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酉荃
摘 要:威康·福克納被西方國家譽為“現代的經典作家”,其以通俗的語言表達深刻的社會現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筆者在本文中將對福克納小說的通俗語言特征進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紹了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的意識流風格特點及其作用,進而分析了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的繁復和重復的語言特點及其作用,最后指出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的簡潔語言及對作品的作用。
關鍵詞: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語言特點
威康·福克納于194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創作的作品《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我彌留之際》等文章具有較高的閱讀價值。筆者閱讀了部分福克納的經典小說,對其通俗語言的各種特征進行了總結。
一、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的意識流風格
(一)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的意識流風格
威康·福克納小說語言的最大特點便是“意識流”,所謂的“意識流”,便是在文章中注重對人物“意識流動”狀態進行描寫,包括對人物夢境、囈語、回憶等的描寫,甚至是對一閃而過的某個念頭進行描述。可以說,意識流實際上是用一種“非理性”的思維來進行文章寫作,具有較強的“無意識”性。這種“無意識”從文章整體來說,實際上是對文章具體故事流程的一種淡化,但是這種淡化并沒有使文章情節顯得有缺漏,給讀者模糊化的感覺,給予讀者更加豐富的想象空間。
(二)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的意識流風格的作用
意識流風格增加了福克納小說的想象空間,讓讀者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去感受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從而加深了文章的深度。福克納創作的小說,多數都具有這種風格。例如,筆者讀的《喧嘩與騷動》這部小說,各種意象在小說中隨意跳動來展現昆丁的思緒。各種意向之間完全不相關,但將其聯系起來,卻顯得極其自然,這些意向的自然組合使讀者讀起來十分流暢,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昆丁當時的心理狀態。
二、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的繁復和重復的語言
(一)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繁復和重復的語言特點
“語言簡潔”常被當成是一種優點,但有時候繁復的語言也是文章所必需的。福克納小說中部分情節便運用了繁復的語言特點,可以說,繁復是文學創作的一種特色,這種語言特色通常文字比較復雜,句子也比較長,有時候會讓人讀起來感覺不合邏輯、不規范。但如果將這種語句放于整篇文章中來思考,則十分連貫,與上下文相符,同時還進行了強調,同時還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感情。所以說,繁復和重復的語言也是文章寫作所必需的。
(二)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繁復和重復的語言的作用
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也采用了大量的反復以及重復的語言,這些語言有的是加強了預期,有的是強調了作者的感情,有的是表達了主人公的情緒,無論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在作品中均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在小說《我彌留之際》中,為了將瓦達曼的內心“緊張之感”表現出來,同時將“時常處于瘋癲狀態”的這種情況體現出來。筆者在寫作中將“達爾是我哥”這句話重復了多次,讓讀者在讀小說之時,能深刻地體會主人公的心情。
三、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簡潔的語言
(一)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簡潔的語言特點
福克納小說的通俗語言中有繁復的語言和重復的語言,同時也有較多簡潔的語言,通過較多簡潔的語言來點題,尤其是在福克納短篇小說中,語言更為簡潔,甚至很多只是簡單的“白描”手法,讓讀者在閱讀時有身臨其境之感。簡潔語言同時極為干凈利落,用簡單的幾個字詞來勾勒出一種背景,展現出一種精神或者描寫出一種環境,福克納短篇小說多采用這種簡潔的語言,與繁復的語言相交互,使文章更加流暢自然。
(二)福克納小說通俗語言中簡潔的語言的作用
若運用得當,簡潔語言也能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出來,福克納便是個中高手。在小說的創作中,尤其是短篇小說中,這種“簡潔”應用的更多,例如,在《去吧,摩西》這篇短篇小說中,福克納采用白描的手法,直接說明“艾克大叔,年紀七十多快八十后,他就不再實說自己的年紀了,沒有兒子,現在是個鰥夫”。簡潔的語言讓讀者很快就了解主人公“艾薩克·麥卡斯林”的特點,為通讀全文奠定了整體的基調。
四、結語
威康·福克納作為意識流小說大家,其作品的語言特點值得我們深究。筆者在本文中對其通俗的語言特點進行了介紹,希望可以為其他讀者提供一些借鑒,能夠更好地了解威康·福克納的小說。
參考文獻:
[1]朱振武.論福克納小說創作的通俗意識[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
[2]藍仁哲.福克納小說文本的象似性——福克納語言風格辨析[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