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昊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市場發展迅速,各行各業在市場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但是目前關于馳名商標的法律建設還不完善,理論基礎還不扎實,在實際操作中,也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本文重點研究我國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通過對我國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立法現狀的進一步梳理。
中圖分類號:D92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1-0-01
一、馳名商標法律保護概述
馳名商標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而后,各國相序開展了對馳名商標保護的研究和法律體系的建立。我國關于馳名商標的研究起步較晚,2003年,我國正式發布《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馳名商標這一概念才正式出現在市場上。
雖然公司產品聲譽與馳名商標認定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必然的。即使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并不意味著產品、服務聲譽好,再出名的產品、服務也會爆出各種各樣的丑聞;而即使產品、服務聲譽好,也不一定為認定為“馳名商標”,還需要考慮社會公眾知曉程度、宣傳方式、宣傳力度、宣傳范圍等因素。總而言之,馳名商標,乃是為社會公眾所廣泛熟知的商標。
二、我國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的現狀
1963年,我國發布了《商標管理條例》,此條例的公布,是我國對商標進行管理的第一步。此后,我國關于馳名商標法律保護也在在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的完善中。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市場環境發生很大改變,舊的商標保護不再適應,此后,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隨著全國經濟一體化的加強,國際上關于馳名商標的保護也在逐漸影響我國,1985年,《巴黎公約》對馳名商標的條文規定同樣對我國產生法律效應,我國對馳名商標的保護也開始于世界接軌。2001年至2003年,我國對《商標法》先后進行了三次修改,這三次修改有著本質的飛躍,對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法律途徑、認定程序都有了嚴格規定。但是不可否認,現有的馳名商標法律保護體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建立健全馳名商標反淡化制度保護,是我國關于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理論研究成果的體現。目前而言,我國在馳名商標的理論研究上還有不足,商標的淡化理論研究沒有找到本質,現有的商標法在對馳名商標的保護要件規定中,仍然出現“誤導公眾”這樣的詞語,這很明顯是商標混淆理論的要求。
三、我國馳名商標法律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是馳名商標反淡化制度不完善。當下,對于馳名商標淡化研究相對減少,我國理論界也未對其作出明確界定。然而,在現實的法律中,我們可以看到相關的規定,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學界的不足,也促進了商標淡化的保護,例如上海市出臺的《上海著名商標認定和保護暫行辦法》。然而,相關的基礎理論不明確,在法律的適用上,各地區的審判標準并未統一,導致同案不同判等現象頻現,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司法公正。
二是馳名商標認定程序不嚴格。在我國,關于馳名商標的認定只有兩種方式,分別是司法和行政認定。在實際操作中,司法認定應該由中級人民法院才能資格進行認定,但是部分地區或者直轄市,基層人民法院法院也做出馳名商標認定的司法認定,這是不符合我國規定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關于馳名商標的認定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程序,只能是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進行的認定。因此,馳名商標在認定上只能看作案件的一個因素,而無法作為單獨的司法程序進行操作。
三是權利預防保護制度缺失。權利預防制度主要通過注冊來實現,在方法上設置防御商標和聯合商標,以此防御不法分子對馳名商標的淡化,注冊聯合商標保護模式,在定義上是指權利人在工商部門合法注冊,在其經營范圍內注冊盡可能多的相近的商標,以防止別人有意模仿注冊,其馳名商標就成為了主要商標,而注冊的相似商標就成為了聯合商標。舉例說明,娃哈哈為馳名商標,權利人可以在工商部門再注冊類似于哈哈娃、娃娃、哈哈娃等商標作為聯合商標。
四、我國馳名商標法律保護的完善路徑
一是加強馳名商標淡化侵權行為的立法。反淡化理論已經很百年的歷史,但我國目前沒有一部完整的反淡化的相關法律,其定義、內涵都很模糊。因此,我國應該首先應該將反淡化的定義內涵在法律中明確,這有助于我國司法對淡化侵權行為案件的定性。
二是嚴格馳名商標認定程序。目前,我國對馳名商標的界定主要體現在《商標法》中,但是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其界定的內容原則性較強,內容比較模糊,只是統籠地規定了認定馳名商標要求具有知名度、商標使用時間、宣傳使用時間、受保護紀錄等,我國應該在完善馳名商標的認定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構建一個更加科學的認定標準體系,操作性強,審查制度嚴格,保證我國馳名商標在認證過程中的公平公正。
三是完善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的救濟措施。馳名商標全力人可申請輔助性救濟。在我國民事立法中,關于賠償責任有明確的規定,對此可以借鑒參考,例如對受害方賠禮道歉、發出更正申明、恢復聲譽等方式。在《商標法》中規定,侵權商標通過各種手段讓消費者對馳名商標產生誤解,這種情況就可以認定為淡化行為,馳名商標權人就可以申請停止侵權行為,防止侵權商品或服務再次進入市場,從而造成二次傷害。
結論
馳名商標是我國知識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對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其本質是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我國嚴厲打擊市場中不正當競爭的體現。在對我國馳名商標保護現狀分析時,指出了面對現實中的馳名商標侵權糾紛案件,基于混淆理論基礎上的馳名商標保護制度已不能完全應對,同時,本文還分析了馳名商標淡化理論的發展,以此為基礎來完善馳名商標的反淡化制度,這對于維持產品或服務商業信譽、維護馳名商標顯著性等都有很強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吳漢東:《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 2014年版.
[2]祝建軍:《馳名商標認定與保護的規制》,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3]胡淑珠:《馳名商標的認定與保護》,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王遷:《知識產權法教程(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5]安青虎:《馳名商標和中國的馳名商標保護制度》,商務印書館,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