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芃
摘要:根據新出爐的2017年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難度技術的變化及革新,深刻意識到現今健美操技術發展的速度之快。2017版新規則的出臺,為競技健美操又一個新周期的難度技術的改進、發展、完善以及難度技術訓練起到促進和指導作用。我們的教練員、運動員必須盡快地熟悉、理解、掌握、并精通運用新規則,以便使技術訓練方案的設計和訓練方法手段得以更好的實施。本文通過對17版國際新規則全面剖析,探討了新規則變化下對我國競技健美操訓練的影響,為競技健美操教練員指導訓練和比賽提供理論依據。在競技健美操比賽中要想取得勝利,教練員必須要仔細研究和分析競賽規則,并依次進行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對于適應新規則所需要具備的競技能力訓練有著重要作用。運用文獻資料法和對比分析法對國際體操聯合會(FIG)編寫的2013版規則和2017版規則進行比較(以下簡稱13版、17版),分析競技健美操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技術訓練趨勢,為我國下屆世錦賽取得勝利做準備。
關鍵詞:競技健美操規則;競技健美操技術;技術發展趨勢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國際體聯健美操13版和17版的國際健美操競賽規則。在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關于健美操技術發展方面的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對比分析法
對國際體聯13版和17版的國際競技健美操規則中的評分標準進行了統計、對比、分析和研究。
(二)研究對象
國際體聯13版、17國際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2017—2020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修訂變化
規則作為技術的導向,規則的制定和修改都是以技術的發展為目標的。可以說從第一本FIG競技健美操規則出臺,到最新版本FIG2017版規則的問世,FIG健美操規則在不斷的修正和革新中引領著競技健美操技術的全面發展。經過FIG2013版規則的再次修正,競技健美操技術不斷發展,逐漸體現出了健美操項目的技術特色,但同時,競技健美操技術發展的新問題又不斷地反饋給規則,進而新一輪的規則必將有新的修正和嘗試,FIG2017版競技健美操新規則修改內容。從17版競技健美操規則的修改內容,可以看出在17版競技健美操的規則中,各個板塊都出現了很大的修改和調整,特別是在完成和難度上。在這個新周期下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都需要盡快的去了解和適應新規則的要求。對裁判員在比賽中發揮公平公正的評分標準以及教練員和運動員在訓練中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13版、17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難度動作變化對比分析
1. 13版、17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難度動作數量變化比較分析
17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難度共由4各組別和23個根命名組以及36個根命名組成。在隨著競技健美操發展難度技術發展趨勢逐年的變化,在對難度內容的刪減和難度動作復雜性增加的同時,競技健美操規則也越來越能體現出健美操項目的競技性。經統計17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中更加的注重成套完成,在17版規則中取消了0.2的減分,改為0.1、0.3、0.5、1.0四個尺度的減分,新制定出摔倒要扣掉1.0分。對 13版和17版兩個周期的難度完成扣分分值中可以看出,17版規則對于參賽者在成套中難度完成的穩定性和成功率上要求更為嚴格,扣分更為嚴謹。要求參賽者在選用高難度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可以完美的展現出來。對13版和17版兩個周期的完成成套編排的扣分分值的比較中,不難看出17版規則放寬了對完成編排的評分,只要參賽者能保持平穩的完成成套動作、過渡與配合及托舉與配合造型就不會有大分值的被扣分情況。從中可以看出17版競技健美操規則更加的注重細節化,在17版規則中各項內容的細化讓完成裁判在評分的過程中更加的客觀,對參賽者更加公平公正。那么在成套的編排中就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同時也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在編排比賽套路的過程中注意依照新規則的要求,在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深入創編,更完美的完成成套。
2. 13版、17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成套動作中難度數量及評分變化
競技健美操屬于難美項群類的項目,提高難度的價值,創造新的難度動作,不斷地向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是該類項目發展的特點之一。新規則除了調整部分難度的系數之外,還對成套中的難度數量以及難度的選擇和難度完成的評分做出來修改。
從1997年以前的16個難度動作到1997年規定的12~16相繼減少到12個難度動作。此次17版新規則的出臺,又將混雙,三人,五人項目中的難度動作降至9個。從2013年至2016年規則中難度數量已被保持在10個,2017年新版規則中單人項目的難度動作被限制在了10個,集體項目限制在9個,難度動作數量雖然被限制,但是難度動作的水平不斷提高分值也在逐漸的增加,尤其是高分值的動作。同時動作類型也趨向于多樣化,如今已出現了如:正反托馬斯轉體,跳加轉體的動作中也出現了跳轉1080°甚至更多和轉體1080°劈腿落地的復雜的高難度。在難度動作的連接中不在是簡單的C組難度動作的連接,而是出現了技巧接難度在接技巧之類的高難度動作。在競技健美操比賽中,難度動作的過渡連接和技巧是一項很重要的得分因素,而過度連接和技巧的編排創新卻很困難。現在的比賽中,難度動作不再是唯一的看點,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和過渡連接動作雖然不再是難度動作的范疇,但是其觀賞性卻并不比難度動作帶給人們的視覺沖擊遜色。
3. 13版、17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難度分值變化對比分析
近年來,隨著規則的不斷的修訂出版,國際體聯每年都會公布新的難度表,而且每次都會出現大量的新難度,難度的分值也越來越向著高分值的方向發展。轉體度數也不再是局限于720°以內。新規則難度表中跳轉體中最多達到1080°,甚至更高。這不能不說明現代競技健美操的難度水平已向著超高難度的方向發展。通過統計13版、17版A、B、C、D各組別中每個難度跟命名最高分值的比較。在17版的新規則中難度分值的降低,對B、C、D組半周轉體類難度的降組,同時也增添了更多的新難度以及1.0分值的高難度動作。新規則中增加了C組難度的總數量和高分值的難度數量,該組的平均價值在四組中增加最多。規則增加了改組在整體難度中的份量C組跳躍類難度在競技健美操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2017—2020年版FIG競技健美操規則難度與完成的關系
通過對兩個周期的FIG 競技健美操規則中完成裁判員的職能范圍、錯誤的減分標準的比較,可以發現規則對運動員完成動作的質量要求非常精準。每個版本的規則都把技術技巧及集體項目的動作一致性作為重要的評分內容。對技術技巧的評判主要是指對運動員最大的準確性完成動作的能力評判。
三、結論
(一)在數量方面,新規則中新難度較以往規則中增幅變化很大一部分主要集中在高級別難度上。成套動作數量與2013~2016年的規則相比有所改變,單人項目還是要求10個難度動作,混雙、三人、五人已調整為9個。地面動作也不在受限制。從級別變化來看,難度分值在0.7以上的高難度動作較以往增加較多,尤其是分值1.0的動作。
(二)從難度動作總分評分來看,難度動作的評分更加精確與科學化.規則重新各項目的難度總分評分做了更合理、細致的劃分。
(三)完成裁判對于難度的評分更加嚴格與精確。這就要求運動員練好基本功,提高難度的完成度,減小難度的失誤率,對難度完成質量要求提高,對運動員素質要求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國際體操聯合會.健美操競賽規則2013—2016[S].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2013.
[2]國際體操聯合會.健美操競賽規則2017—2020[S].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2017.
[3]匡小紅.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4]張力為.體育科研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5]賈學軍,楊強.從1997 - 2008 年國際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變化看難度動作的發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4):87-90.
[6]董新軍,刁在箴.國際健美操2005 版新規則變化的主要特點及競技性展望[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2).
[7]胡飛燕.競技健美操新規則與難度動作體系的互動機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6).
(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