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了解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與心理資本現狀,研究職業認同感與心理資本相關性。方法 采用職業認同量表、積極心理資本量表對300名新進實習護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得分57.96±9.68,心理資本得分123.52±15.33。心理資本生命意義感與高職護生職業職業認同感呈正相關(P<0.01),其中樂觀與自我效能感能夠正向預測心理資本。 結論 加強高職護生心理資本,可提高其職業認同感,從而穩定護理團隊。
關鍵詞:高職護生 職業認同感 心理資本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01
當今社會,百姓的人均收入逐步提升,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與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以我國已逐步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高血壓、心臟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護理服務范疇也逐步從醫院向家庭與社區延伸。因此,不斷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高層次護理??迫瞬牛航洺蔀槲覈o理事業發展的要重點關注的話題。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全國護理類高職院校大范圍擴大招生,短短幾年內高職護生的人數迅速上升,臨床護士中高職護生己成為中間力量。但研究表明,目前高職護理教育體系仍有待近一步提升。在學校及臨床實習中,教育者及管理者更多的注重高職護生基礎護理技術的培養,缺忽視高職護生的職業認同感的培養,從而影響高職護生對自我價值感的肯定,降低了其對自身職業價值的肯定,使其對護理專業思想不穩定,最終導致護士較高的離職率。職業認同感是指高職護生對即將要從事護士的事業與目前自身學生身份的感知與體驗。職業認同感對護生的實習表現、臨床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現實意義。良好的職業價值觀能夠指導護理人員的思維與認知,是護理人員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前提。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一種積極心理特征]。其具體表現在面對充滿挑戰性的工作時,有自信并能付諸必要的行動來獲得成就;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現存與將來的成功;對目標鍥而不舍,為取得成功在必要時能調整實現目標的途徑;當身處窘境或被問題牽絆時,能夠堅持不懈,迅速復原并超越自我,從而達到理想的目標與成就。良好的心理資本對增強個體工作態度及減少崗位離職率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次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與心理資本兩個變量之間的關聯,以期為高等職業院校及臨床基地對實習護生的培養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樣法,于2018年4月-8月,選取安陽市某三級甲等醫院新進300名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學生自愿參與調查。
2.研究工具
2.1職業認同量表:該量表是由郝玉芳編制,用于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測評。量表共4個維度,17個條目。量表采用Likert5級計分方式,分數越高,表示護生對職業認同感越高;反之,職業認同感越低。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27,效度為0.894。
2.2積極心理資本量表:該量表是由張闊編制,其中包括樂觀、韌性、自我效能、希望四個維度,共26個條目,采用Likert7計分方法。得分越高,說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該問卷信效度良好,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8。
3.研究方法
由調查者向實習高職護生解釋本次試驗的意義及量表填寫方法,以匿名方式進行調研。研究者親自發放調查問卷,統一組織指導高職護生單獨完成問卷的填寫并現場收回。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310份,最終收回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為96.7%。
4.統計學方法
采用雙人數據錄入法,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及多元線性回歸,檢驗水準α=0.05。
二、結果
1.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與心理資本得分
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得分為57.96±9.68,心理資本得分為123.52±15.33。
2.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
3.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回歸分析
三、討論
1.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有待提高
職業認同感是護理工作者在臨床工作中重要的心理前提,是護理人發展的
內心積極因素,護士職業認同是護士對護理職業的自我肯定與認同,代表著護士對于護理專業所持的看法與內心情感。如今,全世界護士緊缺、離職率高及職業認同感缺失等問題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本次研究結果得到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得分率為68.19%,處于中等水平。調查發現,高職護生的社會說服維度得分最高,留職獲益與離職風險維度得分最少。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因素在于高職護生在學校期間接受到護理教育與熏陶,使高職護生對護理職業有著較高的期望;此外,社會對護士高度評價以及尊重對護生自身職業認同感的評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實上,高職護生入學時志愿選擇護理專業的僅為10.4%。在到了實際臨床實習中,護生發現臨床護理工作與自己的期望有所不同,工作壓力大、不被醫生、護生以及患者重視等問題,從而導致高職護生在實際實習過程中遭受困境,造成高職護生崗位獲益感降低。因此,學校與實習基地應該加強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教育,護理教育者以及管理者應真正意識到護士職業認同感的重要性,并制訂有針對性的指導措施,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提供職業交流平臺、采取職業行為督導等來提高高職護生從業自信,從而促進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的提升。
2.提高高職護生心理資本有利于提升其職業認同感
心理資本是個體在生長與進步進程所中呈現出來,其對機體的整體發展具有促進影響,能夠提升個體有效解決成長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與挑戰的一種積極心理力量。本次研究證實高職護生的心理資本及其各個維度與職業認同感均呈正相關(P<0.001),其中樂觀與自我效能感是職業認同感進入到回歸方程中,樂觀與自我效可分別解釋職業認同感的23.0%及21.5%。這也很好的證實了心理資本對個體工作的滿意度及幸福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這種積極心理狀態可幫助個體緩解受到的打擊,從而增強自身對工作的認同。諸多高職護生選擇護理專業是迫于就業形勢與競爭壓力的嚴峻,學生本身對護理專業并非真心持有喜歡的態度。積極心理學認為,個體內心存在著消極與積極兩股能量。積極力量得到培育與增長,消極方面才能夠被消滅或限制。本次研究發現高職護生的心理資本與其職業認同感呈正相關。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應更多關注高職護生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及其積極作用,從心理資本角度通過引導與激發高職護生對本專業價值的重新認識、調動護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護生的專業情感等舉措來促使護生對護理專業認知的轉變,從而提高高職護生的職業希望值。此外,承擔護理教育主體的學校以及接受護生臨床實習的實習基地通過持續有效的開發與管理實習護生的積極心理資本,注重高職護生專業情感的培養,調動高職護生的學習欲望,并培養護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護理工作的信心與責任感,提高護生的專業情感等舉措來促使護生對護理專業認知的提升,從而使其能夠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臨床實習工作,進而增加高職護生對自己本職業的認同感。
四、小結
培養高職護生形成穩定、牢固的職業認同感,建立專業價值,以穩定護士隊伍,幫助高職護生完成從護生角色到護士角色的蛻變;傳播護理理論知識、傳承護理理念文化,保障護理專業人才身心健康發展以及護理事業的有效傳承,是每一位護理管理者以及護理教育者應該具備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積極挖掘心理資本資源,有助于提升高職護生職業認同感。心理資本以積極心理學與積極組織行為學為理論基礎,其具有可開發性的個體特征。通過對心理資本的挖掘與管理,對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以及提升個體潛力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職業院校應該積極從高職護生的心理資本角度提升考慮,幫助高職護生獲得成功體驗,這是開發高職生職業認同感十分有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郝玉芳. 提升護生職業認同、 職業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
[2]張 闊,張 賽,董穎紅.積極心理資本:測量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0,8(01):58-64.
作者簡介:曹楠(1990.3-),女,遼寧丹東,學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