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中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指出了新道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三農”發展將因這一新戰略,發生重大變革。
新時代,新發展。從十六屆五中全會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到十九大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改變的背后,是對鄉村發展理念的一次全新定位。
新時代,新方向。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到“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再到“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城鄉關系由外部和表層轉入內部和深層,鄉村從來不是從屬,城市也不是全部。從城鄉二元體制到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中國鄉村發展正在跨入新時代。
新藍圖,新希望。從“農村”到“鄉村”,從農業現代化轉變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意味著將有更多資源要素的融入,同時也將為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增加新動能。只有三者聚合,方為“振興”之深意。
面對這些轉變,各方聲音此起彼伏,各地探索謀篇布局,圍繞農村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一二三產業融合,以及鄉村治理體系等關鍵點,新的政策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陸續出臺,各種利好的疊加效應也將會持續釋放。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一曲鄉村振興的和美樂章正暢然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