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本歆
帶刺的草藥,好養好打理
一些草藥的刺比較多,但有很多藥用價值。比如《陸川本草》寫著仙人掌的作用:“消炎解毒,排膿生肌,主治瘡癰癤腫。”
外用仙人掌能緩解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感染。如果皮膚有小傷口,打開仙人掌后涂抹在創口處能消炎。被蚊蟲咬了,切一塊仙人掌去掉刺和皮,貼在皮膚上可止癢。仙人掌對瘡癰癤腫有很好的緩解功效。在腮腺發炎時,耳朵下面和腮部會腫起,將搗碎的仙人掌敷上可消炎消腫。
仙人掌還可內服,主要能健運脾胃。胃痛、胃脹悶不舒服時,食用仙人掌有助于脾胃的運化。治久瀉,也可以吃些仙人掌。
吃仙人掌要先去皮,不然會影響口感和消化吸收。摘仙人掌時戴上手套,用刀把刺刮掉,削掉堅硬的外皮,只留下里面的嫩肉。將50~80克仙人掌肉用水煎大約20分鐘,即可飲用。還有一種更美味的做法,把仙人掌切成條,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后放在涼水中備用。雞肉加適量姜、蔥、蒜、鹽、白糖、胡椒粉、雞精炒熟,最后倒入仙人掌再炒一會兒即可。
怎么選擇仙人掌?首先選綠色葉片狀的,不選仙人球,否則切了后很難有新的長出來。其次不要選彩色看上去很美的,可能是人工嫁接或染色而成,不宜藥用。

除了仙人掌,其他帶刺植物如蘆薈也很有用。蘆薈品種多,但并不是所有都能入藥,只有庫拉索蘆薈才有藥用功效。
當有口腔潰瘍或嘴上長瘡時,選蘆薈切開取肉,放在創面上,幾天就會好。炒菜時油濺在皮膚上、被開水或者蒸汽燙傷,也可外敷蘆薈,有涼血、止痛的作用。平日取一些蘆薈汁涂在臉上,或蘆薈肉貼在臉上,還能有美容的作用。不過外用蘆薈要留心過敏的問題,先小范圍試用,比如先在手臂的內側抹上一圈,如果出現刺痛、瘙癢、起皮疹,就不能用。
蘆薈也可內服,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功效。大便秘結,伴有口苦、口干、腹脹、心煩的人,適當吃些蘆薈能緩解癥狀。蘆薈可以涼拌清炒,還可以做成一道小吃。選一把玫瑰花、半把的山楂、四五粒烏梅放入水中,用中小火煮二三十分鐘,加紅糖,湯汁變濃時,裝碗放涼,直接撒在被切成片狀的蘆薈肉上,放置一夜,第二天便可吃到酸甜可口的去火甜點。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蘆薈過量容易引發腹瀉、腹痛,甚至惡心嘔吐等反應,所以一次不要超過30克,大概一個手指粗。此外,孕婦和嬰幼兒應少用或不吃蘆薈。
開花的草藥,美觀又實用
養些會開花的草藥,五顏六色,令陽臺花團錦簇,也是不錯的選擇。
白術在夏天開花,有紫色、綠色,可治風寒濕痹,還可止汗、除熱、消食。用鮮白術葉泡茶喝,對脾胃虛弱,納差、腹脹,或者經常水腫、出汗的人有用。白術山藥糕是一款適合脾胃虛弱者吃的點心,脾胃沒問題的人也可食用。做法是把鮮白術葉30克、鮮白術根50克、鮮薄荷葉10克、鮮山藥500克同時放入攪拌機中,加適量清水絞碎,倒入碗里,蒸半小時后即可食用。
雞骨草每年8月開花,尤其適合我國南方溫熱潮濕的氣候。雞骨草有清熱、利濕、解毒作用,隔三差五煲湯喝,有助于調理身體。此外,它能清肝利膽、利溫退黃,適用于肝炎病人的日常調理,特別對急性黃疸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發作伴發黃疸的人較適合。但是,一些老病人若已出現面色萎黃、容易疲勞、食欲不振等現象,說明脾胃受損,就不能再用雞骨草。因為它會加重脾胃損傷,造成腹瀉、轉氨酶反復升高等。
九十月是穿心蓮的花期。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嗓子干、咳嗽、流黃色的鼻涕、痰黃時,吃些穿心蓮葉子,涼拌或炒均可,能清熱解毒。濕疹是種常見病,可以長在人的手腳上,甚至陰囊、乳房下面,反復發作。中醫認為濕疹與濕、風、熱毒有很大關系。用20克以上的穿心蓮葉子,煮30分鐘左右。一部分拿來喝,一部分用來洗澡,可祛除濕疹。
金銀花在五六月開花,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的作用,對感冒早期特別是風熱感冒比較適合。可將金銀花12克、連翹15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金銀花還能緩解風濕類疾病的病情,像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會紅腫熱痛,若用金銀花藤、紅藤、雞血藤、絡石藤熬水喝,有非常好的療效。
有香氣的草藥,好聞又好吃
種些草藥,早上一睜眼就能聞到香氣,啥時候想吃,也可隨手摘下來享用。
紫蘇可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當著涼或感冒后出現怕冷、流清鼻涕的癥狀,用紫蘇葉煮水喝較對癥。還可自制一款茶飲,把紫蘇葉6克、生姜3克、適量紅糖放入杯內用開水沖泡飲用。受涼后,胃脹悶疼痛,可選大米70克、蘇葉10克、陳皮3克,先將大米和陳皮一起熬粥,當粥快好了,再放入紫蘇葉,熬成陳皮蘇葉粥,飲用后可緩解不適。
薄荷帶著清香,具有疏風散熱、清頭目、利咽喉、解郁等功效,有益于調節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對惡心、頭痛、哮喘、暗瘡等有治療作用。將幾片新鮮薄荷葉放在沸水中沖泡,加少量白砂糖,待冷卻后喝,每天3~5杯,可緩解嗓子干癢。頭暈時摘兩片薄荷葉貼在太陽穴上,有一定功效。
魚腥草有股魚腥味,很多人受不了,但有的人自從嘗試后便愛上它。它的根莖葉都可入藥,是清肺熱、治咳嗽痰黃的佳品。用40~60克魚腥草煎水15~20分鐘后喝,能化痰止咳。在治療泌尿系統的感染方面,若患者有小便黃、次數增多,排尿時有灼熱甚至疼痛,解完小便,卻覺得好像還沒解盡的癥狀,可用魚腥草、車前草各50克煎水,內服外洗,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這么多好看又可藥用的花草,總有一款適合你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