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卉
摘 要:
療養院是一處供人養病、休養身體的場所,因此其對景觀設計的要求是達到養生、保健、休閑的目標。據此,本文結合實際案例,首先探討療養院景觀設計的原則,然后再進一步分析療養院景觀設計的要點。
關鍵詞:療養院;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前言
據《中國療養醫學》的研究,景觀因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療養資源。據此,為了創建人性化、專業化的療養環境,要求深入探討療養院的景觀設計,即其是借助自然環境的力量來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態。目前,我國療養行業尚處在起步階段,因此對療養院景觀設計的研究仍有待深入。為此,本文主要探究療養院的景觀設計,并引入實例進行說明:某療養院是一座綜合性度假娛樂基地,占地面積2.78萬m2,其中1.4萬m2為景觀規劃面積。該療養院的功能主要包括休養、娛樂、度假、旅游和會務等,建筑以中式風格為主。資料顯示,該療養院與當地著名風景區西入口相鄰,且東側是城市道路,西側是城市河流,北側與城市主干道相距150m,可見該療養院的交通條件非常優越。
一、 療養院景觀設計原則
在該療養院景觀設計中,通過全面分析場地建筑與附近的景觀,確定該療養院設計為蘇式庭院風格,其中設計的核心是綠色康復理論,特色是養生和保健,同時在設計中融入“憶江南”的理念,從而創設一座寫意山水園林。在這一設計理念下,要求療養院景觀設計堅持以下原則:
(一) 生態保護原則
療養院的根本原理是借助自然因子來改善人體的機能,且整個過程不是主動發生的,而是對自然生態環境存在依賴性。因此,在療養院景觀設計中,應堅持生態保護的原則,即:充分了解當地的特色植物、水文、地質及氣候條件等要素,并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合理設計,以使療養院融入整個自然環境中;提供一系列人類自我生產與維護自然環境的活動,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的綠地效益,使其能夠承載城市生態文明的發展。
(二) 低碳設計原則
目前,低碳已經上升到環境保護的高度,且療養院是研究低碳最佳的場所。因此,療養院景觀設計應堅持低碳的原則,即:從詳細的規劃設計中推行低碳理念,并建立資源循環體系及其核心思想是從源頭減量排放、在生活中循環利用、回收廢棄物再利用;建筑的布局合理,以提高對自然光、自然風的利用率;從不同功能區的實際需求出發,集中供應能源及實現能源的循環再利用,同時建立完善的綠化生態系統,以充分發揮其匯碳作用。
(三) 以人為本原則
療養院的服務人群以內心脆弱、敏感的人為主,因此在療養院景觀設計時,應充分滿足人的心理、行為需求,即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在本次設計中,設計的導向是休養度假等人群的興趣,主題是“憶江南”,從而建造一個別具江南文化特色的療養院景觀環境。
(四) 特色性原則
在療養院景觀設計中,特色性原則要求提煉出當地典型的地域文化,并 賦予景觀要素特色性,從而使人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另外,在植物選擇上,優選具有保健功效的鄉土植物,注意外來植物的引種要適當,從而形成美觀、健康的園林植物群落。
二、 療養院景觀設計
在本次設計中,療養院的功能區主要包括主入口區、私密小庭院、內庭院及沿河濱水。下面,筆者主要從功能分區的角度探討療養院的景觀設計。
(一) 主入口區設計
在療養院中,主入口區是其形象的展示,即療養院的主題、風格及特色等都可反映在主入口區的設計中。據此,在本次設計中,主入口處設有一塊長20m的景石,其上刻著療養院的名稱,以突出主題及起點景的作用;在空間上,將一座獨立的景山設在入園處,景石上刻著“憶江南”的字樣,使人感受到療養院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同時栽植形態獨特的景觀樹與假山搭配,從而提高整個空間環境的視覺效果;在植物方面,選種保健功能較好的觀花、芳香類植物,從而給人提供良好的嗅覺、視覺享受,即:主要種植落葉喬木白玉蘭,搭配常綠香樟,并以桂花、臘梅花作為點綴,從而形成一處景色多變、形態優美的園林景觀。其中臘梅花不僅暗香漂浮,且生命力頑強,寓意著努力克服困難,從而鼓勵了世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二) 內庭院設計
在整個療養院中,人流量最大且人群停留時間最長的室外場所是由主樓圍合而成的內庭院。在“憶江南”設計理念的指引下,該療養院的內庭院設計為蘇式庭院風格,即通過在內庭院中設小橋、溪流及假山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現代運動觀倡導的是有氧運動,而室外運動空間的含氧量最為豐富,因此在內庭院開展有氧運動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方式。據此,在植物選擇上,內庭院應選種一些有益臟器的植物,見表1。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增添內庭院的生命力,要求科學搭配不同類型的植物,且在綜合考慮美觀、可觀賞性及功效等要素的基礎上選擇具體的植物。
(三) 私密小庭院設計
該療養院的三處私密小庭院均以小賓館為主,其主要向賓客提供住宿、休閑等服務。在私密小庭院中,為了打造一種優雅的室外空間環境及使賓客在休閑中感受到江南的韻味,設計按一定要求布置了一些別具江南私家園林風格的休閑游憩設施,比如小亭、廊架、假山和桌椅等。另外,三處私密小庭院是獨立的,且景觀不盡相同,賓客可在其中靜思、飲茶或散步,從而使其深切地感受到家的溫馨與自然的氣息。
(四) 沿河濱水帶設計
該療養院西鄰一條城市河流,其水面開闊,因此可打造一條宜人的濱水景觀步道,并將自然水景融于其中,見圖1。
沿河濱水帶的主要特色是運動、養生,因此在花叢中設計了一些卵石步道、體育健身平臺,以使人們在運動中恢復、提高身體的健康狀況。
結語:
療養院景觀設計是一門融合了多種專業的學科,比如療養醫學、環境行為學、環境心理學、生物學、生態學、園藝學及景觀設計學等,因此要求設計人員從整體上全面把控問題。結合本文討論,在療養院景觀設計中,應堅持“生態環保、低碳、特色、以人為本”的原則,同時可從功能分區的角度展開具體的設計。另外,在設計的細節上,首先要求反映出整個療養院的主題風格和設計理念;其次,應滿足服務人群的生理、心理需求;第三,合理配置植物,即從植物的功效、形態等方面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王明暄,張曉曼. 基于生態康養的療養院景觀設計研究——以保定天光療養院為例[J]. 河北林果研究,2017,32(01):82-86.
[2]張玲. 康復療養花園景觀設計初探——以長沙市雨花區健康谷示范區景觀設計為例[J]. 中國園藝文摘,2016,32(09):144-146.
[3]鞠函余,王洪生. 淺析醫院、康復療養空間景觀設計[J]. 科技與創新,2016,(01):18-19.
[4]孫麗娟,曹緒峰. 工人療養院景觀設計研究——以常熟總工會工人療養院為例[J].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5,31(01):65-68.
[5]馬雪梅,李煥. 東北地區療養院外部空間景觀特色營造途徑[J].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4):335-339.
[6]趙偉韜,劉姝紅,冮明鳴. 溫泉療養院康復性景觀規劃設計分析[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1):100-104.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