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強
摘要:文章通過對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揭示了其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旨為羽毛球俱樂部的管理者,提供一些管理建議,也為漢中市羽毛球消費市場的良性發展提供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現狀;調查與分析
以漢中市為個案展開羽毛球俱樂部經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發現現階段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提出有針對性的經營管理的有效改進方案,并通過此個案研究,逐步揭示與漢中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當的地級城市的共性特點,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為研究對象。其中調研對象包括漢中市 6家羽毛球俱樂部,和部分俱樂部的教練員、負責人、會員以及相關專家。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以及調研漢中市6家羽毛球俱樂部,對漢中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羽毛球業內專家共10人進行訪談,以了解體育主管部門對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管理情況以及羽毛球俱樂部今后經營的相關建議等。運用 Excel 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和統計分析,得出相關的比例。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
(一)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概況
調研顯示,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配套服務設施均不樂觀,其中五家只有簡單的休息座椅,只有紅葉球館是依托紅葉大酒店建設的,配有專門的休閑區,但其消費在漢中也是最高的,即便是會員每小時優惠后也要32元。
調研的六所俱樂部,總投入資金在100 萬元以下的有四家,且都是綜合型運動中心中附設的羽毛球俱樂部。投資最多的漢中市體育中心,是由政府投資建設自主經營的俱樂部。漢江新城體育館是由企業老板投資,既向社會開放,也是其住宅小區的附屬設施的一部分。總體上看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還是以中小型羽毛球俱樂部為主,基本能滿足目前漢中市羽毛球愛好者的需求,但是對高端用戶來說這樣的條件還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
在調研對象中最早開業的是從2003年開始營業至今的漢中大河坎體育館羽毛球俱樂部,最新的是 2017年漢江新城體育館羽毛球俱樂部。2007 年至今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總體上呈逐年遞增趨勢,尤其是2010年以來新增四個羽毛球俱樂部,說明漢中市居民對羽毛球的參與越來越高,且羽毛球俱樂部的市場空間依然較大。
各個場館的場地片數也不盡相同,最多的有12片,而最少的只有4片。羽毛球俱樂部的場地面積分為大中小三類。7 塊以下為小型場地,8-11 塊為中型場地,12 塊以上為大型場地。場地越多,可以同時容納進行羽毛球鍛煉的人數就越多,同一時段收入也就越多。漢中市的羽毛球俱樂部中小型居多。小型場地建設在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發展早期,近期大型場地增加。漢中羽毛球運動市場前景良好,因而投資者敢于投資較大的運動場地來吸引羽毛球愛好者鍛煉,從而獲得經濟收益。
(二)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經營方式與盈利途徑分析
漢中市羽毛球場館的盈利途徑包括:辦理會員卡、組織羽毛球培訓班、場租收入、發展與羽毛球相關的衍生服務項目等。場租收入,是羽毛球俱樂部最常用的盈利方式,是保證場館正常收入不虧損的重要保障。場租收入需要擴大宣傳提升影響力,吸引更多的羽毛球消費者參與其中,為羽毛球俱樂部的其他經營活動奠定基礎保障。羽毛球培訓班,也是俱樂部盈利的主要途徑,辦班可以提高羽毛球俱樂部的知名度,吸引消費者,促進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會員制的收費是以辦充值卡的形式進行繳費,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普遍推行會員卡制度,但辦理形式根據場館的不同而不同。同時,辦理會員卡不同的場館給會員一定的折扣優惠政策,但是沒有規定會員的各種權力與義務,也很少組織會員共同活動。與羽毛球相關的衍生服務項目比較少,主要是銷售羽毛球、羽毛球線、飲料、繃線服務等帶來的收入,這部分收入總體不高。
(三)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與管理者情況與分析
研究分別選取了每個羽毛球俱樂部1名管理人員進行調研。結果顯示,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較大,占83.3%。而女性經營者只占16.7%。深入訪談發現,其原因是男性經營者通常都有較好的羽毛球運動技術基礎,在俱樂部經營活動利于管理。對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者年齡的調研顯示其年齡結構老、中、青分布較為均衡,通過訪談了解到,其年齡大的經營管理者都會培養年輕的助手,老同志通常負責決策與定向,年輕管理者更多的負責執行。
對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管理者的學歷與專業背景的調研結果顯示,經營者以大專、本科居多,占調研對象的50%。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者的受教育程度較高,這些經營者普遍思路比較開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會為提高利潤以及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進行比較科學的思考以及勇于依據科學知識去進行創新和實踐。經營者中所學專業為非體育專業的人數是體育專業人數的兩倍。這一數據表明作為市場經營的羽毛球俱樂部其經營管理人員,其專業背景與其經營有一定的關系,但作為商業經營其管理者的專業背景并不是影響其俱樂部的核心指標。
(四)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教練員隊伍及其工資收入分析
通過對漢中市羽毛球教練員的調研發現,男性7人,女性1人,主要以男性教練為主。其年齡結構中30歲以下的教練占總人數的62.5%,40歲以上的教練只有1人,沒有50歲以上的教練。可見教練員以男性為主,且以年輕人為主。
通過深入訪談了解到,以上統計的教練員雖然是羽毛球俱樂部長期合作的教練,但是教練員與俱樂部的關系主要是合作關系而并非雇傭關系。教練員可以通過辦培訓班掙自己的工資收入,辦班是自主招生,給羽毛球俱樂部交一定的管理費和場地費。此外還有通過做私教、陪練的途徑掙自己的工資。因為教練員收入系個人隱私,通過訪談了解到,私教每小時費用在100-150元之間,辦班每個學員的費用在1200-1400之間,學時為20個學時。羽毛球俱樂部并不承擔教練員工資費用,除非是羽毛球俱樂部自己辦班聘請教練代課,才會按課時費發給教練員工資。由此可見,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除了少量的管理人員外,并不需要雇傭專職教練,也不承擔教練員的工資收入。
(五)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價格水平統計與分析
調研顯示漢中市目前價格最高的紅葉球館收費80元/小時,最低的健之羽和頤康圓收費為20元/小時,這兩個俱樂部一個在勉縣一個在鋪鎮,其定價較低主要是受地理位置的影響。不同的俱樂部為促進消費者消費,都對會員采取了一定的價格優惠,其幅度基本上在31.25--75%之間。其中價格最高的紅葉球館的最大優惠幅度也是最大的,最大的非黃金時段優惠幅度達到31.25%。價格最低的頤康圓沒有任何優惠。勉縣的健之羽俱樂部,定價為20元/小時,而且會員優惠最大幅度達到50%,說明勉縣的羽毛球愛好者人數有限,同時勉縣消費能力距漢臺區尚有差距。此外,為有效吸引會員各俱樂部都對黃金時段和非黃金時段的價格及優惠幅度做出了一定的規定,如對會員在黃金時段和非黃金時段的優惠幅度不同,但是為了吸引會員對非會員則不論什么時段都采取了統一定價收費的策略,而且在黃金時段,非會員難以預約到場地。需要加以說明的是,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會員也分等級,根據一次性充值消費的金額大小不同,確定不同的優惠幅度。對于會員黃金時段和非黃金時段的優惠,漢中市各個羽毛球俱樂部也都采取的靈活的策略,沒有硬性規定,其幅度主要由消費者數量來決定。
三、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總體上看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不高。不能為顧客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體驗,難以滿足顧客的需求,進而遏制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發展。例如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無洗浴設施、保暖降溫設施不完善等。此外訪談了解到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交通與停車等因素也成為制約其經營的因素之一。
第二,漢中市經濟發展水平制約了羽毛球俱樂部的定價,定價又導致自主經營者不敢進行提升軟件、硬件服務質量的投資。漢中市2016年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595元,這樣的經濟發展水平難以支撐羽毛球俱樂部的高位定價。
第三,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教練員與俱樂部的關系不夠明確,既有一定程度上的雇傭關系,又不是純粹的雇傭關系,既體現為合作關系,又存在一定的依附關系。例如教練員自主招生辦班需要依附于羽毛球俱樂部。教練員與俱樂部的責權利關系不明晰,對羽毛球俱樂部的長期發展不利。交通是否便利、停車是否方便也是影響羽毛球愛好者選擇羽毛球俱樂部的因素之一。
四、結論
(一)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不能滿足羽毛球消費者的高層次需求。其總體規模都屬于中小型羽毛球俱樂部,總投入資金大都在在100 萬元以下。從羽毛球俱樂部的發展來看,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在2010年以來新增4家,呈快速增長態勢。
(二)漢中市的羽毛球俱樂部的經營方式主要由企業自主經營、租賃經營等。盈利途徑包括:辦理會員卡、組織羽毛球培訓班、場租收入、發展與羽毛球相關的衍生服務項目等。
(三)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者中男性男性居多。年齡結構老、中、青分布較為均衡。學歷結構高中或中專、大專或本科各占50%。其顯著特征是非體育專業的羽毛球俱樂部經營者是體育專業背景的兩倍,這表明經營場館與是否是體育專業出身沒有直接關系。
(四)漢中市羽毛球教練員主要以男性教練為主。其年齡結構中30歲以下的教練占總人數的62.5%,40歲以上的教練只有1人。教練員與俱樂部的關系主要是合作關系而并非雇傭關系。俱樂部不承擔教練員的工資,教練員的收入主要依靠依托俱樂部自己招收學員和擔任私教、陪練。
(五)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價格水平總體不高,且對會員優惠幅度較大,其優惠幅度基本上在31.25--75%之間。定價最低的為20元/小時,而且會員優惠最大幅度也可達到50%。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的會員也分等級,根據一次性充值消費的金額大小不同,確定不同的優惠幅度。
(六)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場地日均使用時間為4-5小時,主要集中在晚上,效率不高。承包或自主經營的羽毛球俱樂部需拓展盈利渠道。
(七)漢中市羽毛球俱樂部還存在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不高,定價不高,不敢大膽投資進行軟、硬件服務保障條件提升,教練員與俱樂部的關系不夠明確,責權利關系不明晰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潘永.北京市與廣州市業余羽毛球俱樂部經營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2007(5).
[2]劉淑彬.常州市業余羽毛球俱樂部現狀調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1(17).
[3]李媛.對開封市羽毛球俱樂部潛在消費人群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4(19).
(作者單位:陜理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