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才
【摘 要】在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常常加入一定的主觀色彩,意圖使新聞采訪更具導向性,提升新聞的受關注度。但是這些主觀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采訪過程中的主觀消極色彩,無疑給電視新聞帶來了負面影響,有損新聞的公平公正立場。因此,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如何避免夾雜主觀消極色彩,有助于減少個別電視新聞的負面影響,提高媒體公信力。
【關鍵詞】電視新聞 新聞記者 主觀消極色彩 媒體公信力
一、電視新聞記者采訪中主觀消極色彩帶來的危害
如今的電視新聞,大到時政新聞,小到地方民生新聞,在新聞采訪層面大多充斥著新聞記者的主觀色彩。主觀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對推動新聞的影響力、導向性上有著非??捎^的作用,但是這些主觀色彩最終卻成為了采訪過程中的消極色彩,新聞記者采訪的主觀消極色彩給當今新聞環境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
1.嚴重影響新聞的真實客觀性
真實客觀是新聞存在的根本原則,任何違背真實客觀原則的內容,都會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新聞記者作為新聞媒體的主要工作人員,應該秉持真實、正義、客觀的職業操守進行采訪工作,但是夾雜主觀消極色彩進行采訪,極容易影響新聞的真實客觀性。全面的采訪是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但是新聞記者如在采訪過程中夾雜了主觀消極情緒,很難讓采訪對象對事件真相進行完整的表達,這有悖于對新聞事實的正確輸出。有的新聞記者由于前期對事件本身有著前期的了解,內心極有可能已有對于事件本身的主觀看法,對于采訪的結果也有了一定的主觀期望值,在真正進行采訪時,新聞記者會主觀地讓采訪過程傾向于自己的預期,而這樣的結果會造成采訪的結果與真實情況有較大出入,播出的新聞也會對觀眾的心理造成錯誤的導向。
2.誤導觀眾,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
電視媒體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大眾媒體,其給社會甚至公眾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電視新聞又是公眾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渠道,電視新聞的影響力則不言而喻。然而,帶有主觀消極色彩的新聞很容易誤導觀眾,給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面對新聞事件,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時,情緒上容易過多地偏袒當事受害一方,在僅聽一面之詞后,武斷地將問題定性,最終令新聞采訪具有極強的煽動性、導向性。而這樣的結果可能造成不確切的事實推論,錯誤地引導觀眾的心理,伴隨著電視新聞的廣泛傳播,對社會輿論的錯誤引導將會進一步放大。新聞僅僅是對事實的闡述,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到事件本身的真相,新聞卻不能帶有任何評判的思維,主觀性地評判當事人孰對孰錯,一旦出現誤判,對于當事人的影響將是不可挽回的。
3.有損媒體公信力
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是新聞媒體長期憑借優質的新聞內容以及真實準確的消息傳播逐漸贏得的,它是新聞媒體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觀眾需要從新聞媒體了解到的,是對于新聞事實客觀的呈現,而新聞如果帶有采訪的主觀消極色彩,造成新聞內容與事實有差距,將會嚴重損害媒體的公信力。新聞記者出于提高新聞的影響力的目的,在采訪過程中夾雜著主觀消極色彩,雖然能夠讓新聞內容擁有足夠的煽動性,短時間內能讓觀眾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從長遠角度看,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忽略媒體公信力,而重視蠅頭小利,觀眾一定會因為新聞內容的失實,而逐漸遠離的。
二、電視新聞記者采訪中主觀消極色彩的解決對策
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個合理的“度”,主觀色彩對于新聞內容的渲染是有著積極作用,但是主觀色彩一旦超過了應有的“度”而不受控制,將會對新聞造成不好的影響。對于新聞采訪的主觀色彩,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一方面要合理地發揮其優勢,正面作用于新聞內容;而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認識到其負面的影響,盡可能科學地把握,最終令新聞內容的傳播力有足夠的提升。
1.積極營造良好的媒體環境
要積極營造出良好的媒體環境,力圖通過外界的約束來改善新聞記者采訪工作,從而減少主觀消極色彩的出現。首先,外界應盡量減少對新聞媒體添加太多額外的壓力,讓新聞媒體在跟隨主旋律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努力提升新聞的整體質量。新聞媒體一旦背負了過重的負擔,便很難充分發揮出媒體的使命,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低質量新聞的產出頻率。其次,在不過分干涉媒體之間的良性競爭情況下,相關部門盡可能地出臺相關指導政策,以權威的角度約束新聞工作人員,不應局限于執行現有的行業規范準則,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推出更為合理的相關法規,以謀求營造良好的媒體環境。
2.積極提升觀眾的媒介素養
面對眾多新聞內容,觀眾也需要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不要盲目輕信自己所聽到的內容,拒絕“聽風便是雨”的情況發生。首先,觀眾一定要認準相對權威的媒體,來獲取新聞資訊。權威的媒體往往更重視新聞的真實客觀性,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避免對觀眾的錯誤引導。其次,觀眾也要提升自身對于新聞內容的辨識力,應學會理性地判斷新聞的真偽,不能盲目聽信媒體發布的信息,時時刻刻運用自己的合理分析,謹防帶有明顯誤導性的新聞內容左右自己的客觀判斷。再次,在充分了解新聞內容后,也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能主觀地對新聞內容過度解讀,盲目發表言論,給輿論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3.提升電視臺記者的職業操守
最后,作為奮戰在新聞行業第一線的新聞記者,也要時時刻刻通過不斷地學習鉆研,提升自身的職業操守,從根本上減少采訪中主觀消極色彩的出現。新聞記者需要充分意識到,新聞采訪中的主觀色彩,是在不影響新聞真實客觀性的前提下才能出現的。電視新聞首先要具備濃厚的人文關懷,只有站在百姓的角度,電視新聞才能有足夠的說服力。其次,電視新聞必須嚴格遵守新聞的準則,將新聞的真實客觀原則準確地輸出給觀眾。要做到這兩點,新聞記者必須擁有更為崇高的職業操守,在采訪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牢記作為新聞記者所必須要盡到的義務,那就是努力將最為真實客觀的事件真相傳播給大眾。
三、結語
每一個新聞記者都無法真正地做到完全客觀,主觀色彩會始終伴隨著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新聞采訪工作伴隨著一定的主觀色彩,會讓新聞更加地充滿人性化色彩,有助于充分體現新聞的人文關懷。但是主觀消極色彩的出現,便會讓新聞失去其本來的面貌。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新聞記者必須正視主觀消極色彩給新聞采訪帶來的不利影響,只有積極地找到方法進行解決,才能將新聞采訪工作發揮到極致,進一步發揮新聞媒體給社會帶來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盤山廣播電視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