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摘 要 體育表演專業是近幾年我國多所體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結合當前社會和市場對體育發展社會化、多元化的需求而增設的一門新專業。自其開設以來,以其濃厚的藝術審美情趣和獨特的人文價值,滿足著學生對美的心理需要。體育表演現已成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研究旨在了解體育表演專業發展狀況,為高校體育表演專業課程的開設提供借鑒和幫助,為高校體育表演專業的發展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高校 體育表演 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2000年天津體育學院首獲教育部批準,設立了舞蹈學專業。至今,國內開設體育表演專業的高校已超過40所,安徽省5所。現如今高等院校體育表演專業發展迅速,體育表演專業學生應具備具的專業知識、表演技藝以及學生自己的專業定位等是這些高等院校所面對的現實問題。因此,研究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表演專業發展現狀,對于我國高等院校順應社會發展和貫徹當前教育體制措施以及高校體育教育改革,適應新世紀對體育人才的高層次培養需要,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安徽省開設體育表演專業的5所普通高校(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大學、安慶師范大學和巢湖學院)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邏輯分析法。查閱了黃燕學者的《淺析體育舞蹈對高校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影響》和韓軍波學者的《體育舞蹈在高校推廣的意義》等相關資料。
2結果與分析
2.1體育表演專業的概況
體育表演是體育與藝術相結合,以人體姿態、表情、造型和動作過程為主要表現手段,以體育內容為表演素材,融體育、音樂、舞蹈及表演藝術于一體,為促進人體健康、體現體育情感、展示體育精神及反映體育生活而專門組織的有計劃的體育文化藝術形式,具有運動競賽、健身、娛樂等多項功能,是一門表演性、觀賞性較強的新興專業。
2.2體育表演專業開設的作用
2.2.1個人
舞蹈可以提升自身的氣質,適當的認真的按要求練一些基本功可以重新塑造身體的線條。同時跳舞也能鍛煉身體,增強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能力,尤其是拉丁舞,有利于身心健康,修身養性。學習健美操,可以塑造一個人的精氣神,使人看起來更有活力和朝氣,提升個人的內在修為和精神境界,競技體操則增加了個人的滿足感和征服欲,完善個人的思想。
2.2.2學校
學校開設體育表演專業,組織體育舞蹈和健美操比賽,可以促進各大體育院校之間學習交流,讓學生開闊了眼界,提升自己的技能。
2.2.3社區
體育舞蹈與健美操的推廣對樹立社區的形象,社區人文的發展,社區人們的幸福指數,以及社區的團結和友善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并且體育舞蹈作為一種交流方式也在促進人們的感情,同時又有鍛煉的價值,使得社區建設豐富多彩。
2.2.4社會
加強整個社會主義社會的積極向上的同心力,提高和陶冶人們的精神思想,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提倡一種積極努力的思想,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2.3課程設置情況
(1)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體育表演藝術理論基礎,熟悉表演學理論和體育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當代體育表演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從事體育表演與形象塑造的設計、組織及體育表演藝術編導的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掌握體育表演藝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力并具有扎實的實踐運用能力,能夠從事大型國際體育比賽的組織、體育表演的創編和高等院校的教學、訓練和研究等工作。
(3)主要課程:表演基礎理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欣賞、美術史、外國音樂欣賞、音樂基礎理論、體育藝術美學、健美操、藝術體操、體育舞蹈、團體操、身體塑形、表演技巧和形體舞蹈等。
2.4師資力量情況
以安徽師范大學為例,目前共有4名專業的體育舞蹈教師,從事體育舞蹈專業教學的教師3名都是副教授級別以上,教學經驗豐富。從事健美操的教師共有4名,1名教授和1名副教授,還有兩名均是國家隊出身。但是對于公共系的體育表演專業開展還是很緩慢甚至沒有。對于其他院校也是同樣的情況,體育舞蹈專業的開設與師資力量的跟進還是不夠的,而健美操的情況相對而言好一點。
2.5教學硬件設備
目前安徽省內的高校,專門的體育舞蹈場館不多,場館的開設與參與的學生數量不相配,且管理方面存在不規范、不科學、不專業,導致體育舞蹈沒有像健美操那樣被人所了解。有的學校為了節約成本把體育舞蹈館和健美操館合二為一,這樣也制約了這兩個專業的發展。
3結論
體育舞蹈和健美操的深入開展,讓健康和運動的理念深入人們的內心,并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為自己健康強健的體魄、幸福積極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體育表演專業需要學生具備更為綜合的素質、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表演技藝,為此,我們在表演專業中探討學生的藝術素質和正確定位體育表演專業的發展方向是適應社會發展、培養專門性表演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黃燕.淺析體育舞蹈對高校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 (02):292.
[2] 韓軍波.體育舞蹈在高校推廣的意義[J].中國水運,2006(04):224-225.
[3] 汪艷秋.學校舞蹈教育的性質與作用[J].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1).
[4] 王利紅.體育舞蹈的社會價值[J].科技信息(哲社版),2010(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