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青
(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江蘇鹽城 224055)
“讓學引思”讓小學體育教學更高效
商之青
(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江蘇鹽城 224055)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個教師的共同追求,而高效課堂實現的唯一途徑,就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引思”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實現高效教學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讓學引思;高效教學;小學體育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闡述教學要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改變傳統的重視教師傳授、示范而輕視學生思維、創新的教學模式,要“始終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把參與課堂運動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引思”顧名思義,“讓學”就是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幸福地學習,而不是逼學生學習、被動地學習;“引思”就是引導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創新,而不是壓抑學生個性、束縛學生發展。那么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上“讓學引思”,就是我們在這篇文章中要探究討論的問題。
現代教學要由“以教為課堂重心,以教為組織課堂的基礎”轉向“以學生的學習為重心,以學生的發展為課堂的基礎”。傳統的觀念,賦予我們教師過于厚重的責任心,在體育課堂上,尤其是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師怕學生動作做得不規范,怕學生學不會,怕這怕那,因此教師不斷地講、不斷地示范,占據了課堂的時間空間,操場成了教師的舞臺,學生成了靠邊站的觀眾,這種本末倒置的課堂何談教學的效率?因此,首先得解放學生。
在投擲輕物教學中,教師安排了兩個教學內容,一個是輕物擲遠,一個是輕物擲準。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個羽毛球,讓學生依據羽毛球的特點,自己做游戲。這個教學環節,目的就是解放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游戲中開發思維。接下來,是羽毛球投準的游戲,在規定的距離放好塑料桶,然后學生分成四組,每人兩次投擲機會,看哪一組投進的羽毛球最多。教師規定了游戲的規則,先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體驗練習,在體驗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能夠投準的站立姿勢,或者投擲姿勢,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適當地指導,簡單地告訴學生輕物投擲的技巧,主要時間用于學生的反復實踐。
體育運動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體驗性,毫不夸張地說,很多的運動項目,體育技能甚至都不是教師教會學生的,而是學生在自己的運動體驗中逐步積累起來的[1]。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最大的忌諱就是教師霸占課堂,不給學生運動體驗的時間和機會,那么“讓學引思”其實就是對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
“讓學引思”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主動地學,這是教師美好的愿望,如何實現這個愿望,還得靠教師的正確引導。體育課堂上,教師不要著急地教學生如何打球、如何踢球,而是要通過自己藝術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打球、踢球的興趣,學生們有了興趣,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就能發揮出來,“讓學”就成了真正的自主學習。
在迎面接力的教學中,課堂開始,用游戲導入,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同學們,今天,我們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老鷹捉小雞’,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教師首先做雞媽媽,哪個同學愿意先做老鷹呢?”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最能讓學生興奮起來,再加上教師巧妙的引導,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游戲之中,這樣就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從心理到氣氛上都奠定了基礎。接下來的迎面接力,教師也并沒有死板地講授如何接棒、如何起跑,而是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五個小組,五個小組再分成甲乙兩個小組,相隔一定距離站好,通過五個小組的比賽,促進學生參與跑步的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相隔的距離不能太長,要量力而行。
迎面接力是訓練學生快速跑的一種方式,而快速跑步教學器材簡單,并且屬于最大強度的運動,跑步過程中身體有氧代謝劇烈,身體普遍有不適的感覺,所以學生大都不喜歡,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學生們學,如何引導學生思維,就得首先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興趣是參與這項運動的開始[2]。
“以學定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規定的相關內容,再結合小學生身體發育水平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特征,放開他們的手腳,讓他們自己去積極地體驗、實踐,在體驗、實踐中發現問題,教師引導他們運用自己的思維,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讓學引思”中的“以學定教”。
在小學立定跳遠教學中,上課用游戲導入課堂,讓學生展開想象,模仿大自然中哪些動物是跳著行走的。小學生都很樂于表現,所以這樣的課堂氣氛開始就非常活躍,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在立定跳遠的教學部分,教師設置教學情境:“同學們,小青蛙怎樣跳才能跳得遠呢?”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積極模仿、積極思維,激發了身體的潛能,逐步培養學生身體協調和跳躍的能力。
“讓學引思”核心就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接受知識,形成技能,而“以學定教”恰恰契合了這個核心,并且“以學定教”是在充分分析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就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為學而教”是相對于傳統的“為教而教”提出的教學觀點,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安排課堂內容,是為了促進學生真實有效地學習。它和“以學定教”有不同之處,“以學定教”把課堂的時間、空間首先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而“為學而教”就是在學生體驗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介入,給學生最大的幫助,讓他們更好地體驗。課堂上,也只有讓學生參與,才可能有思維的活動,才可能在思維中創新[3]。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籃球運球。上課首先從學生熟悉籃球開始,組織學生進行原地運球和傳接球表演,在表演的同時,教師指導學生練習運球和傳球的技巧,比如手腕要放松下壓、拋球時路線要是直的、接球時要懂得緩沖等等。接下來是行進間運球,教師不告訴學生行進間運球的注意事項和技巧,而是先把學生分成小組,告訴學生一會兒要組織小組間運球接力比賽,學生先進行自我練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生就能主動地投入到練習之中,積極思維、積極創新,并且會主動地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時,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有了針對性的指導,課堂效率就會明顯提高。
學生的積極體驗,這只是運動技能形成的開始,如果學生只是停留在這個初始的認識階段,那么學生不可能形成相對成熟、穩定的運動技巧。而在“讓學引思”的課堂上,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在運動體驗的基礎上,獲得實質性的突破。
教學就是為了發展學生,而一切的教學改革、教學嘗試都是為了如何更好更快地發展學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就其天性來講,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教育的這個本質屬性,努力找到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然后不斷地努力,才會讓學生們真正成為世界的發現者、改造者。
[1]戴麗麗.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14,(06):85.
[2]谷世春.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3):57+59.
[3]常開礦.關于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之路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213-214.
商之青(1984),男,江蘇鹽城人,小學高級教師,區教學能手,本科學歷,從事小學體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