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 要 三維打印,亦稱為增材制造或3D打印技術,它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本文針對目前桌面級3D打印機一般只支持單噴頭打印的問題,通過增加噴頭和擴展模塊來滿足多色打印的要求,實現了混色打印的設計目標。
關鍵詞 增材制造 3D打印 雙色打印
中圖分類號:TP334.8 文獻標識碼:A
3D打印是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稱為“將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數字化制造技術,可以打印出飛機、賽車、手槍、巧克力、人體器官等等,這早已不是新鮮事,而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成熟,這種高端的打印技術已逐漸走入國內百姓生活,目前3D打印還屬于新興行業,內市場3D打印應用在廣告促銷、婚慶、個性化定制的消費需求已遠遠大于市場供給,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已相繼建立了3D打印產業鏈,根據調研基本在半年內可以實現盈利。
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固體塑料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3D藍圖變成實物。
1原理
3D打印技術實際上是一系列快速原型成型技術的統稱,其基本原理都是疊層制造,由快速原型機在X-Y平面內通過掃描形式形成工件的截面形狀,而在Z坐標間斷地作層面厚度的位移,最終形成三維制件。目前市場上的快速成型技術分為3DP技術、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SLA立體平版印刷技術、SLS選區激光燒結、DLP激光成型技術和UV紫外線成型技術等。本文針對目前桌面級3D打印機普遍支持單色打印的問題,在FDM并聯臂單色3D打印機的基礎上,通過改進噴頭結構和增加擴展模塊,實現了無需更換耗材,一次成型的雙色3D打印方案。
2系統設計
2.1機械結構
首先模仿3D打印機左側的擠出機構,在右側安裝一套擠出機(圖1.1)
然后組裝雙噴頭模塊,并使用高溫膠帶包裹噴頭,使用剝線鉗、CH2.5壓線鉗對散熱風扇的端子進行壓接,用電烙鐵焊接接線部位,并套上熱縮管絕緣(圖1.2)
2.2電氣部分
打開頂蓋,在控制主板的擴展模塊插入第二個噴頭模塊,本設計使用開源3D打印機控制板STB Electronics(圖1.3)
3調試試驗
重新手動調平,并調整DELTA半徑為合適的值,取消調平補償,在程序固件中配置雙噴頭參數(圖1.4)
打印測試模型驗證,改造成功(圖1.5)
本文通過改進FDM單色桌面級3D打印機噴頭結構,增設擴展模塊,實現了多色3D打印,同時對前期建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也為后期進行三色或三色以上擠出噴頭的設計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沈冰夏,FDM型混色3D打印機的設計[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2016(10):60-63.
[2] 趙吉斌,蒙昊等.基于FMD的并聯臂的單噴頭雙色3D打印機的研究與設計[J].科技視界,2016(1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