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六科,河北滄州 061000
2014年12 月-2016年6月該院收治的EvansⅡ-Ⅳ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共60例,受傷原因:摔傷52例,車禍8例,年齡58~83歲,男24例,女性36例,按Evans分類Ⅱ型20例,Ⅲ型28例,Ⅳ型12例。
1.2.1 術前準備 入院后行常規術前檢查及骨盆正位X線片,雙髖部CT掃描+重建,明確骨折移位情況,伴有內科疾病患者進行相關腦部、胸部CT或MRI檢查,請相關科室會診,檢查后或治療后無明確手術禁忌證手術。
1.2.2 手術方法 患者采用椎管內麻醉或全身麻醉,置于牽引床,患肢牽引,透視復位滿意后,常規消毒鋪巾,取股骨大轉子上5 cm的縱形切口,依次切開各層。分離至大轉子頂端,于大轉子頂點用開口器開口,用裝導針的電鉆鉆入股骨干髓腔中,擴髓后,插入PFNA主釘,X線透視近端鎖孔位置正對股骨頸中線。在側向瞄準器的輔助下,以2.5 mm克氏針鉆入股骨頸,保持10~15°前傾角,透視克氏針位置,位置如果不滿意進行調整,通過導針向股骨頸內擊打置入螺旋刀頭。透視位置滿意后鎖緊刀頭防旋,以瞄準架鉆孔擰入遠端一枚鎖釘,尾端擰入尾帽。透視內固定滿意,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切口,置入一根引流管,清點紗布器械無誤后,依次縫合各切口。
1.2.3 術后處理 術后予吸氧、心電監護持續至24 h,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常規補液量2 000 mL,包括營養支持,術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至48 h,術后24 h內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皮下注射,術后4 100 IU,2次/d,常規應用質子泵保護劑預防應激性潰瘍。術后24~48 h之內拔除引流管,記錄引流量。2 d予以換藥1次;術后14 d時依據傷口情況拆線。
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手術后并發癥包括術后傷口愈合情況、內固定物松動、斷裂、肺部感染、下肢血栓形成、骨折延遲愈合等,Harris評分標準評估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記錄術前VAS評分、術后3 d VAS評分,術后6個月和1年進行步態分析,記錄步態分析參數。
隨訪時間6個月~1年,隨訪患者52例,6例患者出院后因內科疾病死亡,2例失訪。術前、術后VAS評分見(表 1),術前術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1例術后并發癥情況(見表2),術后患者傷口一期愈合,1例出現內固定失效。術后6個月和1年步態分析情況(見表3),6月時20例步態接近正常,1年時40例接近正常。
表1 術前、術后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術前、術后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VAS評分術前(n=60)術后(n=60)P 8.46±1.61 3.14±2.06<0.05
表2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及并發癥情況(±s)

表2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及并發癥情況(±s)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試驗組(n=60)52.16±12.45102.12±28.30

表3 術后6個月、1年步態分析結果比較[n(%)]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常見骨折,常伴有明顯的骨質疏松及內科疾病,保守治療需長期臥床,易導致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褥瘡等并發癥死亡率高。對能夠耐受手術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盡早行手術治療已形成共識[1]。PFNA是專門針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而設計,具有成角穩定性高、抗旋轉移位能力較強、抗剪切作用好等特點,更適用于不穩定性骨折的所有股骨粗隆間骨折[2]。其螺旋刀片抗旋轉作用更好,而且無需打孔,尤其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效果更優[3]。影響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步態恢復的因素涉及術前術中及術后多因素。骨折損傷類型對于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步態存在影響,Ⅳ型股骨粗隆間骨折往往暴力較大,粉碎嚴重,術后易致肢體縮短,其原因在于老年骨質疏松,伴有骨量丟失,復位不滿意,導致股骨頸縮短及髖內翻[4],影響術后步態恢復,步態恢復比較慢。PFNA手術對內側皮質復位低要求、軟組織剝離少、手術時間短、術中術后出血量少及術后疼痛程度輕均是影響術后步態的重要因素。PFNA術中未對骨折端軟組織的廣泛剝離,充分利用股骨近端軟組織鉸鏈的作用進行骨折塊復位,未要求內、外側骨塊的解剖復位,保護骨折斷端軟組織環境的生物學固定要求[5]。PFNA螺旋刀片垂直打擊進入股骨頭頸,具有填壓股骨頭作用,主釘對骨髓腔有效封堵是減少術后隱性出血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應用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具有創傷較小、術后并發癥少,住院時間較短,髖關節功能恢復更好,值得臨床積極推廣應用。
[1]蔣忠,沙蕉,王磊,等.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圍手術期治療策略.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144-155.
[2]吳立君,劉 巖,唐子華,等.Gamma 3釘與PFNA治療老年不穩定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8):723.
[3]李大鵬,黃永輝,沈鐵城,等.DHS與PFNA治療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3):364.
[4]張世民,祝曉忠,黃軼剛,等.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DHS與PFNA治療的回顧性對比研究 [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8(22):1872.
[5] 辛培成,李明,趙德偉,等.ALCP、PFNA-Ⅱ、InterTan 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3(6):5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