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赤峰市林西縣醫院兒一科,內蒙赤峰 025250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JRA)在兒童時期較為常見,也被稱之為斯提耳病(still),該病的臨床表現較為復雜,患兒在發病早期時不易被確診,隨之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畸形、關節功能受損等情況,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對小兒的身心健康及成長具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患兒在發病早期缺乏特異性實驗室指標,通常要在發病6周后才可作出明確診斷,這使其臨床治療更具難度。為探尋有效的治療方法,對該院近年來收治的部分JRA患兒采用甲氨蝶呤聯合雙氯芬酸治療,效果已獲得了家屬的高度認可,現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是選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間來該院治療的JRA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病例總數為84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兒科免疫學會制定的JRA相關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42例。實驗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3例、19例;年齡為 3~11.5 歲,中位年齡為(7.4±1.8)歲;病程在 1~12個月之間不等。參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2例、20例;年齡為 3.5~11 歲,中位年齡為(7.6±1.5)歲;病程在1~13.5個月之間不等。兩組患兒的資料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患兒臨床表現:多數患兒會出現高熱現象,個別患兒表現出低熱現象;患兒的全身多關節均存在腫痛情況,包括腕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以及指、趾關節等;患兒還有一定程度的全身臟器損害,如心臟、腎臟、肝臟、腦部以及漿膜腔等;大部分患兒都存在淋巴結腫大癥狀,少數患兒可能引發肝臟、脾臟增大。
排除標準:將有銀屑病小兒、患有淋巴瘤或結核類疾病小兒予以排除。所有患兒家長對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權,自愿參與研究,并同意積極配合治療及研究。
所有患兒入院后予以關節功能檢測、體溫測定等檢查,并予以阿司匹林、強的松等常規藥物治療。參照組患兒予以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31020644)治療,口服用藥,劑量為10 mg/m2,服藥1次/周。實驗組患兒予以甲氨蝶呤聯合雙氯芬酸 (國藥準字H10970209)治療,甲氨蝶呤的用法用量與參照組相同,雙氯芬酸的劑量為 32.5~75.0 mg/次,口服用藥,1次/周。
經治療,患者發熱、關節腫痛等癥狀消失,脾臟、肝臟以及淋巴結增大等體征基本恢復,正常活動不受影響,則為顯效;患者發熱、關節腫痛等癥狀有明顯減輕,脾臟、肝臟以及淋巴結等體征有明顯好轉,可進行簡單的活動,無需臥床,則為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均未見明顯變化,需要臥床休息,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對所有患兒隨訪1年,統計并比較兩組患兒的復發率。
整理研究數據,核對無誤后輸入數據表格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治療總有效率、復發率均為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比較結果行χ2檢驗;所涉及到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標準(±s),比較結果采用 t檢驗,P<0.05 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與參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24%、76.19%,實驗組對比參照組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
隨訪發現,實驗組中具有3例復發,復發率為7.14%(3/42);參照組中具有12例復發,復發率為28.57%(12/42);實驗組復發率對比參照組更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結締組織疾病,隨之病情進展,患兒的全身多個系統均會受到累及。該類患兒的X線、CT等檢查結果可見關節積液、滑膜病變等,且有學者認為關節積液量越多、滑膜越厚表示患值的類風濕關節炎病情越嚴重[2]。對于該類患兒而言,在確診后,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以防止病情繼續惡化,降低小兒的致殘率。該院主張為JRA患兒采用甲氨蝶呤與雙氯芬酸聯合用藥治療。其中雙氯芬酸是衍生于苯乙酸類的非甾抗炎鎮痛藥物,在風濕或類風濕關節炎中較為常用。該藥物可對環氧酶活性進行抑制,進而阻止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轉化;還可以通過促使花生四烯酸結合三酰甘油,使細胞內游離的花生四希酸數量減少,從而間接的減少白三烯的合成,以減輕患兒的關節炎性反應及疼痛感[3]。甲氨蝶呤屬于葉酸抑制劑,可對患兒體內的白三烯生成、葉酸代謝過程進行抑制,從而對滑膜組織中的膠原酶基因表達進行干擾,以阻止病菌繼續破壞關節。與一些甾體抗炎藥物比較,甲氨蝶呤對骨破壞的修復作用更佳,且不易復發。甲氨蝶呤與雙氯芬酸聯合應用,各具優勢,可有效增強患兒的疾病療效。該次研究中,參照組患兒予以甲氨蝶呤治療,實驗組患兒采用甲氨蝶呤與雙氯芬酸聯合用藥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1年內復發率對比參照組更低(P<0.05),這一結果足以說明甲氨蝶呤聯合雙氯芬酸治療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應用甲氨蝶呤聯合雙氯芬酸治療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具有療效好、不易復發等優勢,可將其作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療法。
[1]岳利環,林進,徐立勤,等.甲氨蝶呤聯合白芍總苷治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7,6(1):18-21.
[2]皮蕾,劉海英,劉云峰,等.白細胞介素-18在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并發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的診斷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9):2512-2513.
[3]廖亞彬.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