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兵
(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初級中學,江蘇海門 226100)
怎樣有效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陳雷兵
(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初級中學,江蘇海門 226100)
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化學實驗教學結合改革理念,可以使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時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提高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和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化學教學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聯系,而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本文從實際出發,立足于初中化學教學實際,從多方面探討該如何有效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化學教學要求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積累,而且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這樣才能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體驗,激發學習熱情。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倡導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的核心概念,并學以致用地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現象。而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學手段比較落后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探究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設計新的教學模式,使初中化學教學實現高效課堂,使學生積極熱情地投入其中呢?
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化學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時覺得學習起來很難,概念不能完全理解,也不懂得如何靈活運用,這是因為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的學校資費不足,實驗器材較為缺乏,化學實驗條件差;有的學校即使有充足的資費,也不會專門用在化學實驗教學這一塊,對化學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實驗教學越來越得到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國家甚至為許多資費缺乏的農村學校籌建實驗室、購買實驗設備等。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不僅要落實教材上的實驗,而且應該開拓思維,努力鉆研學生覺得理解困難、難以消化的知識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相關實驗,利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充分領悟知識點,并通過自主學習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得出自己探究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不斷提升自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使化學實驗教學更加生動有趣[1]。
例如,在教學《制取氧氣》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制取氧氣的實驗,再讓學生寫出實驗的過程或者口頭上描述這次實驗過程。在實驗時不斷巡視,遇到學生有問題時,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應該反問學生:你覺得你是哪個步驟錯了?那你覺得哪個結論是正確的呢?而不是照搬課本,直接把知識點羅列出來。讓學生注意實驗操作的細節,讓學生真正了解錯誤的原因,并耐心地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防止學生再次犯同樣的錯誤。總之,在素質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的今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化學是一門知識點多、涉及面非常廣的學科,初中化學教材中許多知識點是非常籠統難以理解的,如果教師單靠口頭講解和黑板板書給學生講解,學生是很難掌握這些知識點的。當然,如果教師片面重視實驗而忽視理論的講解,學生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明白現象的理論意義。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當學生學習理論走入誤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如果得出不同的結果,就可以使學生糾正理論錯誤,也可以使學生對這些理論進一步加深印象[2]。
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時,教材上已說明二氧化碳的特點: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但這樣的概念是籠統的,教師可以通過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步驟,裝制取的二氧化碳的燒杯要倒扣著,向學生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再將制取的二氧化碳與水相溶,證明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的。這樣通過實驗,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明白二氧化碳的特點,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利用各種形式的實驗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勾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提升。
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應努力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努力讓學生獲得最真實的體驗,努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日常生活中獲得的體驗,可以讓學生的自我感受更加深刻,對理論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化學本身就是以研究自然現象為目的的學科,而它研究的對象恰恰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環境或事物中去觀察化學現象,并對這些現象進行思考、探究。例如,探討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的原因等,讓學生學以致用,懂得如何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探究方式運用到生活之中,獲得新的體驗,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進行實驗教學時也應該盡量使實驗內容貼近生活,再讓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用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去解釋學生在實驗中看到的現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勾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讓學生覺得化學是一門非常有用的學科。另外,教師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小實驗,運用一些簡單的實驗教具,讓學生體會到動手操作的樂趣。
初中生本身就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這個特點,滿足學生動手操作的要求,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機會,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實驗操作中,獲得新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石蕊和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實驗探究,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溶于水。將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液體中,會發現石蕊液體由紫色變成紅色,這就能很好地說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這種小實驗安全且便于操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對化學的強烈求知欲望。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探究實驗給學生當課后作業,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也能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對這些實驗及其所涉及的化學理論有更深的記憶和理解,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動手操作、認真觀察、分析結果,培養探究精神,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因此,我們在進行日常教學時,不能片面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概念及理論而忽略學生的動手操作,更不能大致在講臺上展示實驗操作過程給學生看看,不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驗時觀察實驗現象,獲得真實體驗,更能夠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理論知識離不開實踐的佐證,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設計科學的實驗教學策略,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高漲,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從而能顯著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成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更應該更新教育觀念,設計出高效的教學策略,助推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1]胡久華,王磊.初中化學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蘇建立.高中化學教學需要系統思維[J].教學與管理,2014,(21):145-147.
陳雷兵(1977),男,江蘇海門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2006年曾參加過南通市中考化學命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