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東亮 徐立蒙
澳大利亞高等出版印刷教育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出版印刷教育體系,開設出版或印刷專業的高校數量約占澳大利亞大學總數的四分之一。如今提供高等出版印刷教育的高校主要有: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悉尼大學、麥考瑞大學等。[1]同時,澳大利亞高校的印刷專業同中國高校的情況一樣,隸屬于不同的系科或二級學院,如莫納什大學的印刷專業隸屬于信息交流學院,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印刷專業隸屬于應用傳播學院,悉尼大學的印刷專業則隸屬于媒體與傳播系。
澳大利亞高等出版印刷教育辦學層次較高,既有以培養教學和研究人員為主的碩士教育,同時也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專注職業技能的研究生學歷證書和碩士學位。學歷層次主要包括:碩士證書、碩士文憑和碩士學位。碩士證書層次學分要求少,課程選擇較少,課程內容相對偏基礎性。碩士文憑層次高一些,學分要求比前者多,還增加了實習環節。申請碩士證書、碩士文憑通常要求先取得學士學位,但如果有豐富的相關工作經驗,也可以彌補學歷的不足,適當放寬條件。碩士學位層次學分要求多,并且課程內容難度高,另外還有論文的要求。[2]
澳大利亞政府構建了國家資格框架(AQF)體系,即全國統一的與工作崗位相對應的教育和培訓證書體系。想要入職、升學,必須獲得本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拿到初級證書(類似于中專畢業生),達到AQF4;拿到中級證書(類似于大專畢業生),達到AQF5級別;拿到高級證書,達到AQF6(學士學位)、AQF7(碩士學位)級別,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學習學校開設的課程去完成不同層次的認證(見圖1)。[3]課程科目是根據證書或者文憑的標準來定的,有短期培訓課程,也有固定學期課程。不同的課程,安排的學習時間也不同,有的半年即可完成,有的要長達三四年。另外,澳大利亞高等印刷教育體系中各類課程的學習形式靈活多樣,有全職的、兼讀的,還有夜校等形式。

圖1 澳大利亞印刷行業國家資格框架(AQF)體系
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立足于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和知識需求,以求達到和社會的無縫對接。在多年實踐中,澳大利亞根據市場變化需求不斷調整和修訂課程設置,并積極開發新的課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課程內容與時俱進,注重數字出版能力
澳大利亞的高等出版印刷教育與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等出版印刷教育有較大區別,課程的內容設置往往融合了出版和印刷行業的最新發展狀況,以便緊貼行業需求,做到與時俱進。下面以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悉尼大學為例說明。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領軍式高等教育學府之一,以其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全澳榜首而聞名遐邇。該校印刷專業的課程除了注重如膠印、絲印的工藝原理等傳統課程的學習外,尤其重視信息與計算機方面的課程,側重于數字印前原理與技術,主要包括如何將信息處理成為適合印刷的文件,如何進行圖文整合,如何拼版以及印刷整體流程的控制,更高的要求則是要修讀電氣工程等方面的課程。[4]悉尼大學信息與通信系的印刷專業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特別重視數字媒體實踐、數字傳播與文化、戰略公關、數字出版和健康傳播方面的課程,著重強調培養學生在線媒體操作技能,使學生掌握數字出版的技能而不是僅僅學會一些理論。此外,學校還經常組織相關的研討會,學生可以從新聞出版、信息傳播等專業人士那里獲得最新的知識,以此保證課程內容的新穎性。[5]
2.課程種類豐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主要是在公辦的TAFE學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中完成的,學生在TAFE學院中學習專業課程(即TAFE課程),畢業后即可以根據所學的專業獲得技能證書及學歷證書。部分TAFE學院還開設了本科課程,學生畢業后可以拿到學士學位,和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相類似。TAFE課程是國家資格框架(AQF)體系下以行業提出的標準為依據的,它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多以技能訓練為主,并由行業培訓咨詢機構制定且經過國家培訓局審批的多個科目組合而成。
澳大利亞高校中出版學科的課程基本也都是屬于TAFE課程,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高校的課程種類別具一格,突破了TAFE課程的設置。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為媒體和出版學科提供了600多門課程,涵蓋了傳統領域和新興領域,如信息通信技術、新媒體和全球媒體、廣告與市場營銷、公共關系與專業溝通、美術與公共藝術、跨文化交際與語言等。而麥考瑞大學的課程特色則在于將出版印刷教育跟寫作、畫面制作、游戲設計等結合,并投資建設了數百萬美元的媒體中心,聘請行業專家,幫助學生了解最新的新興媒體和出版行業動態。[6]
不可否認,多種可供選擇的綜合性極強的不同水平的文憑或資格證書課程,可滿足想學一技之長的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提高其就業適應能力和崗位職業能力。正因如此,使得澳大利亞的高等出版印刷教育獨樹一幟。
3.課程設置緊扣行業實際、注重出版專業實踐
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課程開發過程中,企業、行業具有很大的主動權。往往是由企業、行業引入關鍵能力標準,確定需要何種技能,再由提供教育的機構在已有基礎上進行課程開發。因此,澳大利亞高等出版印刷教育的課程設置基本都緊扣行業實際,在課程開發前先咨詢有關行業人士,確保教學內容真正符合業內需要,如悉尼大學與許多出版機構、媒體傳播機構都有密切的聯系。除了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外,在具體課程的傳授中,也注重出版專業實踐。莫納什大學對于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安排分為三個部分:基礎課程包括通信技術和媒體技術方面的知識,夯實基礎;核心模塊包括通信和媒體領域內的實踐研究,例如編輯、營銷、生產和設計管理等;第三部分為課程研究,即活動性課程,學生可以選取感興趣的單位去實習,更深入地了解出版行業最新的知識和技能,以獲取專業知識和技能。[7]
1.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印刷專業的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提供有關印刷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聘請富有實戰經驗的行業專家傳授必要的實際技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實訓。該校特別重視技術傳授,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各個階段所必須的技術。學生還可以學習平面設計、書籍裝訂等各方面的知識技能。在相關課程的傳授中,還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跨領域思考,如藝術學、經濟學、電氣工程學等,這都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該校還擁有多個研究中心——設計研究院、全球城市研究所、期貨設計實驗室、游戲設計研究中心、平臺技術研究院等,在不同的研究中心,學生可以成立不同的項目學習小組,提升自己的團隊協作精神,結合研究所的特色,扮演不同的角色,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實習計劃豐富多彩,重視出版印刷行業資源的引導
莫納什大學印刷專業的教學強調實踐教學,該專業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學中引入現實,研究生的培養過程強調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整個學習階段,學生有很多實地考察與實習的機會,主要的實習單位有: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費爾法克斯媒體、新聞有限公司、新星FM、福克斯工作室、澳大利亞政府寬帶部、數字經濟通信部等。在每個學期(為期4個月)中,學生至少需要完成288小時的學習活動,包括教師指導學習、在線參與學習與同伴指導學習。除了國內的學習,該校還承接了一些跨境、跨國的項目交流,例如承辦聯合國在中國山東和美國紐約的實習項目。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實習的內容與方法靈活多變,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悉尼大學對出版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習做了詳細規定。學生在實習階段可以去出版企業參與編輯、銷售、宣傳、管理或營銷等各方面的工作,在一個組織或者多個組織中,工作時間至少需累計達到140小時。在實習單位圓滿完成任務之后,需要寫簡要的書面總結和匯報。
3.與出版印刷行業聯系緊密,注重職業性、崗位性
出版印刷人才的教育與培養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在教學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出版印刷組織或者企業。筆者隨機抽取了幾個學校的專職教師履歷(見表1),發現這些教師往往有在多個著名出版公司或者企業工作的經歷,并擔任過一定的管理職務。因此,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清楚知道出版印刷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知道什么樣的課程結構是合理的,什么樣的操作技能是必需的,除了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具備哪些非智力的要素,等等。

表1 出版印刷專業教師履歷
除了與本地一些相關的行業密切合作之外,一些高校也開始嘗試跨國、跨境的合作性教學。悉尼大學與中國日報集團在北京就有深度合作,經常組織學生去實地體驗出版、印刷的過程,了解當前出版印刷行業的創新之處。除了上述一些基本的活動性課程學習之外,學生還有很多機會去參加由一些優秀出版社和出版界專業人士舉辦的學術沙龍、專題報告論壇等,并與出版商、新聞媒體部門和作者等建立聯系。
在分析澳大利亞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高等出版印刷教育的現實狀況,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1.注重實踐教學,強化實踐技能
印刷專業的畢業生需要掌握信息視覺再現、彩色圖像與文字處理、制版與現代印刷工藝等基礎理論知識,能夠熟悉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字化圖文處理、印刷工藝設計、設備材料選型、印刷材料適性測試、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生產和解決印刷工程及相關技術問題的能力,了解印前、印刷、印后加工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印刷企業管理技術,能在各類印刷企業和科研單位從事工藝設計、生產實施、組織管理和科學研究。
印刷專業有著較強的實踐性、操作性、應用性等特性,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實踐操作技能。而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理論重于實踐”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多鼓勵學生下企業去實習,培養學生真正的操作技能。我們可以學習澳大利亞高校以出版印刷實踐為核心的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通過學術沙龍、研討會、項目研究、實習參觀等途徑,切實使學生具備思考出版印刷現象、解決出版印刷實際問題的素質。
2.結合優勢學科,激發發展新動力
僅僅具備理論知識,對職業技能卻淺嘗輒止的畢業生往往得不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更不能應對越來越多的技術挑戰。大數據信息時代,我們面對的不僅僅只是海量的數據資源,更是無窮無盡的改革機遇。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對出版印刷人才的需求,學生除了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外,更要具備綜合能力。澳大利亞的出版印刷專業在課程設置的時候往往會依托本校的強勢學科或者當地的產業特色,兩相結合,以此促進專業的發展,這值得我國借鑒。
單以印刷專業來說,確實是一個冷門專業,甚至越來越多的學校撤銷了印刷專業的設置。但是印刷專業屬于一種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可融合藝術、傳播學、計算機、機械制造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這也給專業的發展帶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有的學校藝術設計專業優勢顯著,可以通過學科交叉滲透促進印刷專業的發展,例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印刷專業依托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優勢專業,側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通過這種學科互補的方式促進印刷專業發展,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3.深化校企合作,構建發展新平臺
出版印刷教育強調人才的實踐經驗與操作能力的培養,所以出版印刷專業院校更需要加強與出版印刷業界的聯系。在師資方面,建設一支既具備基本的教育理論,又精通出版印刷工藝原理,同時還具備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成為重要的突破口。[8]學校可以聘請一些出版及印刷界的專業人士來學校任兼職教授,或組織教師走進企業,直接接觸企業生產和運作過程,從而把從企業實踐中得來的最新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和生產流程等方面的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日常教學中,學校也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去出版印刷企業參觀或實習,真真切切地了解行業發展現狀。
4.開展國際交流,開拓發展新機遇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舞臺中占據重要地位,也給出版業“走出去”帶來了巨大機遇。所以在出版印刷專業人才培養中,需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結合我國出版印刷行業的發展特色,積極吸收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具體措施包括:一是進一步加強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聘請外籍教師,促進出版印刷專業內涵發展,培養學生國際視野;二是多渠道支持學生出國學習、培訓,通過采取與海外院校聯合培養、校際交流、學生互換、實習見習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海外學習、實習渠道。
[1] 楊金榮.澳大利亞高等出版教育的定位、特點與啟迪[J].中國編輯,2007(4):92-96.
[2] 韓姝.簡述澳大利亞的出版教育現狀[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2(5):259-260.
[3] 劉霞.淺析中外印刷教育和培訓[J].今日印刷,2003(2):78-81.
[4]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課程[EB/OL].[2016-06-20].http://www.rmit.edu.au/industry/sector-expertise/mediaand-communications/.
[5] 悉尼大學課程[EB/OL].[2016-06-22].http://sydney.edu.au/arts/media_communications/about/index.shtml.
[6] 麥考瑞大學課程[EB/OL].[2016-06-22].http://www.mq.edu.au/study/postgraduate-study/flexible-studyoptions.
[7] 莫 納 什 大 學 課 程 [EB/OL].[2016-06-22].http://future.arts.monash.edu/mcms/.
[8] 鄭麗君.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背景、現狀與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4(27):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