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佳



摘 要 真人秀節目與訪談、晚會等傳統電視節目樣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對情境的強調。節目的看點很大程度上是在真人秀的過程中動態生成的,無法事先預料與安排,因此后期制作對節目的二次創作顯得尤為重要,特效字幕作為后期制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已經取得了相對獨立的話權,是節目情境創造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從理論上論述特效字幕對情境創造的作用,并結合《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節目進行論述,以期為特效字幕藝術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 真人秀;情境;特效字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200-0092-03
真人秀是歐美電視節目形態“Reality TV”,即真實電視節目的中國式譯名,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認為“電視真人秀作為一種電視節目,是對自愿參與者在規定情境中,為了預先給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規則所進行的競爭行為的真實記錄和藝術加工。”[ 1 ]周雪濤、杜曉琳共同撰寫的《真人秀節目面面觀》說:“真人秀節目是一種新型綜合性的電視娛樂節目,是假定情境中的真實展現”。可見無論從何種角度,學者們不約而同地將“情境”作為真人秀節目的主要特征。隨著國內真人秀節目的發展,特效字幕這種從傳統字幕演變而來的藝術手段對節目情境創造的參與日益增多,并成為主要手段之一。
1 情境的概念
1.1 “情境”概念溯源
“情境”作為一個戲劇美學概念,出現在18世紀中葉。首先對戲劇情境予以重視的是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狄德羅。狄德羅在《關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質的哲學探討》中提出了一個十分新穎的觀點:“美在關系”。從其論述可以看出,他所說的“關系”主要指的是語境,即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語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審美效果,其情境論即由此引申而出,可以說在他那里,“情境”即“關系”,然而狄德羅對此并沒有進行明確的理論限定。
黑格爾在《美學》第一卷第三章討論“藝術美”時,論述了“動作或情節”的問題:1)一般世界情況;2)情境;3)動作(情節)。他所說的“一般世界情況”,指的是社會時代的背景,它只是“個別動作(情節)及其性質的前提。”所謂“情境”,就是“一般世界情況”的具體化,并認為“情境”是動作的推動力。由此可見,黑格爾在狄德羅的基礎上,對情境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規定與論述。它是“一般世界情況”和具體情節展開的中間環節,也就是一部戲劇的背景預設,或者從人物的角度來說,它是人物關系的框架,是人物沖突展開的環境。
黑格爾之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又提出了“規定情境”,可以看作是對情境論在舞臺導演藝術方面的具體展開,因與本文主旨無關,在此不做介紹。
1.2 “情境”與系統
狄德羅與黑格爾對“情境”的經典論述主要是從戲劇美學方面展開的,在電視藝術蓬勃發展的今天,這種論述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比如我們可以問:真人秀節目如果也是以“情境”創造為主要特征,那么這類節目與傳統戲劇的區別何在?真人秀的拍攝對象與傳統的戲劇演員的區別何在?因此,有必要將“情境”的概念稍作改造,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在此,我們引入“系統”的概念。所謂“系統”,本文將其理解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組成部分構成,可以與外界進行信息、能量、物質交換的獨立體。由這個定義我們可以說:情境即系統。首先,我們將傳統的戲劇作為一個系統,作為一個獨立體,某個特定戲劇的價值就在于與觀眾進行信息的交換,進而為觀眾提供審美享受。而在其內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組成部分就是產生矛盾沖突,由不同人物進行的戲劇動作。傳統戲劇的系統設置和運行是由戲劇創作者操作的,而當代真人秀電視節目作為一個系統,其系統設置或者說情境創造是由節目策劃者、節目編導來進行的。不同的真人個體作為系統組成部分,他們的相互沖突就是系統運行的主要內容。與傳統戲劇不同的是:沖突的具體進展是節目策劃者無法事先設計、預料的。
2 特效字幕的概念
規則、地理環境、人物構成了真人秀節目情境的核心內容。而從形式方面來看,真人秀節目的情境創造又可以包括語言、動作、道具、音效等等,特效字幕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詳述之。
2.1 電視字幕的概念
陳建新在《電視字幕的作用及其制作》一文中提出:“電視字幕從廣義上來說,包括純粹的文字字幕和圖形字幕,其中圖形字幕則是點綴修飾畫面的幾何圖形和電腦圖像等。文字字幕主要有片頭字幕,片中的標題字幕,同期聲字幕,人物、時間、地點等注解,以及欄目題花,片尾的職員表字幕等。”[ 3 ]
與之相比,許之民在《電視字幕的規范性研究》一文中對電視字幕的定義更具開放性:“電視字幕是電視畫面上一切文字的總稱,它包含了文字字幕與圖形字幕兩大類,一方面它是點綴、解釋畫面主題,表述語音內容的一種媒介符號,另一方面它又是電視畫面的重要視覺表現元素,其字體、大小、布局、構圖、色彩等是電視創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電視節目的發展,電視字幕的類型與功能必將也在不斷變化。”[4]
許的定義中,直接將字幕,尤其是“圖形字幕”作為“電視畫面的重要視覺表現元素”,突出了字幕對電視藝術的重要作用。
2.2 特效字幕
目前,學界對于特效字幕的研究尚不多見,更缺乏為廣大學者所普遍認可的定義。這里,我們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對“特效字幕”的概念加以限定。
1)在形式上,首先特效字幕在屏幕上的位置居于視覺副中心點。據許璐總結,現有的電視節目字幕在屏幕上的位置如圖1所示。
此圖對字幕的分區是從位置著眼的,“整屏字幕區”包括視覺中心點和視覺副中心點,其中,中心點是畫面的主要表現對象,副中心點緊鄰中心點而位于其周圍。
其次,在顏色上,特效字幕多采用與所欲表現的情境相適合的顏色,與普通字幕相比,在色彩上更加豐富多樣。endprint

其三,在動作上,特效字幕更具表現力,除了普通字幕的飛屏、漸隱漸現等常規動作外,還有震顫、放大等多種動作模式。
2)在內容上,特效字幕的主要功能是對情境進行提示、說明、強化、間離、再創造。
綜上所述,特效字幕指的是位于屏幕副中心點,形勢更加多樣化,更趨圖像化,以對情境進行提示、說明、強化、間離、再創造的字幕。
3 特效字幕對真人秀節目情境創造的作用
特效字幕對真人秀節目情境創造究竟有何作用?用該如何分類?如果采用歸納法,可能會列舉出許多類別,但是從學術角度考慮,這樣的列舉無助于對特效字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做出理論指導,因此,本文將緊緊圍繞“情境”這一概念對特效字幕的作用進行分析。
3.1 提示
在情境展開之前,受眾對情境的具體內涵是未知的,這時特效字幕的主要功能是對情境進行提示。如《爸爸去哪兒》2017-01-06期,在00:20處出現的這個特效字幕如圖2。
字幕在內容上以孩子的口吻突出了一種快樂活潑的情調,將雪地摩托劃過雪地的景象比喻成流星劃過星空。真人秀即將展開的情境雖然還是未明的,但這一字幕已經提示出了情境的基調。
3.2 說明
在情境展開之前,特效字幕對即將展開的情境進行說明,如《奔跑吧兄弟》2015-07-03期,在43:22處出現的這個字幕如圖3。
伴隨著比賽開始的哨聲,這個字幕的功能是向觀眾說明,比賽正在開始,以雙方競賽關系為主的情境正在展開。說明性特效字幕可以看成是提示性特效字幕的弱化形式。提示性特效字幕對情境的作用是錦上添花,好的提示性特效字幕對情境能夠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說明性特效字幕則顯得可有可無,從這個角度講,說明性特效字幕是失敗的提示性字幕如圖4。
3.3 強化
在情境展開過程中,特效字幕的主要功能是對情境進行強化、渲染。如《爸爸去哪兒》2016-12-30期,在22:38處出現的這個特效字幕。
這段節目的情節是成龍帶領孩子穿越雪地,其情境作為一個系統,有這樣兩對關系:一是成龍與孩子們的帶領與被帶領關系,二是隊伍與雪地之間穿越與被穿越的關系。新奇是這個情境的主基調。在情境展開過程中,一個孩子在雪地里發現了異常,這一特效字幕就是對這種新奇感、驚訝感的強化。
3.4 間離
同樣是在情境展開過程中,如果說強化是用特效字幕加強受眾的情景代入感,那么間離性特效字幕則突出的是對情境的間離感。如《奔跑吧兄弟》2015-06-19期,在36:21出現的這個特效字幕如圖5。
這一期節目的真人秀明星被分為兩隊做游戲,其情境基調是歡快的,而“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這個字幕引用《海燕》中的經典語句,引發受眾對海燕不畏艱險、弱而能強的記憶和想象,在出離于既定情境的同時,又將海燕為生存而奮斗的形象與表演嘉賓游戲中的狼狽形象進行對比。概括來說,這一類型的特效字幕就是以引發受眾的回憶、想象,出離既定情境,進而對既定情境進行多維度欣賞。
3.5 再創造
再創造性的特效字幕,指的是在情境展開過程中,后期制作人員充分運用自身的藝術想象力對情境進行再創造,如《奔跑吧兄弟》2015-06-12期,33:05處這個特效字幕如圖6。
在既定情境中,真人表演者僅是在進行游戲,而這一特效字幕充分發揮了后期人員的想象力,綜合運用畫面拼圖、特效字幕等手段,將表演者的光頭與旭日東升聯系起來,并用“不忍直視”四個字來加強這一再創造情境的氛圍。如果說間離性字幕僅僅是引發觀眾對其他形象、情境的想象,那么再創造性的特效字幕則是對既定情境的升華、演繹,是強化、間離性特效字幕的綜合運用。
4 結論
以情境論為指導,真人秀節目特效字幕的功能有以上5種。綜合來看,以《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為例,提示性、強化性特效字幕的運用較為成功,而單純說明性的特效字幕應該適當減少,間離性、再創造性特效字幕則應該成為后期人員運用特效字幕的努力方向。
首先從藝術來看,這兩類特效字幕的藝術表現力更強。王夫之在評論《詩經》時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間離性字幕在藝術品位上與王夫之的論述在精神上是一致的,更具有藝術張力。而再創造性特效字幕則如靈光乍現,極大地提升了節目的藝術水平。
其次從文化來看,現有真人秀節目的娛樂化傾向多為人所詬病,而間離性、再創造性字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成功的特效字幕可以增加節目的文化內涵,使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文化享受。
參考文獻
[1]尹鴻,冉儒學,陸虹.娛樂旋風——認識電視真人秀[J].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6:6.
[2]周雪濤,杜曉琳.真人秀節目的面面觀[J].青年記者,2007(15):47.
[3]陳建新.電視字幕的作用及其制作[J].電視字幕,特技與制作,2004(10):48-49.
[4]許之民.電視字幕的規范性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8.
[5]許璐.電視字幕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