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
摘 要 哲學是關于思維規律的科學,是關于如何正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科學。哲學是古今中外智慧的結晶,哲學是智慧學、聰明學。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哲學理論 工作體會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學哲學,目的在于應用。毛澤東主席曾告誡我們:不要“抽象地無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不要“為了單純地學理論而去學理論。”我們學哲學,就是要從中找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簡單一句話,就是學以致用。在革命時期,用哲學來指導革命,指導戰爭。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從哲學高度總結戰爭規律,指導革命戰爭的典范;在建設時期,用哲學指導建設,指導科研、教育,指導生產、生活,指導人們的活動行為,指導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應用哲學指導社會主義建設,解決社會主義條件下各種矛盾的典范!是我們學哲學,用哲學的榜樣!
社會生活中,處處有哲學,事事有哲學。哲學的科研成果極其廣泛、豐富多彩。在實際工作中我深深地認識到: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論的精髓;一分為二,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科學發展觀,是辯證唯物史觀的基石。
1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論的精髓
實事求是,毛澤東主席有過精辟的闡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實踐是第一位的。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去了解客觀實際,把握客觀規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實踐出真知。我們學習了理論,不實踐的話,對我們來說,仍然是空泛的、抽象的,通過實踐才能轉變成為自己的知識、智能。
實踐深化認識,實踐獲取感性認識,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要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也就是說,通過思考作用,把握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當我們把握了客觀規律性,我們就應用來指導我們的行動,以達到我們預想的目的。在實踐中又進一步檢驗我們的認識,檢驗我們認識的真理的正確性、完全性。
實踐創卓越。我們在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難題,在哲學高度上,充分發揮我們的創造性思維,解決這些矛盾、難題,充分發揮自主創新精神,我們就會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實踐發展真理。實踐是一個過程。實踐發現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每一循環,都升華了一步,我們在實踐中改造客觀世界,也同時在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世界在發展,我們的認識也在與時俱進。
當我們掌握了上述基本原理,我們就會自覺地求真務實,深入實際,深入到群眾中去,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
2一分為二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
一分為二,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體。“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分為二,通俗、形象、科學地描述了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法則,對立統一法則。
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這個規律,不論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們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存在著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聯系而又互相排斥、互相斗爭,由此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事物的矛盾存在于一切過程中,貫穿于一切過程的始終。
必須重視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個統一體互相依存的對立的兩個方面,總有一個是主要的,一個是次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矛盾的性質。我們只有認清了矛盾的性質,才能科學地處理矛盾。
我們必須確立內因起決定作用的觀點。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任何事物,包括階級、階級斗爭,都有其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其動因是事物內在的兩個互相依存的對立面,矛盾斗爭的結果。當然,一事物與他事物是互相聯系著的,外因也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內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在復雜的事物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我們從總體上、從聯系上去考察問題時,會發現眾多矛盾,我們要善于從中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問題迎刃而解。然而我們也不要忽略了次要矛盾,要學會彈鋼琴。
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任何事物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這就是世界上諸種事物所以有千差萬別的內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據。我們認識的過程,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循環往復,我們的認識不斷深化。所以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只有認真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確定矛盾的性質,才能科學地解決矛盾。我們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必須從總體上,從聯系上,研究方方面面的矛盾,研究矛盾的方方面面;還必須從發展過程中去研究方方面面的矛盾,研究矛盾的方方面面,因為矛盾在不同階段會呈現不同的狀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時,還必須弄清楚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辯證統一關系。我們懂得了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才是真正懂得了唯物辯證法。
我們還必須懂得事物的運動發展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且,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出現,由此推動事物不斷發展。在事物發展過程中,還會發生曲折、倒退,但這只是暫時現象,總的趨勢是發展的。事物的發展總是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每一循環,就進到了較高一級的程度。
3科學發展觀是辯證唯物史觀的基石
科學發展觀,是辯證唯物史觀的基石。科學發展觀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是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結晶,是改革開放年代集體智慧的結晶。endprint
科學發展觀,指引我們科學地處理好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關系,把當前建設與長遠建設有機統一起來。科學地認清咱們現在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咱們的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自覺地科學地處理好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自覺地科學地抓好主要矛盾,從總體上、聯系上、全面地、發展地調節好其他方方面面的矛盾和矛盾的方方面面。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繁榮富強、文明、和諧的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抓主要矛盾,要著重抓好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抓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人是最活躍的決定性的生產力。人民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以人為本,最根本的就是以人民為本。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維護人的權益,教育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人才,切實提高人的素質、能力。充分激發人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的民族精神之一就是勤奮。勤奮出智慧,我們的人民有潛在的自主創新能力。民間有很多有價值的高新科技項目,沒有得到支持而束之高閣。我們應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支持。科研機構、大學、公司應形成科研的分工協作、梯次高速網絡系統,科研力爭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我們應走土洋結合的科研之路,充分發揮自主創新精神。
(3)管理也是生產力。我們要實行科學管理,嚴格管理,滲透到方方面面去,提高凝聚力,激發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自主創新效果。
4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這是實施堅強領導的可靠保證。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大的公。應堅持立黨為公的原則,從哲學高度自覺地科學地處理好英雄與群眾、個人與集體、上級與下級、管理與被管理、權與法等各種關系。
生產力、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求真務實,這三條基本原則,應作為處理上述各種關系的基本準則,作為統一全黨、全民認識的基本準則,作為檢查各級領導實踐行為、考核干部的基本準則。
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科學發展觀,三者是有機統一體。實踐與認識,唯物論與辯證法,是辯證統一體。唯物史觀,就是應用辯證唯物主義,應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處理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發展。
5結語
我們要從總體上,從聯系上全面地發展地去學習、運用哲學原理,這樣我們就會自覺地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榮辱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就會自覺地把自己鍛煉成為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人才,就會自覺地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就會使自己的思維方式科學化,頭腦智慧化,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作出更有益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