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辰
中圖分類號:TG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提起鋼,多數人并不陌生,不銹鋼炊具、鋼管、碳素鋼構架等,鋼幾乎存在于我們生活中每一處。然后面對著林林總總的產品,我們總會忍不住懷疑,到底什么是鋼?鋼脫胎于鐵,專指以鐵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在19世紀,貝式煉鋼法成型后,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漸漸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業、制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這也是我們所處城市被稱為鋼筋鐵骨的由來。鋼廣泛運用我們的生活,同時依據使用場所不同,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除了常見的碳素鋼外,還有夾雜錳、鎳、釩等元素的特殊鋼等,下面就從鋼中所含主要元素,談談其對鋼性能的影響,以作為各行各業選取合適鋼的參考。
一、鋼的性能指標
對于鋼來說,我們主要查看硬度、脆性、彈性等三個指標[1]。其中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物刺入的一種能力,鋼的硬度多通過鉆石鉆入材料的深淺來判定,即利用洛氏硬度數來判定,一般來說鉆入越深,其硬度越小。脆性是指材料容易破裂的性質,他與韌性相對,一般來說鋼都要求有極地的脆性。 脆性與硬度有密切關系, 硬度高的材料通常脆性亦大。彈性是指材料受外力變形后,在外力消除后恢復其原有形狀的一種性質。下面我們就以這三個指標來看看不同元素對其性能的影響。
二、影響其相應指標的相關元素
1.影響硬度的相關指標
碳(C)元素,碳元素是鋼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鋼中以鐵的碳化物Fe3C存在,是鋼硬度的“控制者”。一般來說,鋼中含碳量越高,其硬度越高[2]。一般來說,碳素鋼含碳量較低,高速工具鋼和冷作工具鋼含碳量較高。
鉻(Cr)元素,鉻元素也是鋼重要成為之一,在鋼中以碳鉻化合物形式存在,也是鋼硬度的鑄造者。一般來說,鋼中含鉻量越高,鋼就越硬。鉻除了能夠強化鋼的硬度,還能夠改善鋼的耐磨性能增強其耐腐蝕能力。一般來說,含有較高鉻元素的鋼主要用于工具鋼、軸承鋼的制作。
鎢(W)元素,鎢是非常強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一般以穩定的碳化物W2C、WC和復合碳化物Fe4W2C等形式存在于鋼中。鎢元素能夠顯著地提高鋼的硬度,是高速工具鋼、鍛模工具、合金工具鋼中應用較多的元素之一,在抗沖擊鋼中應用較少。鉬(Mo)元素和鎢元素具有一定的通性,二者在使用過程中,常??梢曰ハ嗳〈?。
鈷(Co)元素,鈷是稀有貴金屬元素,也是碳化物形成元素,鈷能夠促進(Ti、Al、Mo)Ni3沉淀成核,促進沉淀硬化,賦予鋼硬性。一般來說,鈷元素含量越高,鋼越硬。因此,鈷常是某些超硬高速工具鋼的成分,比如鋼刀等;也可以用于熱強鋼和磁性材料等特殊鋼中。
2.影響脆性的相關指標
釩(V)元素,釩元素是碳化物形成元素,一般以碳化物VC的形式存在。在鋼中,釩是非常重要的晶粒細化元素,能夠有效提高鋼的強度和和韌性。含有釩的鋼是鋼中最硬、最耐磨的種類,可有效提高工具鋼的使用壽命。同時通過細小碳化釩晶粒彌散分布,釩也可以提高鋼的蠕變和持久強度,增強其抗高溫、高壓、氫腐蝕的能力,一般來說在生產工業中使用較多。
鈦(Ti)元素,鈦是非常強的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有效降低鋼的韌性。一般來說,鈦含量越多,鋼的脆性越大,韌性越小。
鋁(Al)元素,鋁是鋼石墨化的促進劑和優良的脫氧劑,能夠細化晶粒,從而提高鋼的和韌性。一般來說,含鋁越高,鋼的韌性越大,適合用于打擊類鋼工具的生產。
磷(P)元素,磷是鋼材中的有害成分,一般以脆性的磷化物Fe3P存在,能夠顯著增加鋼的脆性,使焊接性能變壞,降低鋼的可塑性,使冷彎性能降低。通常情況下,鋼中磷的含量控制的越低越好,其含量一般控制在0.05%以內。雖然如此,一般來說,在低碳鋼中,我們也會加入一定的磷以改善低碳鋼的切削加工性。
3.影響鋼材料彈性的相關元素
鈮(Nb)元素,鈮能細化晶粒和降低鋼的過熱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強度,但鋼材料的彈性會有所下降。一般來說,含鈮量越高,鋼的彈性越差。不過在普通低合金鋼中加鈮,可提高抗大氣腐蝕及高溫下抗氫、氮、氨腐蝕能力。
錳(Mn)元素,在鋼中殘留的量一般小于1%,有時候也作為合金元素加入,此時其含量多數超過1%,能有效增加鋼材的彈性。一般來說,錳元素含量越多,鋼的彈性越好,韌性越好[3],基于這一點,含錳量比較高的鋼材,多用于彈簧制作,此外還可以用于挖土機鏟斗,球磨機襯板等。
三、結語
鋼鐵制作成本低廉、整體性能優越、應用范圍廣泛、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結構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在過去,英國、美國曾是鋼產量大國,產鋼量占全球的一半左右。自1996年以后,我國粗鋼產量成為并持續保持世界第一位,全球鋼鐵產業的一半都在我國,我國的鋼鐵強國夢已經實現。就目前來說,全球鋼鐵行業正處于轉型時期,主要向綠色和多元化轉型。在綠色化轉型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其從開采、加工、消耗等方面的綠色工藝,做到綠色生產。在多元化方面,我們今后可以在鋼所含元素上加以控制,助力其性能多元,能夠更廣泛的使用切實提高我國鋼產業競爭力,為其迎來光明的未來,以鋼鐵強國的建設,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楊棟. 低碳高強Q&P;鋼元素配分行為研究[D].河北聯合大學,2014.
[2]趙蘭季.Φ12.5 mm 82B硬線碳偏析檢測方法和偏析規律的探討[J].河北冶金,2018(01):42-44.
[3]常毅,侯自兵,王偉,徐云.高碳鋼方坯碳錳元素縱向分布及機理[J].鋼鐵,2016,51(11):43-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