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淳雅+孫凱
摘 要 科技館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其自動化管理能力、工作效率以及服務水平等都會得到顯著提升。本文重點研究了在科技館服務領域,如何更好地應用物聯網技術,并由此提出相關應用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 物聯網技術;科技館;應用途徑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9-0110-02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科技館規模近些年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不僅信息量變得規模龐大,同時展品數量也顯著增加。想要強化信息和實物的管理,射頻識別技術開始在科技館中得到應用,這從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緩解了科技館的管理壓力。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例如展品演示、展廳導覽、自動化檢票等系統并沒有實現有機的融合,這讓參觀者并沒有更加顯著的感受到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捷性,甚至還會因為不斷注冊,申請賬號等方式,讓參觀體驗變得更差。在此背景下,物聯網的出現開始實現了諸多系統的整體融合,有效的提升了科技館個性化服務水平和整體的管理能力。
1 物聯網技術在科技館中的應用
1.1 科技館物聯網技術的功能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科技館應用的管理模式相對傳統,這讓門票、導覽以及展品等系統成為一個個獨立系統。在此管理模式下,很容易出現導覽以及門票丟失等諸多問題,觀眾并沒有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效應。結合上述問題,通過基于物聯網的射頻識別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類難題,具體措施為:第一,應用射頻技術之后,可以對門票、展品和導覽系統進行有機的整合。在射頻技術支持之下,觀眾只需要一張電子門票即可。在此門票上,綁定了相關的個人和門票等方面的信息。此時,觀眾只需要基于該電子門票,到科技館中觀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第二,基于物聯網技術,能夠將展品進行細分,同時還可以構建相應的游戲,增加參與樂趣,有效提升科技館的個性化服務水平。參觀者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還能夠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讓他們通過游戲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第三,這種電子門票還能夠為特殊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如3到10歲的兒童,家長需要隨時對他們進行定位,確保雙方時刻聯系,電子門票就可以很好的做到這點。
1.2 數字科技館的建設
科技館在應用物聯網技術之后,網絡資源和展館信息可以實現有機的融合,讓參觀者可以將精力集中到相應的科技展品上。然后據此推動多元化,趣味性的科普教育。也即是說,利用物聯網技術,推動數字體驗館、科普館和博覽管等的建立。接著,結合具體的功能分類,推動個性化數字展館建設。這時,可以借助實體展館和網絡資源的合理應用,并科學的遴選相應的資源。另外,還需要關注內容新穎特性,將前沿知識當成重點來進行科學展示。另外,在建設時,更需要注重地方屬性,規避和其他地區出現重復效應。從設計角度來看,盡可能選擇具有平民化和成熟性的技術,更好的宣傳數字科技館。最后,還需要結合不同群體的差異性需求,通過方法創新,讓數字館展現出自身的娛樂性、開放性和個性化。
1.3 科技館效能的管理
應用物聯網技術之后,工作人員的效率以及質量都會得到顯著提升,數據統計也更為科學合理,而且行政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升。例如,參觀者可以借助電子門票到科技館內自主參觀,更好的了解其知識及其原理。此外,還可以結合自身興趣遴選需要參加的游戲。這樣,對于管理人員而言,工作起來就更為輕松,他們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增長見識,進而為參觀者提供更好服務。
1.4 科技物業的管理
應用物聯網技術之后,消防控制、安保系統等就會得到有機的融合,這樣,館內的物業管理水平就會得到顯著提升。另外,還能及時發現和解決相關的隱患問題,進而讓館內活動變得安全有序。
1.5 物聯網全局的管理
科技館物聯網,本身隸屬于物聯網的構成,其自身可以幫助場館更好的開展科普教育工作,為廣大群眾提供高水平的科普服務。此外,觀眾還能夠通過物聯網技術,及時的了解到科技館的最新動態,以及相關的科普活動。從而激發他們積極參與,最終推動公共事業的大力發展。
2 科技館合理運用物聯網技術的辦法
2.1 結合具體情況編制發展戰略
近些年,物聯網已經成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科技館想要更好的應用該技術,就需要對自身當前現狀進行充分分析,然后再編制相應的發展戰略。第一,實施分步走戰略,將人力、財力和物力進行科學的分配,讓相關工作實現漸進發展。為此需要對可行性加以研究,再結合其他管理領域,制定適合科技館物聯網發展的相關規劃。第二,科技館需要和相關政府部門展開良好合作,對其中涉及到的知識產權和安全性等,需要進行深入分析,獲得支持。第三,當前物聯網技術標準還沒有實現完全統一,作為科技館,應該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和協議的執行,進而為后續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2.2 完善基建工作,做好對接
當前,物聯網對軟硬件的性能整體要求不低,不過這并非要求科技館對已有的信息資源全部的擯棄,因為物聯網技術可以提供很多兼容性接口,這樣就可以將科技館原有的軟硬件系統對接至物聯網體系中,這樣,科技館中原有展品信息和布局,以及過往的科普活動等數據,都能夠對接至新的物聯網數據庫中,實現信息的重復利用。此外,對于硬件資源,可以對其進行科學的合理改造,優化相關的布線,從而讓這些基礎設施能夠更好的適應物聯網建設的需求。
2.3 重視數字科技館建設,完善互動機制
當前,網絡資源極為豐富,而且檢索簡單快捷,群眾可以據此實現高效學習。利用物聯網技術,就可以將數字館和物理科技館實現良好的對接,進而極大的擴展科技館的內容。此外,還可以進一步借助3D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將枯燥的文字內容,單一的圖片內容變得更具有互動性,而且還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極大的方便了參觀者的學習,與此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拓展科技館的服務能力。例如,美國的自由科技館,就借助于遠程視頻技術,對相關實驗室的場景進行實時展現,能夠讓參觀者更加直觀的了解相關科學原理和實現技巧,讓參觀者對此贊譽有加。將物聯網和社會網絡平臺進行有機聯合,對推動科學知識的傳播有著極大的作用,當前很多科技館都在積極以此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2.4 增強培訓力度,提升人員素質
科技館從業人員必須要能夠高效科學的應用和管理各類自動化、高科技設備。而且這些從業人員在新的物聯網技術下,其工作習慣和操作模式也會出現顯著變化,這就意味著,需要有效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要針對具體的工作內容進行細分,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的相互協作,同時還需要強化培訓,增加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激勵他們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進而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應用物聯網技術。
3 結論
總之,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應用,科技館的服務開始變得更為科學、多元和個性化。當然,這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有一些缺陷,這需要今后進一步改善和發展。只有如此,才能讓科技事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國智,董毅明.我國物聯網產業現狀及其發展對策分析[J].商業時代,2011(4):28-29.
[2]姚曉霞.我國物聯網發展現狀及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0(30):144-145.
[3]姚萬華.關于物聯網的概念及基本內涵[J].中國信息界,2010(5):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