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上海
國務院批復上海城市總體規劃
2017年12月25日,中國政府網正式發布了《國務院關于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國函〔2017〕147號)。批復明確國務院原則同意《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以下簡稱“上海2035”)。這是黨的十九大以后,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超大城市總體規劃。
“上海2035”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密對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生,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遠近結合、城鄉統籌,注重減量集約、多規合一,符合上海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有利于促進上海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上海2035”的指導下,努力把上海建設成為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上海2035”對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塑造城市特色風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健全城市管理體制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左右,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3200平方公里。
B 中國
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
2017年12月26日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采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于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60次飛行。據了解,此次任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17年6月發射失敗之后的第四次連戰連捷,意味著西昌航天人再一次以實際成績捍衛了航天大國的尊嚴。
此次發射成功也標志著我國2017年航天發射任務圓滿收官。如今,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2%,刷新了142天9次發射的高密度紀錄,創造了1997年以來81戰全勝的航天奇跡。
C 菲律賓
商場大火導致37人喪生
當地時間2017年12月23日上午9時40分左右,達沃市“新城商業中心”3層的一家家具店起火,大火很快蔓延到4層一家跨國公司外包的客服“呼叫中心”。這座四層建筑上空黑煙滾滾。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女兒莎拉·杜特爾特-卡皮奧是達沃市市長,她24日告訴媒體記者,大火中被困的37人是那家“呼叫中心”的員工。
達沃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約800公里,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老家,他曾在達沃市擔任市長長達20多年。杜特爾特24日凌晨來到事發現場,慰問被困人員的親屬。隨后,杜特爾特的長子、達沃市副市長保羅·杜特爾特宣布辭職。
據悉,“呼叫中心”隸屬美國一家市場調查公司。不少跨國公司在菲律賓設有電話客服中心,原因是許多菲律賓人英語較流利,并且當地薪資水平相對較低。目前,發生火災的原因仍不明確,菲律賓司法部長已命令國調局介入調查。
余樂 音同“娛樂”,不是指單純的時間消遣。在古漢語中,“余”可指自己,“余樂”也可解釋為自己之樂。比起以往消費追求的“高效” “省力” “大眾”這樣的整體傾向,“余樂”更強調的是通過重視“徒勞” “費力”和“自己”來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滿足。
微信
身份證 2017年12月25日,第一張“微信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在廣州南沙區簽發,這是全國首張微信身份證“網證”。這張網絡版的身份證可以為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以及旅館業登記、物流寄遞等實名制提供應用場景,以及國家法定證件級身份認證服務。
D 美國
計劃砍掉聯合國2.85億預算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當地時間2017年12月24日宣布,將對聯合國兩年期運營預算進行“歷史性刪減”。黑莉稱,該計劃要求將聯合國2018至2019財年運營預算砍掉2.85億美元。
黑莉表示,“聯合國的效率低下和超支問題眾所周知。我們將不會再讓美國人民的慷慨被利用,或任其繼續泛濫。”
目前聯合國預算以兩年為期,從每個偶數年的1月開始算起。美國此前提出刪減聯合國2018-19年預算2.5億美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曾提議將聯合國兩年期預算上限設為54億美元,與2016-2017年預算相比減少2億美元。
美國是聯合國的頭號財政資助國,貢獻22%的聯合國核心經費,并在維和方面貢獻28%。聯合國的運營預算與維和預算分開。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施壓下,2017年的維和預算已經遭砍6億美元。
此前,特朗普曾威脅稱,聯合國要求美國撤回耶路撒冷決定的議案中,將對投贊成票的國家切斷資金援助。最終,聯合國大會2017年12月21日以128票對9票的結果通過決議,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近日,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與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聯合發布了“生活者動察” 2017年度研究成果——“營造文化消費新風尚的生活者及其心理洞察”。報告指出,中國“文化消費”的范圍已逐漸從音樂、戲劇、繪畫等文藝領域,擴展到了更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飲食、時尚、運動、影視、動漫等生活領域。這一現象的背后的推動者,則是伴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物質的日益富裕,轉而開始追求內在層面的富有的中國新中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