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強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認識到了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導致高校體育教學無法深入的開展下去,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需要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變革,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這樣才能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關系著我國國民發展的未來,一定要將高校體育教學的變革政策有效的落實下去,提升我國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體育不僅成為了人們學習的科目,也成為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體育生活方式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體育教學發展的新趨勢,為此我國體育相關部門相繼頒發了《體育法》、《全面健身計劃》等文件,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因此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變革是適應新時期教學的要求,對于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培養有重要的關聯。
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一般就是指大學生基本的體育生活習慣和體育鍛煉文化,在遵循終身體育的基礎上開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整體的身體素養。大學生不僅在體育教學中積極參與,而且還有一定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豐富自己的體育文化生活。培養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是讓體育教學轉化為體育習慣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地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思路和方法,完善課下對學生體育活動的監管體系,把學生的體育習慣納入到綜合評定考核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體育生活方式,提升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綜合素養。
現在我國大學體育教學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體育教學的理念比較落后,適應不了新時期教學理念的變革,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很多的大學體育教學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一的認為學生進行體育課程學習是以修得學分為目的,沒有依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校教學的條件作為基礎。很多的大學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只是單純的進行體育理論、要點講解,沒有顧及到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導致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興趣降低,無法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目標,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受到限制。
現在很多大學都會在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進行體育教學,一個星期只有兩個課時,體育教學的課時嚴重不足。體育教學的課時在大學課程比例中占比非常小,就是因為學校沒有落實好終身體育的教學慕白哦,只是單純的開展體育教學讓學生修夠學分,不在乎學生終身體育理念的樹立。大學生在大學得不到充分的鍛煉,體育課時又比較少,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有很多的大學,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設置的時候,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導致很多的教學課程項目設置不合理、不科學。舉例來說,有的大學在體育教學項目中設立了鐵餅、游泳等項目,不是說不可以設置這些體育項目,而是這些體育項目很少有學生能夠完成,有很大的風險因素在里面,這樣不合理的教學內容促使我國大學進行體育教學變革,才能更好的發展終身體育的目標。
大學體育中體育教學的目標設立本質就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所以,在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時候,一定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做好教學方式與學生特點的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對以往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要有為學生服務、為學生健康負責的覺悟,把終身教育目標作為實際體育教學的基礎,制定符合終身體育目標的體育教學任務、體育教學方式和體育教學評價制度。最后,大學還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成長階段的差異,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將終身體育目標貫穿到學生學習的始終,構建一個完整、科學合理的大學體育教學機制,有效的配置好體育教學資源與其他教學資源的統一,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浙江省深入推進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加強高校高水平體育運動項目建設,提升體育競賽的專業化水平;統籌安排校園各項體育賽事,營造校園體育文化,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通報制度。同時,浙江省大學生體育協會工作提出要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提升協會影響力,關注青年教師成長,關注相關學校體育水平的提高,互相學習,促進專項體育工作長遠發展。
大學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體育教學變革與身體健康目標的教學方式結合到一起,發揮出體育教學更大的價值和作用,在繼承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上實現體育教學模式創新融合發展。學校必須要重視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做好大學體育教學課程內容的開發,提升大學體育教學的水平。
在大學體育教學的課程內容開發方面,體育課程內容需要與學生的特點、教學狀況進行結合,將終身體育的理念融入到大學體育教學課程開發中去。比如學校可以對大一的學生進行一些體育基礎項目的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養成鍛煉的習慣,主要通過跑步、健美操等體育項目的教學為主,到了大二可以依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有選擇的進行體育學習,可以開設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排球等教學項目,其間可以穿插一些游泳、武術等項目,豐富大學體育的課程,盡量在終身體育目標實現的從基礎上進行大學體育課程開發,努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讓學生在當下和未來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調節情緒,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生活方式。
要想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實現體育教學變革的目標,首要條件就是要構建完善的大學體育教學體系,尤其是完善多種模式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從而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各個角度對學生的體育水平進行評估反饋,這符合終身體育的目標要求。這就需要大學體育教師變革傳統單一的體育教學評估體系,將課堂理論與體育戶外技能結合到一起,構建多種模式、多種評價方式的體育教學體系。
必須要明確開展體育教學變革一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二是要提升學生的心里素養,培養學生的品格意志,因此大學體育教師要把終身體育目標作為基礎,制定完善的體育教學評估反饋機制,比如體育教師可以把學生課上的體育理論掌握成績、戶外體育技能水平以及體育課時出勤率等進行綜合考量,也可以適當加入集體考評與個人考評的評估模式,注重學生體育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反饋,為實現學生的終身體育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要想落實好終身體育的目標,就必須要構建完善的體育教學機制,尤其是要進行多種體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多種形式的評估反饋,使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為一個整體性,全面性的終身體育理念樹立過程,達到大學體育教學的連續性目標,促進學生獨立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大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培養,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深化高校的體育改革。由于高校體育改革與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對體育的變革首先就需要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完善體育教學活動監測評估體系,從整體對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進行變革。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關系著我國國民發展的未來,一定要將高校體育教學的變革政策有效的落實下去,提升我國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1]楊坤.關于建構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調查與研究——以江蘇省大學生為例[D].揚州大學,2012.
[2]李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5(11):647-648.
[3]李志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培養探究[J].體育時空,2016(19):64-65.
[4]蘇曉紅.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培養[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28(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