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雅
2017年9月22-23日,第七屆河南省合唱節在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拉開帷幕。為期兩天的比賽中,來自全省各市縣的75支優秀合唱團參加了高校組、少兒組、中老年組三個組別的比拼。本屆合唱節恰逢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參加此次合唱節展演的團隊也創歷史新高。作為河南省合唱界的品牌活動,合唱節歷來以展演規格高、參與范圍廣、作品藝術性強等特點,深受各界推崇,成為河南省群眾文藝活動中的亮點和主陣地。本文將從河南省合唱節開展情況談助推群眾合唱發展的要素。
一、社會經濟發展,群眾精神需要
河南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更是文化大省,常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之說。改革開放以后,地處中原的河南,雖然在經濟上起步較晚,但是后勁十足,尤其是省會鄭州納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助推了河南發展。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提高,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就進一步增強,而合唱作為參與門檻相對較低、群眾性較強的藝術形式成為大眾業余生活的首選,這其中尤以中老年最為活躍??v觀河南省合唱節各屆比賽當中的合唱團體,中老年團均占據了相當比重,如筆者曾排練的開封市群藝館樂之聲合唱團就是一支開封社會各界酷愛合唱藝術的人員自發組織的民間合唱團體,掛靠于開封群眾藝術館。該團正式成立于2002年,在冊團員百余人,平均年齡55歲,雖是民間組織,但是組織機構健全,管理機制完善,先后5次獲得河南省合唱節金獎,多次在全國比賽中斬獲佳績。據筆者了解,該團團員當中相當一部分是退休或內退人士,衣食無憂,參加合唱團就為讓自己的閑暇生活增添一份樂趣,愉悅身心、結識新朋友,同時活到老、學到老,讓自己在物質無憂的當下盡可能地提高生活品質。
二、專業機構設立,活動開展有序
河南省合唱節從最早20多個參賽團隊到現在的70余個,參賽人數也從最初千余人到現在五千余人,無論是團隊數量還是團隊演唱水平都呈現質的飛躍。作為河南省合唱節的主要承辦單位,河南省合唱協會20多年來,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音樂家協會等職能部門的領導下,在中國合唱協會的指導下,為河南合唱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河南省合唱協會立足中原,堅定不移地將“服務、奉獻”作為辦會宗旨,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服務于廣大合唱愛好者,并獲得了主管部門的肯定、信任和支持。
河南省合唱協會首任會長、著名指揮家吳歌先生為河南合唱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河南省合唱協會在著名指揮家陳家海的帶領下無論是在制定長短期發展計劃,還是協會的體制管理及日常運作機制都有諸多創新,各方面能力明顯增強。尤其是專門成立的各個分工不同的委員會,對協會活動開展,尤其是河南合唱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隨著協會不斷完善,截至目前,河南省合唱協會的團體會員數量達202個,注冊個人會員近600人,省內常年常規排練的合唱團體達到350余支(不含各級各類學校合唱團體),這也不包含我們時常在社區和公園自發組織的合唱群體。河南合唱發展在國內已被公認躋身于全國前列,群眾合唱發展到當下規模,既是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支持的結果,更是合唱協會傾力“服務與奉獻”和廣大合唱愛好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三、專業人士指導、助推水平提高
從2004年第二屆河南省合唱節開始,該活動就成為河南合唱屆的一個常規品牌賽事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縱觀歷屆合唱節參賽團隊,所演唱的作品藝術性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視聽性和觀賞性也越來越強。筆者作為一名從事合唱指揮教學、實踐的一線工作者,從第四屆到第七屆全程參與,可以說見證了合唱節規模、水準的快步提升。這其中,專業指揮的加盟,國內外知名專家到豫舉辦各類大師班、培訓班起到了積極作用。據筆者所知,多支合唱團均聘請省內高校、專業團體的指揮作為合唱團常任指揮,如筆者排練的河南省老干部合唱團除本人參與排練外,陳家海、周寶全等業內知名專家也定期到團指導,極好地促進該團發展。眾所周知,河南人口眾多,群眾性合唱活動的規模不小,但是早期的群眾性合唱活動通常大而不強,把我省的合唱由歌詠型向藝術化轉變是合唱人心中一直期望達到的目標。為實現這一愿景,同時為提高省內合唱指揮的整體水平,自2009年起,由省音協、省合唱協會等部門組織的一系列合唱指揮培訓班、大師班接踵而來,甚至很多合唱團的團員也參與其中,極大促進整體水平的提升。筆者是河南省本土培養的第一屆合唱指揮專業本科-研究生,有系統的合唱指揮理論、技法等專業課程學習。而像筆者這樣有合唱指揮專業學習背景的指揮不在少數,且都在省內諸多合唱團體當中有兼職。
群眾性合唱活動,首先強調的是群眾性,參與度高、群眾性強是其最主要特征。合唱藝術需要的是參與者共同努力,這將對個人的集體意識、團隊的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群眾性合唱事業的不斷發展更是我們國家合唱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障,促進群眾性合唱發展是我們合唱人永不停歇的責任。助推群眾合唱發展除上述幾點因素影響,筆者認為,廣大合唱團員自身對真正對高雅藝術的喜愛與追求;合唱團員自身藝術修養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政府對合唱藝術的正確引導等都將對群眾性合唱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勇.對我國群眾性合唱發展過程中障礙性因素的分析與思考[J].大舞臺,2010(8).
[2]張哲.當今大眾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合唱[D].華中師范大學,2013(5).
[3]何團喜.發展群眾合唱對城市文化建設的影響[J].職業時空,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