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翔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鎮衛生院外科,甘肅定西 743300
創傷性關節炎一般是發生在創傷或者骨折以后,又稱為損傷性骨關節炎和外傷性關節炎,創傷性踝關節炎也是如此。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關節疼痛、行為能力降低、關節活動受限制等。臨床治療中以保守治療為主,方法一般有臥床休息、功能訓練、物理治療、中醫針灸理療、服用鎮痛抗炎藥物、注射類固醇藥物和使用行走輔助工具等[1]。但是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患者的疼痛緩解只是暫時的,會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并且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創傷性踝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滑液中TNF-α和IL-6這些炎性因子的水平有明顯增加的現象[2]。該研究分析了使用壯骨關節膠囊聯合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對創傷性踝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對滑膜液炎性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間來該院治療的創傷性踝關節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均為50例,所有患者都是單踝關節炎病例。對照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為(37.8±4.3)歲,左踝患者21例,右踝患者29例;研究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為(35.6±3.8)歲,左踝患者23例,右踝患者2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具有典型創傷性踝關節炎臨床癥狀;通過X線檢測病人有不光整的關節面、關節的間隙狹窄和軟骨下有硬化。排除標準:有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患有痛風性關節炎、踝關節處有腫瘤、有大骨節病癥的;不配合治療的患者。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采用腔內注射玻璃酸鈉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前需要局部麻醉,麻醉時使用利多卡因2%,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在患者于脛腓關節的三角形切跡處放針,并且需要通過皮下組織來進入病人的關節腔,如果已經到了骨面后就可以把針退回皮下,然后改變方向從上內方來進入到患者的關節腔內。在進入時如果進入了肌腱或者韌帶的時候,阻力會比較大,這是不能停止應繼續進入,一直到覺察不到阻力后,再進行抽回。抽回關節積液以后,就需要往患者病患處注入玻璃酸鈉2 mL,注入后最好活動關節,以實現藥液能夠均勻的分布[3]。注射玻璃酸鈉后觀察30 min,如果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如果沒有異常,則需要繼續治療,療程為2個月,1次/周。
1.2.2 研究組治療方法采用壯骨關節膠囊聯合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首先對患者患病的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患者取仰臥體位,穿刺部位需要消毒并給予局部麻醉,在患者的脛腓關節三角形切跡處放針,當針刺進關節囊然后回抽沒有血后,等待抽出關節積液后,注射2 mL的玻璃酸鈉液體,1次/周,療程為2個月。然后還需要口服壯骨關節膠囊,2粒/次,2次/d,療程為2個月[4]。針對部分患者,為了促進恢復醫生還會對患者進行中醫針灸理療。
通過不同的治療方法,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和滑膜液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的變化。治療結果可以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關節的腫脹和疼痛消失,關節活動功能恢復。有效:關節部分腫脹和疼痛,關節活動功能恢復部分。無效:關節活動功能沒有恢復,并且關節腫脹和疼痛沒有好轉。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
數據統計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 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2個月以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對照組50例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21例,無效10例,治療有效率為80%;研究組患者50例中,顯效23例,有效26例,無效1例,治療有效率為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無明顯差別,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了降低,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滑膜液炎性因子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滑膜液炎性因子情況(±s)
組別IL-6治療前 治療后TNF-α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研究組(n=50)22.46±3.31 23.19±3.61 13.94±1.21 10.15±0.93 34.13±3.94 33.92±4.06 17.24±1.36 13.16±1.23 t P 4.3619.2755.047>0.05<0.05>0.05 10.158<0.05
創傷性踝關節炎是骨關節炎中常見的一種,主要是因為創傷導致關節面、踝關節囊和韌帶都造成了損傷,從而出現了異常的負重于患者的踝軟骨細胞,引起炎性細胞因子和基質降解酶的釋放,也就在滑膜組織出現了炎癥,促進發展成關節炎。主要臨床癥狀為關節腫脹、疼痛以及活動功能受限等。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就是注射玻璃酸鈉,因為當發生創傷性踝關節炎時,關節滑液里面玻璃酸鈉的含量和濃度就會出現降低,會容易出現關節功能的障礙。研究表明,玻璃酸鈉具有潤滑、屏障、覆蓋和緩沖應力等作用在關節腔內,所以在關節內補充玻璃酸鈉是非常必要的[5]。在外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再聯合使用中藥治療效果會更好,該研究選用了壯骨關節膠囊,該藥的成分主要稱包括有桑寄生、沒藥、獨活、骨碎補、雞血藤、乳香等,這些藥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生肌、通經止痛、補腎強骨等效果。壯骨關節膠囊具有獨特的鎮痛、消炎和鎮靜的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還具有改善組織的微循環以及清除炎性因子等功能。
綜上所述,采用壯骨關節膠囊聯合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創傷性踝關節炎,療效顯著,有效地改善了踝關節的功能,并且明顯的降低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1]雷文淼.壯骨關節膠囊聯合玻璃酸鈉對創傷性踝關節炎患者滑膜液炎性因子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7,38(1):82-83.[2]劉月坤,孫彥平,張立元,等.復方傷痛膠囊聯合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創傷性膝關節炎療效及對滑膜液炎性因子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1):1074-1076.
[3]趙永剛.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對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PRI的指數變化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13.
[4]王善超,孫衛平,王海波,等.復方丹參注射液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給藥對骨性膝關節炎患者炎癥反應及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2):100-102.[5]張柏.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聯合物理因子治療創傷性踝關節炎34例[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