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縣級電視臺也面臨著體制的改革,逐漸向現代化新媒體轉變,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地方臺在新聞報道、宣傳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如何加強地方臺宣傳報道工作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地方臺 宣傳報道 局限 優勢
縣級電視臺對于黨和政府的宣傳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黨政宣傳模式也不斷向多層次、多渠道模式轉換,傳統的宣傳報告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因此,地方臺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突破局限,更好地進行新聞報道,充分體現宣傳的功能和價值,是目前新聞行業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改革新聞報道內容
縣級地方臺在進行會議新聞報道時,要嚴格篩選,既要符合新聞報道的價值,又要和地方群眾緊密聯系。例如政府部門舉行的重要會議,大都是對中央、省市重要文件精神、政策的宣傳,是對近階段工作的總結,這些會議內容具有非常強的新聞價值,對于地方群眾了解國民情況、輿論導向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這部分會議新聞是必須進行報道的。目前,我國很多地方臺在進行新聞報道上,對于會議內容報道的側重點以及每部分內容對應的播放時間上,還并不能夠很好地把握,無法突出會議內容的主題,因此,要加強對會議內容的了解,過濾會議內容。而且目前很多地方臺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領導現象”,也就是說在新聞報道中經常圍繞著領導的大小事務進行報道,這種報道內容和形式就顯得格外的單調,而且經常性地報道領導活動只會增強群眾的抵觸心理,這也就是為什么地方臺收視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在新聞編輯上,要敢于跳出框架,插播一些和新聞相關的活動,從而來提升新聞內容的多樣性。
二、創新報道形式和內容
創新是新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是電視行業不斷發展的前進動力,因此,地方臺要想做好宣傳報道工作,那么就離不開創新活動。創新,不僅是報道內容上的改革,更是報道形式的提升,只有秉承創新理念,工作成效才有起色。而所謂的報道形式的創新主要就是指改變陳舊落后的方式,與先進的模式進行有效結合,取長補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時,對于節目采訪方式、剪輯編輯方式以及主持人風格和播報方法進行改進,同樣的新聞內容,通過不一樣的播報形式,也會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其次,就是新聞內容上的改革,在把握圍繞當地黨政工作重心來開發新聞宣傳工作的原則上,要不斷創新時事新聞以及社會新聞、民生新聞的內容報道,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變的工作方針。地方臺在進行社會新聞報道的時候,要加強對地方特色文化的彰顯,充分體現當地的人文特色、地域特色、環境特色等;而對于當地民生新聞的報道,要結合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從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與焦點出發,報道他們感興趣,貼近他們生活的事情,重視當地群眾的呼聲和愿望,讓新聞內容能夠直擊群眾內心,努力將時事新聞、民生新聞、社會新聞三大板塊發展成當地群眾熱愛和收看的電視節目。
三、根據地方臺特點增強“三農”服務報道
縣級地方臺要想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就必須要把握時代發展方向,根據地方特色合理添置報道內容,堅持以“三農服務”政策為核心進行宣傳,切實圍繞農民生產活動進行相關報道,開設“三農”專題活動,從而爭取當地農民收看電視率,獲取農民這個受眾群體的支持。同時作為地方臺的新聞工作者,一定要走出去,走進人們的真實生活,從不同角度觀察人們生活中的困難和艱辛,并以新聞報道形式將群眾的心聲向廣大社會以及上級部門反映。在每年農忙時,地方臺應該做好農業科技知識宣傳工作,為當地農民提供一系列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科學技術,幫助農民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增收增產,擴大銷路。在進行科技宣傳的過程中,新聞內容、語言要符合老百姓的認識水平,讓老百姓更加容易接收知識點,從而促進地方臺新聞宣傳工作的開展。
四、提升地方臺主持人綜合素養
作為電視臺新聞宣傳與報道的主體,主持人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著電視臺的發展,現代人們對于電視臺的觀看力度,除了對新聞內容是否感興趣,對于主持人的偏好也是其選擇的因素之一。在節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的風格、專業技巧以及整體印象都決定著對整個節目的宣傳效果。因此,加強主持人的綜合素養是目前電視臺面臨的工作重點,其中包含了主持人的專業技巧、主持水平、主持風格、職業態度等方面。從而不斷提升主持人的明星效益,通過獲取大量的粉絲,以此來加大地方臺的收看群體。主持人的風格是整個電視臺的門面形象,作為地方臺要擴寬其主持人的眼界,為其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走出去,到更加廣闊的舞臺去吸取專業技能,增強舞臺經驗,為電視臺的宣傳廣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切實落實“三貼近”原則
在新媒體模式的不斷沖擊下,傳統媒體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有特色化服務,必須堅決落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在節目編輯與制作中尋求創新的基礎上,圍繞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結合當地群眾生活實際,貼近民生,關乎民情進行新聞報道。堅決落實黨政工作策略,對當地熱點、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任務。認真組織策劃,不斷改革新聞報道的模式以及創新新聞報道的內容。創造更多精品節目,提高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公信力,堅持以正面積極的宣傳方式,和黨中央宣傳口徑保持高度一致。提高節目質量,提高節目收視率。
六、總結
新形態下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是不容忽視的,總而言之,作為縣級地方臺要突破局限,發揮自身的優勢,采取多樣化的宣傳渠道,改革新聞報道形式,創新新聞報道內容,從而為后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新聞媒體行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渭南市富平縣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陳欣. 提高縣級電視臺新聞宣傳質量的對策探討[J]. 新媒體研究, 2016, 2(12):121-122;[2]姚建軍. 縣級電視臺如何做好“三農”報道[J]. 媒體時代, 2015(12);[3]鄭仲偉. 讓小新聞傳播大能量——基層臺站新聞宣傳工作經驗淺談[J]. 電視指南, 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