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效的舞蹈啦啦操教學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就是音樂了。需要學生對音樂的進行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所以教師就要根據學生不同能力的水平、對不同舞種認識,將音樂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和運用。同時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對學生在音樂節奏、旋律和音樂賞析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逐漸提高學生領悟音樂的能力,培養學生敏銳的樂感。
關鍵詞:舞蹈啦啦操教學 伴奏音樂 培養學生 樂感訓練
中圖分類號:G8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一、當前我國高校舞蹈啦啦操訓練的發展概況
啦啦操運動,是源于美國的一項現代體育運動。充滿音樂動感、擁有干脆完美的舞蹈動作,可以促使運動的激情和動力得到有效的激發,因此,啦啦操也逐漸在我國開始流行起來。并且因為啦啦操的眾多特點都符合當前我國高校對學生的培養和發展的要求,從而促使了高校大力發展啦啦操運動。
啦啦操運動主要可以分為兩種:舞蹈啦啦操運動和技巧啦啦操運動。舞蹈啦啦操運動又包括四種形式:爵士花球、道具以及高踢腿。總體而言,舞蹈啦啦操運動沒有較大的難度,不過對舞蹈個性化的展現和整體效果的發揮這兩個方面比較重視。而技巧啦啦操運動則是由全女子組合、男女混合組和舞伴組合這三個表演形式組成的。不僅在舞蹈技巧和動作上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也擁有非常大的欣賞價值。
在我國眾多高校的學生當中,舞蹈啦啦操已經成為了他們喜愛和追捧的對象。不僅成為高校在體育運動方面中一個考核項目,還可以促使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和增強。當前我國主要是通過比賽的形式實現舞蹈啦啦操運動在各高校的開展和普及,從而實現舞蹈啦啦操在高校當中迅速流行,同時形成了培養舞蹈啦啦操運動員的一個方法。讓高校學生可以在練習舞蹈啦啦操運動的時候,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比如舞蹈動作的練習:挺胸、收腹、提臀等動作,有利于高校學生鍛煉其身體平衡性、耐力以及爆發力。
二、高校啦啦操樂感訓練的原則
1.專業性原則
高校學生在進行啦啦操運動活動時,想要讓自身的舞蹈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則需要充分調動身體的感覺神經,跟從音樂的節奏,從而實現練習身體各個部位在音樂上卡節奏的效果。因此,在高校啦啦操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專業性的原則嚴格遵守。在運動的過程需要將專業的指導動作在音樂節點上落實到位,保證高校在啦啦操運動的教學中可以科學有效、持之以恒的進行。從根本上使學生不會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得不到專業的指導,從而出現受傷的情況。將啦啦操運動和專業指導進行有機結合,能夠將高校的啦啦操舞蹈教學得到更好的成效,并且可以增強高校學生在運動場上的激情和熱情,加強高校學生運動的綜合實力。
2.循序漸進原則
每個人在柔韌性上都擁有著不同程度,比如常年練習舞蹈的學生,柔韌性較強,而不經常運動的學生,柔韌性較差。并且,學習過音樂的學生,在樂感上有較好的節奏感,能夠根據樂感踩節奏,讓動作和音樂實現統一。所以,高校學生在進行啦啦操運動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根據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減少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受傷的情況。學生在訓練的時候,舞蹈動作能夠加強四肢和大腦之間的配合,可以鍛煉四肢協調能力和促進大腦的運作。遵從循序漸進,從容易到困難,則是從最基礎的舞蹈動作開始學習。隨著時間的延長,鍛煉程度的加強,再逐漸增加動作的難度,并且加上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培養出樂感,能夠根據音樂做出相應的動作,演繹一段優美完整的啦啦操。
三、認識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正確理解音樂與舞蹈的關系
啦啦操屬于一項藝術類型的運動項目,并且離不開音樂的伴奏,將音樂和舞蹈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啦啦操的舞蹈動作需要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高低起伏來進行的。主要選擇的音樂只要有兩個要素:節奏和旋律。音樂的基礎和生命,為節奏。旋律則是在節奏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曲調,形成了流動的樂曲,成為了舞蹈的靈魂。同時,啦啦操舞蹈的動作和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是無法分割的,動作的是在音樂的支配下進行的。動作的幅度、大小、連貫性都和音樂的起伏有著密切的聯系。啦啦操運動屬于一項連續性的運動,在音樂的伴奏下,將速度、力以及動作幅度進行整體的搭配和形成完整的表演項目。通過在啦啦操的訓練中使用音樂,為學生找到節奏點,找到相應的樂感。從而,對高校學生進行音樂節奏和旋律的訓練,也是啦啦操訓練的一個主要內容和難點。
1.讓高校學生認識音樂節拍,感覺節奏
高校教師在進行啦啦操訓練過程時,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的為學生進行訓練。比如通過為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可以清楚的認識和辨別音樂在節拍上的不同,逐漸加大難度,掌握對不同節拍音樂的知識,提高自身的音樂技能。在訓練舞蹈動作的同時,教師應當對學生嚴格要求,不僅需要舞蹈動作標準,還要可以跟上伴奏音樂的節奏,讓舞蹈動作和音樂實現統一。啦啦操的舞蹈只有將節奏精準的控制住,才可以將舞蹈動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更好更加全面的記憶和理解,摸索和探究其中的動作規律,利于形成更好的教學效果。
2.培養高校學生舞蹈動作與音樂相配合的感覺
啦啦操的每一個舞蹈的動作,都離不開音樂。不單單是身體四肢機械化的變換動作,而是要配合音樂的節奏,形成一種藝術性的美感。教師在啦啦操的訓練過程當中,需要學生懂得如何數對伴奏的節拍,培養相應的樂感,在音樂和動作的配合當中,使兩者可以逐漸的合拍。而不是單純的數拍子,這樣就會導致隱喻的作用不復存在。教師不僅要教會高校學生如何讓音樂和動作進行有機的結合,為學生親自做出示范,還要在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樂感,將音樂和舞蹈動作能夠實現更好的融合,感受音樂和舞蹈動作的美,并將其通過舞蹈動作表現出來。
四、教師為高校學生合理選擇不同水平和不同舞種風格的音樂
高校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每個地區的文化都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別。有的只能夠生硬的表演完整段舞蹈,卻看不到什么感情。有的卻能夠將兩者通過舞蹈和音樂的配合完美的演繹。 教師在進行啦啦操訓練時,需要將高校學生在舞蹈方面的水平能力有足夠的了解,再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分組訓練。在教學的內容、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上也有不一樣標準的明確規定,并且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音樂。比如,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為其選擇節奏較慢的音樂。節奏慢的音樂,相對來說動作幅度以及高低都比較小,運動量也不會過大,同時能夠從中自我領悟、感受和理解音樂中的樂感。而能力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選擇節奏鮮明的音樂,為學生加大訓練的難度和運動量。教師因材施教,才可以讓學生得到有效的收獲和進步。根據高校學生在啦啦操舞蹈水平層次的不同,選擇適合的音樂伴奏。在訓練的過程當中,不單單只有批評,還需要對其進行肯定和鼓勵。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困難,逐漸加大難度,讓學生接受基礎的知識,也可以得到自我的鍛煉。
適合高校啦啦操的形式百變、內容多樣化。教師想要使學生能夠將音樂和動作得到有機統一,除了在動作上的要求,對于音樂的選擇也是十分的重要的。不同的音樂格調,相應的也會有不同的舞蹈動作。對于啦啦操而言,音樂的風格是能夠對其起到影響作用。高校啦啦操的伴奏的音樂類型多為爵士、街舞、搖滾以及拉丁舞等等。基本都離不開鮮明的節奏感、擁有朗朗上口能夠帶動人律動的旋律的特點。風格各不相同的啦啦操音樂,需要將高校學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能動性充分的調動和運用。選擇合適的伴奏音樂,可以為啦啦操創設一種更加完美的情境,教師在舞蹈設計上也能迸發出無窮無盡的靈感,利于學生能夠在啦啦操舞蹈訓練當中不僅收獲了舞蹈能力、培養了樂感能力,還可以充實自己,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樂趣。
五、加強高校學生音樂賞析訓練,培養大學生的音樂修養
啦啦操舞蹈的訓練中,不單單對舞蹈動作進行訓練,還需要增加對音樂賞析的訓練。音樂是啦啦操運動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加大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練習,能夠讓高校學生在音樂方面有更多的知識收獲。例如,有利于高校學生理解伴奏音樂的內涵,增強自身的樂感。這樣的音樂賞析的訓練就如同羅馬一樣不是一日就可以建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除了教師給予的知識,還需要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增強自己的音樂賞析能力。教師在為學生教授啦啦操的舞蹈動作時,學生不僅需要對動作牢記于心,還需要仔細研究伴奏的音樂,將舞蹈動作和伴奏音樂融于一起,實現有機地結合。針對音樂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反復聽音樂,教師在節奏點上為學生做出講解和說明。周而反復,訓練學生的樂感,感受音樂帶來的情境。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啦啦操而言,其教學不僅僅是舞蹈動作的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樂感,這也是在高校啦啦操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內容。教師需要根據高校啦啦操樂感訓練的原則,讓學生可以正確的認識音樂中的節奏和旋律,掌握音樂與舞蹈有機結合。教師還應當為高校學生合理選擇不同水平和不同舞種風格的音樂,并且加強高校學生音樂賞析訓練,培養大學生的音樂修養,培養高校學生的樂感。教師需要為學生進行以上的訓練措施,讓學生能夠掌握和理解一定的音樂知識,擁有一定的樂感,從而促使高校學生能夠在啦啦操的訓練中得到更好的成效和進步,感受啦啦操帶來的好處和心情的愉悅。
參考文獻
[1]陸美琳.采用適宜音樂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淺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7).
[2]張萍,張亞莉.試析如何開展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課程的教學[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6,(01).
[3]柯進,陳敬軍.論健美操的藝術價值和美育功能.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
作者簡介:魏琳(1985.03—),女,河南漯河人,本科,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