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天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開始重視教育事業,教育這個問題要從小抓起,所以就涉及到小學語文,在有些教學中,經常出現很多弊端,如老師不相信學生的能動意識,不給學生自主學習空間。這些都與國家教育局的基本要求相違背。上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有更好的發展,因此而言,我們教師的首要目標就是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而不是整個課堂圍著老師轉,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一、老師應該長帶微笑,對學生耐心
常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但是能奏效的卻少之又少,陶行知說,教育是人們心心相印的過程,只有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里去,所以如果想教育好小學生,就必須親切和藹的教學,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發育不完全,很容易出現各種性格問題,如果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很容易造成小學教育的失敗,語文是一種感應學科,小學語文的教育相對于其他學科的教育更加困難,所需要付出的耐心也會比其他的學科多,因此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教語文的老師一定要言傳身教,作為小學生的榜樣,語文是一個人文化素質的重要指標,關系到社會交往的方方面面,老師在和學生交往時,要做到言語得當,在和藹的氛圍中教會小學生所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都說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對于小學生健康發展的語文素質教育尤為重要,在保證嚴肅有威懾力的前提下,還要保持必要的和藹可親,因為這樣才能使小學生更加快樂的接收知識,對于專業小學語文的教育方法對于廣大小學語文老師來說特別值得重視,小學生是全體學生中最難教育的群體,因為隨著社會的發現,家長對于小孩子的寵愛日益加重,因此也對學校的小學教師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心性不穩定,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就要求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去細心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身上的魅力去吸引小學生,使他們跟上老師的節奏,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
在給小學生講解語文知識的時候,要時常面帶微笑,讓小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在給大家講解語文知識的時候,一定要耐心準確的把知識點講出來,因為語文和其他學科不同,一個單詞可能有多重意思,一句話用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會產生大量的不同的意思,這些細節都要給小學生一一講解清楚,不能讓他們把問題留在心里。
小學一般有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數學和英語有標準答案,可以拿滿分,但語文拿滿分就不是這么容易了,因為語文的知識太靈活,老師要把耐心的引導學生,或者讓他們自己討論,直到找到解答這種問題的最佳答案。老師在學生聽不懂的時候也應該耐心的演示給學生,運用實際情景或者模擬一些發生的現象,不厭其煩的給小學生演示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的給予表揚和鼓勵
在我國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發展,在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學中,出現了大量的不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封建學習方法,雖然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通過死記硬背掌握了不少課本上的知識,可是當用起來的時候就不會活學活用了,尤其是像語文這種靈活的學科,新型的學習方法對于這些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的提高尤為重要。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我們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例如舉行一個知識競賽,小學生都有一種要強的心理,肯定會積極的參加,這樣在游戲的過程中就可以讓他們掌握課本上所要學到的知識,對于小學生做的好人好事,一定要給予肯定并且表揚,這樣會促使小學生越來越喜歡做這些事情,在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道德節操,這也是文學素養中的一種,在平時要多做一些小組形式的團結協作項目,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在學習過程中,要給小學生一定量的放松時間,因為小學生的定力不強,如果強行讓他們長時間的學習,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情況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愛上語言,愛上語文,通過鼓勵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老師的方法得當,小學生一定會愿意去學習這些新鮮的知識,所以對于老師,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指導孩子去正確的都學習,愛上學習,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語言是至關重要的一種,只有學好了語文,才更有能力把中華文化的瑰寶繼承下來,并且在社會活動中靈活運用,當小學生能熟練的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去交流時,他們就會感到語文是一件多么美妙的學科,因此老師要多進行社會交流方面的情景對話。
還有一點,就是讓孩子們保持精神愉悅,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有更高的學習效率,要和小孩們打成一片,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以及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語文不像數學或者英語這樣的學科,小學數學和小學英語成績的提高非常明顯,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但是對于小學語文就不一樣了,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成績提高的不會很明顯,只能一點一點的積累,到考試或者實際考核的時候厚積薄發,才能考出好成績。
三、給學生創造獨立思考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由支配
獨立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只有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才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有句話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小學生有興趣了,之后的學習才會一路暢通,所以老師要給孩子獨立的思考時間,要耐心引導,不能遇到問題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只有自己獨立思考了,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養成不依賴答案的習慣,語文是一個靈活的學科,有時候的答案也是靈活多變的,要引導小學生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和考慮問題的方式,語文也是一門社會學科,學好了語文,就能在社會交往中游刃有余,學生每節課都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以方便他們的獨立思考,作為老師,一個優秀的教學方法比滿腦子的文化知識更加重要,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是一個智力的考驗,更是一個智商和情商的綜合體現,所以對小學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保持一顆童心,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
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小學生愛上語文的學習,把獨立思考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在學生自由支配時間的同時,老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使他們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率,可以利用鼓勵機制,例如哪個小學生利用時間的效率高,就對他進行表揚,如果哪個小學生在獨立學習時有特別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要引用過來,把它用到全體小學生身上,然后再根據各個小學生本身情況的不同,把方法的細節稍微進行改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輕松、無壓力的教學氛圍,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學生來激發其的學習積極性,并指導學生找適當的學習方法,有了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孩子們身心愉悅,自然愿意去學習,老師要指導學生設立自己的理想,并努力學習去實現它,這樣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洛倩.創造良好的英語氛圍,提高學習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2).
[2]顏移秧.職專思想政治課新課導入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6).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