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震峰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中醫院骨科六病區,江蘇泰州 225500
現如今,第二產業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因此,工傷與交通事故頻繁出現[1]。踝關節骨折即十分普遍的骨關節內部骨折之一,踝部骨折加之踝部韌帶受損,通常占據全身性受損的大約5%[2]。踝部骨折很多是由于內翻、外翻等非直接型暴力而引發的[3]。依據暴力程度的強弱與受傷以后踝部所處位置的不一致而形成了各個種類與程度的骨折。踝關節骨折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4]。由于踝關節骨折是一種關節內部骨折,因此應堅強的固定手術與手術以后的合理恢復引導鍛煉,從而增強患者踝關節骨折的治療成效,減弱并發癥的發生率[5]。該文探討并研究了支撐鋼板對比空心螺釘固定運用于對旋后-內收型踝關節骨折患者開展治療期間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把2015年7月-2017年1月來該院就診的20例旋后-內收型踝關節骨折患者根據具備差別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患者有10例,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有4例;年齡為21~69歲,平均為(45±2.18)年齡歲;雙踝骨折患者有7例,單純內踝垂直骨折患者有3例;試驗組借助支撐鋼板加以治療。對照組患者有10例,男性患者有3例,女性患者有7例;年齡為 23~71 歲,平均年齡為(47±2.79)歲;雙踝骨折患者有6例,單純內踝垂直骨折患者有4例;對照組借助空心螺釘固定加以治療。受傷原因最多即扭傷、爆炸損傷、高處掉落傷與交通事故。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類型、性別與年齡以后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①出現部分疼痛、脹紅或產生水泡;②產生大量的瘀斑,踝關節發生內翻、畸形,脹紅疼痛與壓痛均僅限于內踝骨折處;③患者內翻內踝骨折,外部韌帶通常都發生了重型撕裂,撕裂處疼痛增加,甚至部分病人導致外踝橫行骨折;④部分壓痛現象顯著,經過檢測,產生骨擦音;⑤患者開展踝關節運動期間,受傷處的疼痛感顯著增加;⑥身體功能有所制約;⑦借助X線檢測,能夠明確骨折的種類與移位的狀況,若具體情況有要求,就開展內翻或外翻拍片,分辨協同韌帶受損與距骨移位的狀況。
除了內固定所需的材料以外,對照組同試驗組患者實施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方式都是相同的。給患者實施全麻或是連續的硬膜外麻醉,輔助其處于仰臥位,大腿綁扎止血帶以后實施手術。內踝手術切一個前內部弧形切口,防止破壞大隱靜脈,分離前內部關節囊,清洗消除關節腔血腫,清除關節內骨碎片與嵌進的軟組織。檢測脛骨遠處內部穹窿是否有壓縮塌陷并游離骨塊,于直視之下撬撥復位壓縮的內部穹窿關節面,復位塌陷的游離骨塊。接著復位內踝骨折塊。對內踝骨折近處粉碎的患者而言,注重關節面解剖對準,防止內踝上移或是內翻。借助1.5 mm的克氏針暫時穩固,經過對踝關節正部位與踝穴位加以透視,確定骨折解剖復位以后,對照組予以開心點螺釘平行于踝關節面加以穩固,試驗組予以內側支撐鋼板加以穩固。
借助Baird-jackson內的評測規定自踝關節的外形、功能與X線征象狀況等對全部患者經過治療以后的治療成效加以評測,其中,治愈代表踝關節外形沒有畸形、脹紅,功能回歸正常且X線成果表明正常;顯效代表踝關節外形沒有畸形,有稍微脹紅,功能大致回歸正常且X線成果表明正常;有效代表踝關節產生腫脹,步行出現酸疼,X線成果標識出現了1~2 mm的外移;無效代表踝關節產生腫脹,無法負重,行走出現跛腳,且X線成果表示外移角度大于2 mm。
該次研究內全部數據均借助SPSS 19.0統計軟件加以處理,計數資料借助[n(%)]代表,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以后的治療成效加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見表1。

表1 比較治療以后兩組的治療成效
踝關節是人身體內部進行負重一個極為關鍵的關節,其所擔負的載荷比較大,且構造極為繁雜[6]。踝關節發生骨折以后解剖構造比較容易出現紊亂,增大了對其進行治療的困難程度[7]。對于旋后內收型骨折,其內踝為垂直型骨折,骨塊容易向內側移位,如同時合并有外踝骨折,骨折移位幾率更大,目前,臨床對踝關節骨折進行治療的主要方式包括手法及手術這幾種,而手術治療又包括了支撐鋼板及螺釘固定等方法。經典對于內踝使用空心螺釘固定,因其骨折線垂直于踝關節面,其固定方式不能與內踝縱軸一致,其會導致骨折塊更加移位,一般使用空心釘平行于踝關節上方固定,但其采用的是點接觸固定,且力臂較大,如內踝內翻力稍大就有可能導致內固定失敗,所以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時間需要延后,不利于手術后期患者的功能恢復;支撐鋼板法對旋后-內收型踝關節骨折開展治療具備如下幾方面的優點:①支撐鋼板復位的精準性及穩定性更優,能夠促使手術以后早階段的功能鍛煉更好開展;②踝關節構造與功能具備獨特性,支撐鋼板更加穩固,不容易導致踝關節出現內移;③螺釘固定所需時長較長,會給關節功能帶來相應的影響[8]。但是,于運用支撐鋼板法對踝關節骨折加以治療的同時,因內踝不皮下組織薄,接骨板相對于空心釘所導致的術后皮膚張力大,有可能導致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筆者就有兩例術后切口延遲愈合,所以需要注意避免接骨板直接暴露于切口之下,另外,復位以后還要開展早階段的功能恢復鍛煉,降低或是防止關節僵硬、肌腱黏連。該次研究內,試驗組患者借助支撐鋼板加以治療,患者經過治療以后的治療成效好于對照組(P<0.05),總而言之,支撐鋼板對比螺釘固定運用于對旋后-內收型踝關節骨折患者開展治療期間具備更為明顯的成效,能夠很好地改進患者踝關節骨折的狀況,具備臨床方面的運用價值。
[1]趙錦偉,舒衡生,李衛哲.等.累及Tillaux-Chaput骨塊的成人踝關節骨折臨床特點及手術療效[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5,29(3):288-291.
[2]趙學寨,李海軍,孟彩云.等.可吸收螺釘與金屬螺釘內固定修復踝關節骨折:生物相容性及踝關節功能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31):4687-4692.
[3]丁愛軍,鐘文.旋前外旋型Ⅳ度踝關節骨折中固定與不固定腓骨骨折對下脛腓關節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4):58-60.
[4]劉國彬,張國平,任慶云.等.X射線聯合磁共振成像評估踝關節損傷分型:自身對照、3個月隨訪臨床試驗研究方案[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53):7998-8003.
[5]陳元慶,牛垚,秦定霞.不同內固定方式對不同后踝關節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學效果及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61-62.
[6]徐蕾.系統化護理對復雜踝關節骨折脫位患者術后活動及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4):19-21.
[7]周卓浩,阿布都·塞買提,沈宏江.試析不同治療方法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關節骨折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4):118-119.
[8]劉照富,殷鐵林,孫玉娟.切開復位內固定與石膏固定治療不穩定型踝關節骨折臨床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16,37(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