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平
摘 要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品牌越來越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提升經濟實力的重要力量。山東經濟要實現率先發展,就必須走創新發展道路,通過創新促進品牌壯大,從而帶動山東經濟整體發展。
關鍵詞 創新戰略 山東品牌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1實施對外開放創新戰略
(1)實施“走出去”戰略。“走出去”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是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選擇。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提高走出去水平,加強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實現對外承包工程產業化、對外勞務合作規范化、對外投資多元化。支持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采取戰略投資、 跨國并購、 聯合開發等方式,參與國際資源合作,建立境外資源開發供應基地。支持有技術、有品牌和市場優勢的企業到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調整出口貿易結構,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支持企業擴大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出口,鼓勵發展高端加工貿易,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日韓歐美高端市場,積極拓展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
(3)優化政府服務功能,為創新品牌戰略創造良好生態環境。要創新招商引資的方式和運作模式,以產業轉型發展規劃招商。堅持集群化、高新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抓好主導產業、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進行定向招商、重點招商。
2實施機制創新戰略
(1)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構建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創新海陸統籌管理模式,探索開展海洋綜合管理試點,推行海上綜合執法,加強海上執法、海洋維權能力建設。合理調整青島、煙臺、濰坊、威海等重點城市行政區劃,規劃建設青島西海岸、濰坊濱海、威海南海等海洋經濟新區。擴大縣(市)經濟管理權限,完善省財政直管縣體制,進一步激活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賦予經濟強鎮部分縣級經濟管理權限。
(2)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各類優勢企業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著力培育一批以海洋產業為主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完善政策,優化環境,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海陸基礎設施建設、公用事業等領域。在擴大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時,對煙臺、濰坊等區內符合條件的城市予以優先考慮。健全完善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引進現代交易制度和流通方式,積極發展海洋商品的現貨競價交易和現貨遠期交易。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3)創新投融資機制。增強政府投資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引導各類資金投向海洋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市場化運作,設立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藍色經濟區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國內外金融企業在山東半島設立分支機構。合理規劃布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給予一定政策扶持,健全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制度。支持高新區進入全國“新三板”試點,打造非上市高科技企業資本運作平臺。
3實施高端產業帶動戰略
產業轉型必須通過高端產業帶動。借鑒沿海一些發達地區紛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結合半島經濟發展的特點,積極謀劃發展新興產業,以加快形成現代新興產業體系,提高經濟創新的持續競爭力。
(1)提升園區載體功能。提高園區管理和建設水平,重點鼓勵產業基礎好、發展優勢突出的園區拓展發展空間,強化創新功能,提高產業承載和集聚能力,形成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各有側重、相互配套的發展格局。支持規劃區內各類產業園區深入挖潛,優化調整結構,推行園中園和一區多園模式,建設特色經濟園,園內企業符合規定的,可以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2)堅持高端產業帶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要遵循特定產業的演進規律。既要遵循海洋產業結構發展的演變規律,又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力,突破傳統的技術擴散線路和產業傳遞路徑,突出半島特色,提升傳統海洋產業,培育海洋新興產業,提高先進技術對海洋產業的滲透能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競爭力的優勢高端產業;盡快開發和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競爭力、有較強輻射力的優勢產業;要根據國家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的規劃,突出打造戰略性產業,以先進的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為主,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民生消費產業特色化。
4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以項目建設為帶動,加快構筑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產業優良、環境良好、帶動能力較強的半島經濟體系。充分利用好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高標準選擇進入的產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產業帶動強的大項目、研發服務及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著力打造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聚集區,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基地,不斷提高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盡快使服務業成為半島的主導產業。
通過明確高端產業的發展方向,優先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發展生態綠色產業。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基礎、高端產業為主導,流通服務、基礎設施、環境及人力資源四大體系為支撐的產業經濟體系。按照產業發展規劃,面向國內外引進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通過聯合重組、開放引進等方式,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加快引進和培育輻射帶動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通過大企業集團帶動一批行業的優勢骨干企業和相關配套產業快速發展,通過扶優扶強,拉長產業鏈,形成規模度大、關聯度高、互補性好、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的規模和效益。積極引進上下游相關的配套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藍色產業集群式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