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素英
摘 要:生命化課堂的基本特征是師生雙方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生命,正視師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通過教和學達到教學相長;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相互融合,凸顯互聯網+教育特色;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教師教學熱情,營造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生命化課堂不是花架子,而是可以落到實處的,而且一定要成為常態課來使用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本文結合案例淺談如何實施“生命化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生命化;平等;個性差異;信息技術
所謂生命化課堂,一方面通過課堂讓師生認識生命的內在意義,形成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加倍的珍惜和熱愛生命,另一方面通過充分尊重和發揮師生生命之間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發揮主體與主導角色作用,有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營造活力無限的課堂氛圍,發揮每個生命在課堂中的活力,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讓課堂成為師生生命成長的樂園、生命放飛的舞臺、生命流淌的小溪?;仡欁约旱纳n堂探索之路,我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思自己是如何構建“生命化數學課堂”,來實施課堂教學的。
一、基于平等和共享,營造生命化的課堂關系
生命化課堂把師生看作是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體,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生命,充分認識到每個生命的價值、平等和尊嚴,在課堂教學和學習中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使整個課堂呈現關系和諧、氣氛活躍、生機盎然。教師要充分發揮人格魅力,用心靈感受學生、人格感染學生,要把每個學生的快樂與憂愁放在我們心里,將它成為生命成長的一部分。
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我讓學生分組做實驗:在空圓錐里裝沙子,然后倒入空圓柱中,看看幾次可以裝滿。各小組分頭操作,之后交流圓柱和圓錐 之間的關系。結果答案層出不窮:有的學生說:“我們將空圓錐里裝滿沙子,然后倒入空圓柱中,三次正好裝滿,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庇械膶W生說:“我們認為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四分之一?!边€有的說:“我們不到三次就將圓柱裝滿了。”我說:“答案怎么會各不相同呢?老師也來做一做,你們可要仔 細觀察啊?!庇谑俏覍⒖請A錐里裝滿沙子,倒入空圓柱中,一次,兩次。兩次正好裝滿?!皥A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難道是書上的結論有 錯誤?”學生議論紛紛起來……我又不失時機地問:“你們說怎么辦?”一位學生說:“老師你的圓柱太大了。我推薦你用這個空圓柱。”結果三次正好倒滿。學 生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錯誤,故意用了一個大圓柱。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這個案例吸引人之處是課堂中師生互相尊重、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教師首先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角度,允許學生犯錯,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甚至發生爭論,進而引發探究。善待學生的思維方式,正是這種生命化的包容、點化,學生才能自由地伸展思維的翅膀。
二、立足生活和經驗,建構生命化的數學內容
數學教學內容作為學習的載體,應當涌動濃濃的生命氣息,鮮活、明亮、打動人心。生命化的數學學習內容,決不是等同于現成的教材內容,而是要在學生生活現實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實現數學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數學。這樣的學習內容,走進了學生的生活視界,甚至走進了學生的心靈,迎合了學生的期待,激活他們的興趣和經驗,引領學生完成具有真正意義的“學習自主建構”。
三、尊重個性差異,培植生命化的學習方式
我們面對的是多樣世界,多方差異是現實問題,每一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的特性,有著自己的主宰、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教師要正視每一位學生的行為、思想和觀點,用發散思維的觀點去理解、支持和引導學生,鼓勵他們用發散思維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養成為自己行動承擔責任的意識。
例如,在《指數函數》一課中,為了讓學生記住指數函數的圖像,我讓學生用身體語言或其他方式(可以離開座位)表示指數函數的圖像。有的學生用兩手向上交叉擺出了姿勢,并取名叫“奧特曼”式;有學生說指數函數的圖像像一個“義”字,這個提議得到很多學生的認同;還有人說,好多支曲線又像一束花的造型……此時學生們的思維就像馬兒在草原上無拘無束的馳騁,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將指數函數的圖像銘記于心。
在這樣的教學里,學生利用發散思維,給出各式各樣的答案,教師并不隨意作出定性評價,而是一一展示出來,再對學生加以指導。在這樣的教學里,學生有直觀的動手操作,有合作,也有自主探究,個性化的思維一一閃現,這就是生命在思考、完善、尋求優化的過程。
四、利用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相互融合,提升生命化的學習效果
傳統課堂主要特征是教師的主動講授和學生的被動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往往過于死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和尊重。而遠程協作、實時互動、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與學的全面互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
現列舉基于IPAD的“智慧課堂”信息化教學設計:課前準備。利用智慧課堂軟件在線備課功能,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分析學習數據,確定本課程總體目標并準備相關素材資料;制作活動單。教師對本堂課的上課流程進行明細規劃,并據此制作包含多個思考、回答、討論、練習等欄目的活動單;課堂講解。教師以活動單為教學主線,同時配合電子課本或演示文稿進行課程講解,在上課過程中,利用智慧課堂軟件課堂講解功能呢,經常使用筆記、批注、屏幕廣播、視頻廣播、下發文件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傳遞信息;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過程匯總,利用智慧課堂軟件數據分析與判斷功能,靈活穿插使用截圖提問、手寫答題、搶答、教師評價、學生互動等功能,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回答。系統通過預設答案自動判斷對錯并及時給出反饋,有利于現場討論并糾正錯誤,使課堂氛圍更活躍;課堂討論。通過設置課堂小組討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同時教師可全程觀察并參與每個小組的討論過程,引導學生正確探討方向并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價;評測練習。課堂教學結束后,通過評測練習對學生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測,評測方式靈活多樣,既可以從試題庫選取標準試題進行檢測,也可直接使用課前準備的掃描試卷進行檢測;評價記錄。系統根據預置答案自動對本試卷進行評判,評測結果與本節課學生的表現數據均被記錄,通過數據積累可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長期跟蹤;課后學習。教師對課堂數據進行最終評價后,將其反饋給學生,學生據此進行鞏固訓練。同時學生也可以對已形成的歷史數據進行查閱,并作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
將傳統課堂教學到在線開放課程轉變、從知識導向到能力創新導向轉變、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轉變、從黑板粉筆到基于大數據采集、智能分析的個性化教學系統轉變等,使信息化理念下的翻轉課堂、個性化教學逐步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以更高效便捷方式傳遞知識、培育品德。
生命化課堂流淌著人性,只有當我們深情投入,學生才能以情悟情、以神會神、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與感染。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學都必須要追問考慮的。因此,作為數學老師,要在把握新課程精髓的前提下,努力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教師課程理解的生存論意蘊——哲學解釋學的視角[J].王明,姜琪瑞.現代教育管理.2012(09).
[2]論生命化教育的要義[J].馮建軍.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05).
[3]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葉瀾.教育研究.1997(09).
[4]西北連片特困地區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以甘肅H縣為例[J].杜軍.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6(03).
[5]生命化課堂構建策略初探[J].李方燕.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01).
[6]離子鍵教學的實踐與感悟[J].白紅紅.學園.2015(11).
[7]物理與人文并重的生命化課堂建構策略[J].吳磊峰.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