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軍
洛南縣婦幼保健院外科,陜西商洛 726100
靜脈內抽剝器引導下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治療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的體會
白建軍
洛南縣婦幼保健院外科,陜西商洛 726100
目的針對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采用靜脈內抽剝器引導下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治療方案,對其治療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42例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采取靜脈內抽剝器進行引導,按照手術標準操作,對患者進行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治療。結果所有患者經手術治療,恢復情況較好,未發生并發癥。對比手術前后的VCSS評分,結果顯示,手術后評分(1.23±0.41)明顯低于手術前(7.52±3.7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靜脈內抽剝器引導,對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進行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有效的微創治療手段。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大隱靜脈;靜脈內抽剝器;分段結扎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久坐少動、長期站立、重體力勞動者,都可能誘發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發病。從臨床癥狀上看,患者站立時,會出現下肢沉重、麻木、酸脹,淺靜脈成團狀蜿蜒,伴隨隆起、擴張等。有研究表明,采用靜脈內抽剝器引導,進行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治療,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1]。該文將選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42例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其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42例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確診,符合該次研究的標準。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齡(51.23±4.22)歲,平均病程(11.46±3.74)年。 VCSS 評分(嚴重程度)為(7.52±3.77)分。 其中,患肢為左下肢的15例,右下肢18例,雙下肢9例。臨床表現:21例患者出現色素沉著以及皮炎;3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脹痛、沉重;7例患者出現足靴區脂質硬皮病。
對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包括下肢彩超、心電圖、凝血功能、胸部X線檢查等,確定患者的靜脈主干和屬支的走向和匯合位置,制定手術方案。手術時,對患者進行麻醉,采用靜脈內抽剝器引導,按照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操作標準進行手術治療,具體操作:確定腹股溝韌帶中點內下一橫指位置,手術切口2~3 cm,使大隱靜脈暴露,沿著大隱靜脈表面,進行分離結扎,同時,切斷其屬支;確定結扎位置(7號線于大隱靜脈向股靜脈匯入前0.5 cm處);送入靜脈內抽剝器,位置內踝前,手術切口0.5 cm,將抽剝器送入大隱靜脈結扎點遠端,確定大隱靜脈主干位置,進行分段結扎,距離8~10 cm,手術切口0.5~1 cm,結扎后退出抽剝器;確定大隱靜脈屬支,采用屬支鉤除術,結扎血管并送回皮下。手術后,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療,使用次數1~2次;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康復指導;術后2~3 d,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安排出院,囑咐患者堅持穿彈力絲襪1個月。
在術后3個月,對患者進行回訪,再次進行VCSS評分,觀察患者恢復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手術進展順利,手術時間在1 h內,出血量45~75 mL,住院3~7 d,恢復情況較高。其中3例患者術后出現腫脹等現象,在1個月左右逐漸消退,未出現神經損傷、靜脈血栓等并發癥。
對比手術前后的VCSS評分,結果顯示,手術后評分明顯低于手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手術前后的VCSS評分對比(x±s)
下肢靜脈曲張是指由于下肢淺靜脈瓣膜關閉不全,出現血流淤滯,引發的靜脈壁病變。引發下肢靜脈曲張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遺傳因素、長期站立、慢性咳嗽等。從發病后期,患者常出現色素沉著、潰瘍、濕疹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常見的并發癥包括:小腿潰瘍、靜脈炎、靜脈血栓等,采取恰當的治療手段,能夠有效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2]。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的臨床治療應以阻斷淺靜脈血液反流為主。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療手段包括大隱靜脈高位結扎配合抽剝術治療、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治療等方式,從應用上看,前兩種治療方式應用比較廣泛,但有研究顯示,手術后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較大,并且容易引發并發癥[3]。分段結扎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操作簡單、治療效果顯著,具有一定的優勢。通過對大隱靜脈主干進行準確的定位,分段結扎,能夠避免抽剝術帶來的嚴重創傷,降低靜脈炎的發病率,同時,對術后包扎的要求較低,能夠使患者迅速恢復行動能力,此外,作為一種微創治療技術,患者在術后治療后,不會出現明顯的疤痕,能夠滿足患者對美觀性的需求,避免對患者手術生活造成影響[4]。應注意的是,系統、全面的術前檢查,確定患者的靜脈主干和屬支的走向和匯合位置,設計手術方案,能夠提升治療效果,避免屬支的殘留,減少瘢痕的形成[5]。
在該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經手術治療,恢復情況較好,未發生并發癥。對比手術前后的VCSS評分,結果顯示,手術后評分(1.23±0.41)分明顯低于手術前(7.52±3.7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采用靜脈內抽剝器引導,對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進行大隱靜脈主干分段結扎加屬支鉤除術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有效的微創治療手段。
[1]Moze G,Kalra M,Carmo M,et al.Extension of saphenous thrombus into the femoral vein:a potential complication of new endovenous ablation techniques[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05.
[2]Allegra C,Antignani PL,Bergan JJ.The"C"of CEAP:suggested definitions and refinements:an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lebology conference of experts[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03.
[3]Beebe HG,Bergan JJ,Bergqvist D,et al.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Chronic Venous Disease in the Lower limbs:A Consensus Stat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1996.
[4]Rutherford RB,Padberg FTJr,ComerotaAJ,et al.Venoussever ityscoring:Anadjuncttovenousoutcomeassessment[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00.
[5]Puggion i A,Kalra M,Carmo M,et al.Endovenous laser therapyand 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analysisof early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05.
R5
A
1004-6569(2017)07(a)-0101-02
白建軍(1975-),男,陜西洛南人,大專,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普通外科。
201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