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 要 近年來,過程性評價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過程性評價的應用,但是研究過程性評價在9+3職業教育中的應用較少,本文將從過程性評價的內涵、將過程性評價融入9+3職業教育的必要性,探討將過程性評價應用到9+3職業教育中的方法,為9+3職業教育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過程性評價 9+3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四川省在2009年頒布了《關于藏區免費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標志著藏區部分初中畢業生和未升學的高中畢業生可以到內地接受免費的職業教育,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從2009年到2012年總共招生近3. 5萬人,并成逐年增多的趨勢。不可否認的是,9+3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有一些教育問題暴露出來。本文將從過程性評價的內涵、將過程性評價融入9+3職業教育的必要性,探討將過程性評價應用到9+3職業教育中的方法,為9+3職業教育的教學提供參考。
1過程性評價的內涵
1.1過程性評價可實時監測,提醒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過程性評價是在教育、教學活動的計劃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解動態過程的效果,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節,使計劃、方案不斷完善,以便順利達到預期的目的而進行的評價。終結性評價又叫結果性評價,是指在教育活動的一個單元、一個模塊或一個學期結束后,對最終成果進行的評價,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最終取得的成績作為評價。相對于結果性評價而言,過程性評價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評價過程,是一種較為開放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可以實時監測,查看教學方法是否更加適應當前教育的環境,以及對象。如果存在問題,教師可以適時糾正或改進,從而提高教育的質量。
1.2過程性評價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
實施過程性評價,可采取的考核的方式多樣,除了傳統的考勤、作業、課堂提問、小測、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外,各門課程還可根據自身特點增加新的評價形式,如綜合性大型作業、課堂專題討論、學生微課制作與展示、學生對章節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展示、案例分析及展示、階段測試和綜合測試、實訓操作成果提交、團隊作業等。這些方式,都可以增加學生收集資料,團隊協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更加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2將過程性評價應用到9+3職業教育的必要性
2.1過程性評價方式靈活,利于9+3職業教育教學工作
9+3,是指在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藏區孩子再提供3年的免費中職教育,主要對象是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區包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等。相對于其他地方而言,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教育基礎薄弱,教育設施相對較差,導致學生基礎知識差,教學難度增加,再加上學生長期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日常交流以少數民族語言為主,因此部分學生漢語能力較差,甚至有些學生不能使用漢語交流。與內地學生相比,9+3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氛圍和態度上具有明顯差異,對于一些以前一直從事內地學生職業教育的老師來說,這種轉變,意味著教育對象的變化,從而導致一些教師適應性問題,結果性評價并不利于這一現象的改善,而過程性評價方式靈活,能幫助教師了解,適應9+3的學生,并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有利于9+3職業教育的教學工作。
2.2過程性評價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是手段,“學”是重點。有部分9+3學生表示,學習職業教育是家長安排,自己并無興趣。遠離家鄉,部分學生思鄉心切,也無心學習。來到內地,與其他高中畢業,或初中畢業生相比,顯得自信心缺乏,導致學生不愿交流。加上生活習慣和作息的改變,學生不適應性增加。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甚至部分學生存在厭學情緒,會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也有部分學生想學,但礙于聽課、理解,或學習方法的問題,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所以明確學習目標,改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過程性評價,評價方法多樣,對于培養學生探索,提高學習能力方面大有益處,故在9+3職業教育中,過程性評價比結果性評價,更有益處。
3將過程性評價應用到9+3職業教育中的方法
3.1規范過程性評價的體系
過程性評價種類繁多,選取合適的評價方法,制定規范的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評價體系應該根據國家的相關文件、學校的具體情況、9+3人才培養計劃、教學大綱等共同制定。制定過程性評價的參與人員應有:學校領導,教務科教師,9+3辦公室教師,任課教師,班主任。班主任最了解現任學生的情況,了解本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務科教師可以提供上一學年的各種評價情況及評價結果。任課教師最了解本課程的教學設置,重難點等問題,所以這些教師共同參與,既能讓過程性評價的體系符合學校要求,又能根據本屆9+3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本課程的特點制定出適合本屆9+3評價的具體的方法。最后再由學校領導和9+3辦公室的教師共同把關,審核體系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3.2教師在實施過程性評價時,注意個體的差異性
9+3學生來源較為復雜,可能會設計到多個地區和民族,可能有藏族,羌族,彝族等。這些民族信仰不同(下轉第19頁)(上接第17頁),行為方式和處事方式略有差異,起點并不想當,所以如果對每個學生要求都一樣,可能會損傷學生自信心和積極性,也很難達到教學效果。故建議教師在上課前,學習一些民族的文化,了解學生的信仰,在教學和評價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個體的差異性。個人認為,對于有些在學習上努力,積極進取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給與優秀,以示鼓勵和肯定。在9+3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應注意民族特點,注重個體的差異性。
3.3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相比于結果性評價而言,過程性評價是一個具有周期性且復雜的過程,不能而而俱到,要考慮考核的應用化、信息化、公平性要素,精選過程.重點應該放在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課堂參與度越高,對于能力的提升越有益。由于9+3學生基礎差,學習習慣相對較差,故可將學生出勤率,上課紀律,課后作業,個人作業,小組作業等均納入評價標準。這樣既能保證上課紀律,也能培養收集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可進行隨機抽問,可進行案例討論,可讓學生自學之后進行小講課,方法很多,可根據學生和課程情況,具體進行選擇和布置,但應該讓學生參與進來。
本文不是夸大過程性評價的好處,只是9+3學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將過程性評價應用到9+3職業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將來發展具有更大的益處。
參考文獻
[1] 左曉慧. 四川藏區“9+3”免費職教計劃評價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3.
[2] 楊林.過程性評價中基于VFP的學生圖像作品的管理[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3] 歐彩玲.過程性評價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0.
[4] 周志翠,張勇.過程性考核的實踐探索——以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17(04):40-62.
[5] 王冬梅. 藏區“9+3”中職教育模式下教師適應性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5.
[6] 魏芳波,楊濤.高職院校過程性考核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3(06):127-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