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中醫醫院骨傷二區,四川雅安 625500
距骨、脛骨、腓骨共同組成了踝關節,踝部骨折已經成為骨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通常都是由于外傷所致,高空墜落、跌倒、車禍等都是造成踝部骨折的主要原因,特別容易發生在青壯年人群或者是喜愛運動的群體,給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帶來較大的影響[1]。踝部骨折可分為單踝骨折、雙踝骨折等類型,當其出現踝部骨折后,會出現明顯活動受限,并伴有疼痛。需要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若是不能及時得到醫治,或在治療時,處理不當,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關節功能。此次研究為觀察并探討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踝部骨折的臨床療效,選取該院的60例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將該院在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將其分為治療組(n=30)與對照組(n=30)。治療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齡(46.2±13.5)歲;主要包括單踝骨折13例,雙踝骨折10例,三踝骨折7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齡(44.6±12.4)歲;主要包括單踝骨折11例,雙踝骨折12例,三踝骨折7例。對比治療組與對照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組采用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通常由2名主治醫師完成,患者取平臥位,膝關節屈曲成直角,一名醫師站在肢體外側,抱住患者大腿向上對抗牽引,另一醫師站在患肢遠端,握住患者足跟和足背,向下對抗牽引,力度要適中。外翻骨折牽引,內翻骨折牽引,在牽引過程中糾正踝關節旋轉移位。若患者出現脛腓分離,醫師可用于手掌擠壓兩踝關節來糾正移位。中醫閉合手法復位后,用小夾板從患者膝關節以下進行固定,2~3周改為功能位固定,8周以后拆除小夾板[2]。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手術切開后復位,進行內固定治療,對患者進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踝部做一個7~10 cm長的切口,分離踝部深層組織,使里面骨膜脫離,清理踝部血腫,血腫清除后,用鋼板、螺釘將骨折處進行復位和內固定,最后小夾板固定,保持8周左右。
以茍氏提出的評價標準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①優:患者骨折復位正常,淤腫消失,患者自覺踝關節功能全部恢復正常。②良:經治療后踝關節骨折復位正常,患者自覺行走踝關節有輕度疼痛,踝關節功能接近正常。③差:患者可短時間活動,行走時有明顯疼痛感[3]。 其中,治療有效率=(優+良)/總例數×100%。
觀察兩組患者踝部解剖復位情況,采用Baird-Jackkson進行踝關節評分,從疼痛、行走、穩定等進行評分,滿分15分,分數越高,踝關節功能恢復越好。
采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s)采用t檢驗,年齡、療效等其他相關計數資料以[n(%)],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治療組優12例,良15例,差3例,治療組踝部解剖復位優良率90%;對照組優11例,良14例,差5例,對照組踝部解剖復位優良率83.3%.治療組患者踝部解剖復位優良率優于對照組,兩組相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患者踝關節疼痛、穩定和行走評分均好于對照組,兩組相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Baird-Jackkson踝關節評分(±s)

表1 對比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的Baird-Jackkson踝關節評分(±s)
組別 疼痛 行走 穩定治療組(n=30)對照組(n=30)12.23±1.45 8.05±2.51 13.41±0.99 7.68±1.98 12.64±2.31 8.64±2.60 χ2 P 10.547 0.000 11.364 0.000 10.674 0.000
踝關節是人體的負重關節,屬于屈伸關節,功能特點是通過韌帶、骨性結構、關節囊和踝關節肌肉的動力共同完成的[4]。作為人體最重要的負重關節之一,踝關節受到的負重壓力大約是體質量的2~5倍,因此,間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致使踝部骨折。最常見的就是高處墜落、交通事故以及砸壓等出現踝關節骨折。如背伸、側方擠壓、縱向擠壓等多種暴力,暴力損傷后會出現踝關節骨折。如果踝關節發生骨折,未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或者是在第一時間處理不當,會嚴重損害患者的踝關節功能[5]。對踝關節骨折的臨床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和非手術兩種方式,目的在于恢復踝關節功能,幫助患者恢復正常。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是手法復位中的一種,有研究報道認為:中醫閉合手法復位可很好的復位關節,做到對位正確,同時固定牢靠,患者在復位后靈活穩定型較好[6]。近幾年來,臨床采取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踝部骨折,正確的中醫手法對骨折踝部進行復位,可幫助患者恢復解剖位置,自護活動時間也可明顯縮短。在該次研究中,治療組采用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治療,治療組患者踝部解剖復位優良率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患者踝關節疼痛、穩定和行走評分均好于對照組,兩組相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充分證實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踝部骨折療效顯著,不影響患者的正常活動,對患者身體傷害較小。
綜上所述,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踝部骨折效果顯著,踝部功能恢復較好,對于患者骨折康復具有積極的影響,適合臨床應用及推廣。
[1]殷韶健.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A2):147-148.
[2]朱瑩瑩.閉合手法復位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5(11):37-38.
[3]吳漩森,王月義.中醫閉合手法復位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踝部骨折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10):2511-2513.
[4]王鵬.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踝部骨折的臨床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6(3):113-114.
[5]黎志勇,蔣敏.中醫閉合手法復位治療踝部骨折4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6(11):83,96.
[6]殷韶健.閉合手法復位與切開復位治療踝部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57):11307-1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