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燕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已深得人心。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素養也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小學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從以下七個方面分析了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自信心 興趣 探究活動 猜想 建模 推理 應用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和社會主義教育的需要。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承擔著要傳授小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重擔,更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掌握數學的核心素養內涵,提高學生們的數學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為自己今后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石。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數學滲透核心素養呢?我將從以下從七個方面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一、關注情感體驗,培養自信心和興趣,滲透核心素養
蘇霍姆林斯基常說:“給兒童勞動的歡樂,取得學習成績的歡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成功的學習體驗不僅可以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而且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態度,穩定的學習情緒,從而養成他們健康的人格。成功的課堂教學就要讓層次不用、水平不同、性格不同、起點不同的學生都能體驗道自己的成功,尤其是對那些班級里的學困生,教師更要想辦法為他們提供機會和條件體驗屬于他們的小成功,從而讓他們對數學學習有興趣,相信自己能學好數學、會學好數學。這樣,每一個學生就都有可能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得到屬于自己的發展。
二、重視探究活動,發展關鍵能力,滲透核心素養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探究、創造并應用數學的過程,核心素養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創設豐富多彩的問題情境,特別是現實情境,設計形式多樣的探索活動,讓學生真正面對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提出個性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關鍵能力。讓學生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可以經歷數學關鍵概念的形成過程、參與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經歷數學規律的發現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逐漸感悟到數學的思想方法,從而發展自己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合理提出猜想,培養創新精神,滲透核心素養
杜威曾說:“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數學問題的猜想,其實是一種數學想象以及創新精神的體現。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勇敢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設想,再去進行求證。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求證、檢驗等數學活動,在課堂上敢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形成思維的碰撞,從而達到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發展自己核心素養的目的。
四、進行合理提煉,建立數學模型,滲透核心素養
數學模型是數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它是根據實際問題來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對數學模型進行求解,然后根據結果去解決實際問題,建模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并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探索的科學精神,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更為學生今后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加強意識推理,滲透核心素養,培養思維能力
數學中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就是數學推理,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應該就是推理能力的發展。推理能力是數學發現的重要路徑,是學習過程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所以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多注重學生的推理意識和推理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們將已有知識、經驗、技能有效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數學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六、運用數形結合,培養數感,滲透核心素養
華羅庚教授說過:數無形、少直觀,形無數,難入微。數形結合的思想是數學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所謂的數與形相結合是依據數和形間的相對應關系,經過數與形間的相互轉化,把抽象的數學話語和直觀的圖形想融合起來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的主體環節、講評練習中都可以嘗試,使之成為一種有意識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數形結合思想,并將其作為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運用數學核心素養的一個有力工具。
七、運用數學知識,培養應用意識,滲透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明白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問題也是來源于生活的,學數學就是為了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中通常喜歡在導入環節加入“生活中的數學”這一內容,從現實的生活中的有趣問題出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了解新知識,最后再利用新知識反過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們還喜歡在課堂小結處也加入“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們明白本課的新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從而使得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把” 要我學數學”改變成”我要學數學”,只有這樣的數學才有無限的生命力,并逐漸形成學生的數學意識,發展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學科素養反應出新一輪課改在思想觀念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將培養數學素養作為中小學生數學教育的目的喻示了數學教育觀的又一次變革,反映了課改以來我們對教學教育的不斷深化,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關系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素質的一件大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需要我們每一個一線教師從小學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做起,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各個方面的滲透和提升,充分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