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蓋
摘 要 隨著科技技術的日新月異,全民記者時代已經到來,這也為專業攝影記者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針對全民記者時代攝影記者的應對方法進行詳細解析,目的是使攝影記者工作在全民記者時代下得到更好的開展,切實盡到攝影記者應盡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 全民記者時代;攝影記者;應對解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0-0045-02
全民記者時代的到來,在豐富讀者視野的前提下,也為專業攝影記者的工作帶來的極大的挑戰。如何在全民記者時代充分的發揮專業攝影記者的優越性,也是新時代賦予攝影記者的重要任務。本文將針對全民記者時代攝影記者的應對進行詳細解析。
1 提升圖片拍攝質量
1.1 攝影記者應該增強自身專業攝影知識
在全民記者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的傳播者,這就意味著對攝影工作難度要求更高。現代攝影記者為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展現出自身專業性,就必須提自身的專業攝影知識技能。從光學知識的掌握運用再到圖片的構圖分析上都應該加強實踐與分析。根據不同場地的光線明暗及光線方向與性質,利用一定技巧來減少光線的不利影響[ 1 ]。突出拍攝畫面的環境氣氛及層次對比,鍛煉應對不同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力爭拿出優秀及專業的攝影作品。
1.2 攝影記者應該提高抓拍能力
攝影記者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利用攝影作品還原真實的新聞事件,因此攝影記者應該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以及抓拍能力。若想完整的體現新聞事件的完成性細節性,及時抓住決定性的瞬間,新聞記者就必須及時捕捉事物發展的瞬間,這樣不僅能夠全面充分的詳細還原新聞事件,而且可以提升作品的深度與專業度。
1.3 攝影記者應該深入了解新聞信息
想要真實的展現新聞信息的內容,新聞記者在提升自身拍攝專業能力的前提上,還需深入了解新聞信息的本質。攝影記者的職能也是將真實信息加以正確的披露,攝影工作的本質是一項感性的工作,是由意識支配的實踐活動。若想利用攝影作品真實的表現出事情的原本真相,攝影記者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敏銳的洞察。充分客觀對新鮮事物進行判斷,利用專業高超的攝影手段,將其主題合理的疊加在新聞事件當中。優秀的攝影作品真實的還原新聞的真實內容,有效的使讀者的眼光轉移到真實的新聞現場中,生動形象的突出新聞內容的主體。
2 把握攝影作品細節
2.1 培養攝影記者發現細節能力
從古到今,社會賦予記者的責任重大。記者不僅需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且還需要強大而縝密的內心。提升攝影記者發現新聞事件細節的能力,有利于培養記者對新聞事件的敏銳度。只有抓住新聞事件的內在核心問題,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對新聞報道做到統籌性的規劃,并且針對重點問題進行深刻直入的報道[ 2 ]。切實的使將新聞事件的正確角度展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的視野中,維護廣大人們群眾對社會事件是知情權。
2.2 培養攝影記者演繹細節能力
由于攝影記者的職能所在,如何將真實的新聞內容展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眼前,并且有效的將新聞事件進行傳播,是廣大攝影記者的職責所在。因此,攝影記者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設身處地的通過自己主觀感受,有效的把握新聞事件的大局以及新聞事件的細節。提升新聞細節的演繹能力,從而強化新聞事件的傳播效果。很多事情的真相及內在情感都體現在微不足道的細節,記者作為將客觀事物進行主觀演繹的新聞工作者,就應該擁有捕捉細節的能力。在把握新聞事件的本質的同時,將細節在新聞內容中加以刻畫,將細節與新聞事件的整體關系進行詳細分析,體現細節所體現的內在本質。
在很多新聞報道中,新聞人物常常是有意掩蓋事情真相的。但是就算再縝密的邏輯也會有紕漏之時,往往表現在細節內容中。所以新聞攝影記者,應該及時捕捉新聞人物的神態以及面對記者問答時的反映,通過微動作及微表情將細節與整件事情相關聯。真實的反映出新聞人物的態度變化以及記者對現實的刻畫,切實的強化新聞事件的傳播效果。
3 注重新聞報道的深入性
3.1 注重對新聞事件的追蹤報道
為了更好的突出新聞事件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新聞攝影記者需要加強對新聞事件的追蹤連續報道。通過對新聞事件以及新聞人物的持續采訪報道,利用切實的圖片及視頻來增強整個新聞事件的完成行及全面性。攝影工作者可以利用特寫以及圖組是形式,深入完整的對新聞事件進行刻畫。在提升圖片駕馭能力的同時,使讀者們通過圖片直觀有效的對新聞事件進行生動形象的了解,從而提升的新聞傳播的有效性。
3.2 注重專題報道
專題報道使展現攝影記者專業性以及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有效的專題報道可以展現攝影記者的拍攝風格以及獨特的拍攝視角。這就需要作者必須提前切實際,利用多張決定性的瞬間,展現攝影記者獨特的觀察角度,以便與利用攝影作品來展現拍攝記者所抒發的情懷。攝影工作是感性內容的客觀體現,必須著眼于拍攝記者對事物的看法。拍攝記者在專題報道時必須著重攝影作者的本身,基于創新化個性化的專業手法,深刻的展現攝影內容的主題,切實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攝影作品中。例如,陳中秋的《緊急搶救》和《舉手觀潮》著名戰地攝影記者徐肖冰的《女兵檢閱》《彭德懷副總司令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等優秀的攝影作品。無論年代的差異,共同點都是通過對新聞事件細節的刻畫來展現細節背后新聞事件的內容及情感。情感深入的專題報道在展現了新聞事件內容的前提下,強化了新聞內容的深度,展現了拍攝記者的獨特風格。
3.3 注重新聞內容的深度報道
攝影記者在工作中無論運用哪種報道手段,其目的都是在報道新聞事實的前提下,折射出新聞報道的內在情感。這就使得新聞工作者必須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利用多種專業的攝影手法,有力的展現新聞內容的深層內涵。通過對攝影工作內容的整體統籌,安排好攝影計劃。更好的發揮攝影記者的主觀能動性,以便于更加客觀深、深刻及準確的將新聞內容得以更好的刻畫。
4 做到圖文并茂的表達形式
4.1 引導讀者思想觀念
攝影作品終歸是感性的藝術作品,在藝術作品中包含著創作者對情感內容的闡述。想要更好的將情感內容正確有效的傳達給讀者,并且使讀者從中激發情感的共鳴,就需要藝術創作者對其作品進行詳細的闡述。圖文字說明,可以直接準確的表達拍攝記者在面對新聞事件的觀點內容。為了使讀者們在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更深入的體會新聞事件中蘊含的內涵。攝影工作者應該對攝影圖片相關的背景內容及拍攝環境等相關聯的因素進行詳細的闡述。準確的文字闡述,可以有效避免特殊新聞題材及內容對讀者產生的歧義。圖文說明在幫助讀者們了解新聞事件的內涵背景的前提下,也樹立了廣大讀者的正確價值觀,引導了讀者們的正確思想意識。
4.2 區別普通群眾的新聞圖片
由于經濟及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全民記者時代已經來臨。全民記者時代的來臨有利有弊,有利之處是可以讓更多的新聞事件展現在廣大群眾的視野中,開拓了人們的眼界,進而做到了“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另一方面,由于全民記者時代的到來,眾多魚龍混雜的新聞事件也隨之而來,使新聞攝影作品整體質量拉低,不利于廣大群眾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 3 ]。普通公眾攝影作品更多是看圖說話,主要描述事件。而專業的攝影記者作品,在注重事件事實闡述的同時,表達了攝影記者自身的觀點,深入了新聞事件的內容,有利于樹立廣大讀者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5 結論
總而言之,攝影作品在新聞報道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只有提升攝影記者拍照質量,從細節來體現大局,切實的將新聞事件進行深入的報道,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對攝影作品進性觀念式的闡述,才能有效的提升攝影作品的質量,使攝影記者作品在全民記者時代下歷久彌新,以便于更好的服務廣大讀者。
參考文獻
[1]劉萍.全民記者時代攝影記者的應對[J].新聞前哨,2010(9):86-89.
[2]楊光.“全民記者時代”報紙的應對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4,5(5):80.
[3]趙光遠.關于大數據時代對新聞記者素養的研究[J].科技傳播,2017,9(17):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