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路
摘 要:21世紀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漸增多。英語專業學生的質量關系著國家與世界的交流是否順暢。然而,近幾年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學術失范問題愈加明顯。本文客觀具體地分析英語專業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學術失范的現狀和主要誘因,積極探索符合時代特征的英語專業大學生學術規范教育的可行途徑。
關鍵詞:畢業論文;學術失范;問題與對策
一、英語畢業論文學術失范現狀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速,要求我們對外開放的領域更廣、程度更深。因此,學習和掌握英語是對21世紀公民、對具有世界性競爭力人才的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畢業論文寫作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環節,不僅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同時還能檢測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和綜合素養。畢業論文會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工作作風和綜合素質[1]。基于此,現在各高校對畢業論文都十分重視。而且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畢業論文已成為必須檢查、重點反映的核心指標[2]。
近幾年,在中國,伴隨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英語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讓我們一方面欣喜于不斷擴大的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免擔憂英語專業學生質量下降問題。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學術失范現象的出現即可成為英語專業學生質量下降的表現。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質量不僅反映培養質量高低,也與學術和科技發展水平息息相關。高校學生作為國家培養的高級專門人才,甚至也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民族復興至關重要。
二、學術失范的原因
(一)價值觀念的多元化
學術研究要求有好的道德規范[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同時也使一部分人的功利主義及物質欲望膨脹,這些變化造成大學生思想狀態和價值定位皆模糊不清。一些學生在多元價值觀面前,缺乏分析、判斷和選擇的標準,在價值選擇上失去了方向,喪失基本的價值判斷力,既而引發了價值觀、信念及行為方式等方面的錯位和混亂。現在整個社會的功利心太重,而校園并不是封閉的,它與社會有著方方面面的聯系。市場經濟使利益成為人們一切行為的最大動力。在這種環境影響下,大學生的觀念與之前相比有了變化,某些學生奉行功利至上,做出弄虛作假的行為。因此,失范現象出現在社會各個領域。在學生身上的表現就是他們心浮氣躁,不能端正態度、靜下心來做學問,而是想方設法走捷徑,達到畢業的基本條件,盡快畢業。而這樣的情形在畢業論文上的表現就是畢業論文出現抄襲、拼湊及竄改已有學術成果的情況。
(二)網絡資源、學術期刊資源提供便利
網絡信息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阿諾爾德·J·湯因比曾說過:“技術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這種力量可以用于善惡兩個方面。”[4]某種程度上,網絡期刊改變了原有的學術活動形式,人們現在很少通過查閱期刊、圖書等紙質文字資料等老辦法進行資料查詢,網絡不僅減少了在紙質期刊占主導地位的時期的一些不便,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更加便利與順暢。網絡期刊出版后,讀者可以無限量地點擊、閱讀、下載,這對于學術研究來說可謂事半功倍[5]。可見,網絡期刊給讀者和期刊庫都帶來了巨大便利,同時也能促進科研發展和學術進步。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現在期刊數據庫被稱為學術交流的高速通道。
學術期刊與網絡結合后使得借鑒期刊論文更為方便快捷。得益于網絡的迅速發展,現在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查閱到前沿的科技成果和世界各國學者的學術論文,以供自己學習。在網絡的幫助下,學生僅需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內容。然后利用鍵盤和鼠標,下載或者復制粘貼他人論文或者研究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借助網絡寫作畢業論文耗時少、花費少,同時速度也快。而且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網絡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已經普及開來,所以借助網絡資源寫論文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畢業論文失范的一個特點。
(三)英語專業連年擴招,學生質量不一
大學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陣地,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繁榮與發展都與大學息息相關。也是因為大學的地位特殊,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大學教育。大學生的擴招,使大學教育空前繁榮,但是也使學生素質和大學生教育水平和學術質量整體下降。學生做學問一定要有嚴謹的態度,拒絕抄襲和剽竊,我們可借鑒,但要自己思考,在自己實踐和觀察的基礎上得出客觀、科學的結論,不可隨意地編撰和捏造。有些學生只考慮到巨大的學業和就業壓力,在校期間沒有為自己制訂一個系統的學習計劃,到畢業之際以一種應付的態度處理自己的畢業論文。抄襲或者拼湊而成的論文不僅僅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使論文失去了其自身的學術意義,更確切地說,論文失范問題從法律層面上說侵犯了他人知識產權,從道德層面上講畢業論文失范是個人品行和道德不端的表現。
三、英語專業畢業生學術規范教育的可行途徑
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失范問題,對于學校來說破壞了學校學風、敗壞了學校風氣,因此,高校必須采取可行措施遏制畢業論文失范問題再發生。
第一,加強學術道德規范教育,培育大學學術精神。首先,高校要大力宣傳學術道德。加強學生思想建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學術道德標準。在制訂培養計劃時亦可增加相關的學術道德課程,這樣的方式既直接,又能使學生重視學術道德問題[6]。第二,注重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校內形成優良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堅持學風是高校良好氛圍的核心,教風是高校良好氛圍的基礎,而校風能綜合反映出學風和教風,三者互促互進、相輔相成。第三,加強誠信教育。誠信為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學術誠信是大學生的基本道德規范,想在學術領域有取得成績,必須要誠信。
第二,在高校,公平、科學、規范的學術評價和考核體系必不可少,高校須做到標準明確、評價客觀、獎懲結合,確保學術道德雖然是個人主觀行為,亦有其客觀評價體系。同時也要加強制度建設,對學術道德進行約束和規范,形成學術評價和考核有效機制,并保證其制度化、法律化。抵制畢業論文失范問題,不僅僅要靠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也離不開制度規范。堅持兩手抓、內外治的方針,從思想和制度兩方面著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形成有效機制,使學術懲處機制制度化、法律化[7]。。
第三,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術和創新能力。在課程安排上,向講授研究方法和理論方面傾斜,讓學生從中學會些基礎的學術研究與創新方法。同時,學校可設置相關論文撰寫課程,指導學生如何制訂方案、怎樣介紹研究目的及意義、使用什么研究方法等,這樣學生不僅能切實掌握論文寫作的各項技巧,還能使自身學術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重視提高學生在信息檢索方面的能力。要想對自己的專業有全面認識,學生就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和文獻,在閱讀書籍或者文獻的過程中汲取自己所需知識,并分析整理這些信息,這樣才能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認識。同時學校還可開設信息檢索課程,讓大學生有查閱文獻的意識。
四、結論
畢業生學術失范行為嚴重敗壞了學風及文風,損害了學術聲譽,危害了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教育是極其嚴肅的偉大事業,通過教育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當歷史留下來的東西在那些成熟而應負起責任的人心中開始粉碎的時候便是教育的衰落之時[8]。
國家培養的大學生定位是高級人才,是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的后備力量。畢業生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人才發展,也關系到國家未來的建設。英語專業的畢業生質量的高低更會影響到國際交往。具備良好的品德、高尚的道德,是人對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前提。所以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的學業,更要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質。因為畢業生論文失范問題不僅僅影響學生的學術水平,某種程度上也對我國學術和經濟發展水平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程華東.關于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一點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3):77-79.
[2]蔣亦華.我國本科畢業論文制度的闡釋與建構[J].現代大學教育,2009(2):101.
[3]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現代大學的社會責任[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湯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M].荀春生,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
[5]孫姝凱.期刊網絡出版對學術進步的影響[J].現代情報,2005(12):142-144.
[6]王學風.論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47.
[7]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EB/OL].(2009-03-21)[2017-11-05].http://www.gov.cn/gzdt/2009-03/21/content_1264527.htm.
[8]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北京:三聯書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