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5年 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道"/>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全訓|文
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色金屬工業努力推進產業發展由大到強,為實現有色金屬工業強國夢砥礪奮進、鏗鏘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為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本刊推出“砥礪奮進的5年,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道”欄目。
開創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新局面
——砥礪奮進的5年 迎接黨的十九大特別報道
陳全訓|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積極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全行業砥礪奮進、鏗鏘前行,努力推進產業發展由大到強,在總量規模、產業結構、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國際影響等方面都邁上了新臺階,為實現有色強國夢積累了堅實基礎和豐富經驗。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陳全訓
十八大以來,全行業總量規模穩步提升,行業影響不斷擴大。一是總量規模不斷擴大。2013年到2016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從4154萬噸增長到5283萬噸,年均增長8.1%。產業規模的擴大,保持了適當的速度,適應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二是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我國自主開發的有色金屬新材料有力支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為航空航天、高速列車、海洋開發、核電工程等作出了突出貢獻。有色金屬企業成為踐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開發、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倡議和戰略以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全球影響力不斷上升。2016年,我國銅、鋁、鉛、鋅等主要有色金屬產量分別占全球總產量的35.9%、55.4%、42.0%、45.9%。在世界十大銅、鋁、鉛、鋅冶煉企業中,我國都有3家以上的企業位列其中。
十八大以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一是產品結構升級。這一時期,銅材和鋁材產量年均分別增長15.5%和20.1%,遠高于同期冶煉產品產量增長速度。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利潤占比,由2013年的50%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約60%。二是區域結構優化。有色金屬冶煉布局繼續向資源密集和交通便利地區聚集,有色金屬加工向消費集中區域聚集,一批具有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崛起,產能集中度不斷提高。一批缺乏競爭力的產能加快退出,電解鋁產能置換工作開始有效實行。三是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依靠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地質勘探,發現了一批大型礦床,國內資源保有儲量相應增加。同時,境外資源開發取得重大進展,穩定了境外資源供應來源。四是重大成果亮點紛呈,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自主開發的多項冶煉關鍵技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加工裝備水平整體提高;高性能電子銅帶及箔材、航空鋁鋰合金、大斷面鋁合金型材等精深加工技術與產品取得新突破;鋁空電池、納米陶瓷鋁等創新產品實現了產業化應用。
十八大以來,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是綠色礦山、城市礦山、區域礦山建設不斷深化。全國評選出的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中,有色金屬礦山企業達到了114家,占比達到17%。礦山“三率”水平顯著提高,廢舊有色金屬再生利用取得新進展,區域礦山成功建設開創了資源集約利用新模式。二是節能減排降耗達到新水平。這一時期,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33.9%,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平均下降112千瓦時/噸,鉛冶煉綜合能耗下降8.25%,電鋅綜合能耗下降5.5%,均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三是循環經濟達到新高度。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形成了若干規模化的再生金屬生產基地。內陸地區依托傳統廢舊金屬集散地,再生金屬生產規模穩步擴大。2016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1245萬噸,比2013年增長了近19%。
十八大以來,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一是大踏步“走出去”。成立有色金屬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推動礦山、冶煉、加工全面走向世界,從資源合作不斷延伸到園區建設與裝備合作、技術合作、工程承包服務。到2016年年底,中國企業在海外形成有色金屬礦山年采選礦石能力超過5200萬噸,基本建成了具有世界級精礦供應能力的銅礦山。二是高水平引進來。一大批國有、民營、合資企業加大引進力度,不僅引進資金、技術、裝備,還大量引進人才、研發團隊等優質生產要素,有效提高了引進來水平。三是國際市場話語權提升。上海期銅等逐步擺脫“影子市場”的從屬地位,與倫敦銅等形成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定價參考依據。稀土、鎢、錫、銻、銦等優勢稀有金屬價格話語權逐步提高。
十八大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擴大應用取得重要進展。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努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淘汰落后產能、退出無競爭力產能的同時,大力擴大有色金屬應用,凝聚了行業共識。一是以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為契機,以擴大鋁材應用為突破口,增加有效供給。
鋁行業在拓展鋁的應用方面集中發力,推廣以鋁代鋼、以鋁節銅、以鋁節木。交通運輸領域輕量化對鋁材的需求顯著增加,建筑鋁模板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鋁制家具逐漸得到社會與家庭的廣泛認同,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二是加快有色金屬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我國汽車動力電池材料、光伏電池材料、稀土永磁體等的應用不斷擴大,有些有色金屬產品供不應求,部分有色金屬材料的應用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三是瞄準長遠發力。為開拓未來潛在市場,強化有色金屬高端產品研發,汽車用鋁板、海洋工程用鈦材、3D打印材料、新型軍民兩用產品等,已經開始步入小規模產業化應用,逐步展現出未來有色金屬應用的廣闊前景。
這一時期,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取得的成績,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下取得的,來之不易。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離不開各企業的奮力拼搏,也離不開全體有色員工的辛勤付出。但同時,我們也要穩不忘憂,好中知難,清醒地認識到行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譬如投資繼續回落的問題。全行業的投資增幅從過去遠高于全國水平的兩位數增長,到現在的負增長,特別是占有色金屬行業投資比重80%的民間投資出現斷崖式下滑,凸顯出對預期的信心不足,制約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譬如“去產能”面臨各種考驗。清理整頓電解鋁違規產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深入,但同時也面臨各種考驗。如政策預期下價格的反彈,是否會引發缺乏競爭力產能加速投放市場、加速產能回潮?強大的資本力量推波助瀾,可能引發短時間價格的大起大落,將會對上下游帶來怎樣的變化?譬如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在有色金屬行業,鋁產品是遭遇“雙反”調查最多的領域。特別是最近兩年來,針對我國鋁產品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美國連續啟動針對我國鋁產業的“332”調查、“232”調查,最近又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啟動對中國的“301”調查,這些調查對中國有色金屬產業的影響值得高度關注。再譬如環保政策深度加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重化工行業提出了更嚴、更高的環保要求。2015年,新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被喻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等又聯合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見稿),重化工行業的生產排放標準全面趨嚴。中央環保督查力度明顯加大,實現31個省份全覆蓋,推動地方政府落實環境保護責任。2018年起,環保稅法也將正式實施。這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政策,都對我們有色金屬行業的環保治理與綠色發展,提出了更加嚴苛的新要求。
面對新形勢,全行業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昂揚的斗志、更扎實的工作,努力開創行業發展的新篇章。
一要深入學習貫徹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動搖。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習近平同志在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斗爭中形成的。我們要一以貫之地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化作我們行業的自覺行動。
二要始終堅持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根本目標不動搖。實踐證明,我們提出以資源控制力、技術引導力、市場影響力和文化感召力為標志的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目標,符合行業發展方向,在全行業凝聚了共識、推動了許多關系行業發展的大事取得進展。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增強攻堅克難的勇氣,把這一目標落實到行業的方方面面。
三要始終堅持高端、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不動搖。面對行業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產能過剩、能源資源和環保約束的局面,要從過去的注重速度向注重質量轉變,從過去的生產制造向品牌建設轉變,全面提升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擴大有色金屬應用、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抓好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突破環境資源瓶頸約束,不斷拓展行業發展新空間。
四要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為根本動力不動搖。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處在從依靠要素擴張向依靠創新驅動、從依靠物質資本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轉變的過程中,必須順應這個趨勢,把科技創新放到更突出的地位,讓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政策鏈相互融合銜接,形成立體創新體系,堅持開放合作,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實踐中,發揮好有色金屬產業的先導作用,使各方面的創新成果成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當前,我們正處于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關鍵期。國際形勢正經歷深刻復雜變化,世界經濟復蘇并不穩固,單邊主義傾向逆流而動,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國內經濟發展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增長速度換擋、前期政策消化的新常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全球視野審視發展格局,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扎實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通過全行業的努力奮斗,把有色金屬工業強國建設推向新高度。讓我們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