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
興化市沙溝中心衛生院外科,江蘇興化 225777
綜合康復療法用于治療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效果分析
汪林
興化市沙溝中心衛生院外科,江蘇興化 225777
目的分析在骨折手術后膝關節的功能障礙治療中應用綜合康復療法的有效性。方法選在該院行骨折手術治療以后引發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92例,依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規組與綜合康復組,每組46例,觀察兩組膝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結果兩組患者膝關節主動的屈曲活動度都有顯著的改善,綜合康復組改善幅度明顯比常規組大(P<0.05)。結論在骨折手術后膝關節的功能障礙治療中應用綜合康復療法可改善患者關節功能,值得應用。
綜合康復療法;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
膝關節為人體的一個復雜關節,該關節負重比較大,主要由半月板、股骨、腓骨、髕骨與脛骨等構成,生物力學的結構比較復雜。膝關節的功能障礙為骨折術后的一個常見并發癥,若沒有及時進行康復治療,會引發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到患者工作與生活。對此,該次研究將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該院行骨折手術治療以后引發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92例作為對象,簡析在骨折手術后膝關節的功能障礙治療中應用綜合康復療法的有效性,現報道如下。
選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該院行骨折手術治療以后引發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92例,依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規組與綜合康復組,每組46例,常規組實施骨科的常規處理,綜合康復組則在常規處理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治療。在常規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是25歲與72歲,年齡的均值是(46±2.64)歲。在綜合康復組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是24歲與73歲,年齡的均值是(47±2.18)歲。兩組研究對象各項基礎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常規組實施骨科的常規處理,主要包含關節活動度的訓練、泥療與平衡負重等。綜合康復組則在常規處理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治療,具體療法如下:
1.2.1 功能的鍛煉 通過康復技師用手輔助患者進行膝關節的伸屈訓練,屈伸到膝關節產生牽拉樣的疼痛,把患者可以忍受作為度,患者完成伸屈的動作為1組,治療 2 次/d,是 70~90 組/次。
1.2.2 中藥的內服 服用中藥的萆薢歸膝湯治療,方劑為 10 g甘草、30 g萆薢、25 g當歸、15 g香附、20 g赤芍、20 g牛膝、20 g木瓜20 g五加皮與20 g千年健,煎服1劑/d,用400 mL水煎煮,早上晚上各服用1次。
1.2.3 中藥的熏蒸 選取已配置中藥,主要包含紅花、獨活、赤芍、秦艽、蘇木、艾葉、劉寄奴與透骨草等,放到中藥熏蒸機的藥箱內,添加1 000 mL水,開啟熏蒸機,蒸汽溫度是45℃,在患者坐于熏蒸機旁,暴露患膝,并把患膝對準蒸汽位置,對患處周圍進行熏蒸,30 min/次,2 次/d。
1.2.4 中藥的燙療 制備藥包:通過丹皮、由荊芥、莪術、防風、三菱、川芎、海桐皮、甘草、蘇木、當歸、千年健、黃柏、苦參與伸筋草等混合后,然后打碎成綠豆的大小,將藥物裝到10 cm×15 cm布袋中,縫合或是扎緊袋口,再把制備好藥包放到恒溫的加熱器中,溫度為50~60℃,進行一段時間加熱以后,維持恒溫,對患膝進行熨燙,把皮膚的潮紅作為度,如果患者覺得不熱時,需要更換燙包,熨燙的時間約為20 min,2次/d。
1.2.5 支具的應用 通過低溫熱塑板來制作動靜態支具,對患者膝關節實施牽引的治療。而支具制作與使用方法如下:通過低溫熱的塑板材制作與肢體塑形相符,并且最大屈位與伸直位各做1個,在白天治療時無需佩戴,主要是鍛煉功能,在夜間休息佩戴,屈曲位的佩戴時間是18∶00-24∶00、伸直位的佩戴時間為0:00-6:00,隔兩天對角度進行調整1次。
觀察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在治療前與治療后對患者關節活動的范圍進行測量,如果關節活動的功能恢復到正常,并且ROM超過80°為顯效;患者關節功能有所改善,ROM在30~80°之間為有效;患者關節功能沒有改善,ROM在30°以內為無效。同時記錄兩組膝關節主動的屈曲活動度。
把該次統計所得相關數據的結構記錄至SPSS 20.0統計學軟件中,以便統計分析相關數據,經過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以后,應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并通過t進行檢驗;應用[n(%)]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然后比較所得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常規組中顯效患者一共有16例,有效患者一共有20例,無效患者一共有10例,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78.26%;綜合康復組中顯效患者一共有26例,有效患者一共有18例,無效患者一共有2例,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95.65%。綜合康復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患者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的大,臨床治療的效果比較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的意義(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膝關節主動的屈曲活動度經比較以后,數值之間差異不夠顯著,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膝關節主動的屈曲活動度都有顯著的改善,綜合康復組改善幅度明顯比常規組大,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膝關節主動的屈曲活動度比較[(x±s),°]
在膝關節的周圍骨發生骨折以后,經常會并發不同程度的軟組織受損,引起滲出,極易粘連。在行手術治療以后,會導致軟組織的損傷加重,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1]。再加上,術后要制動,并且制動會致使韌帶、機體肌肉與關節囊等軟組織出現生物力學、肌肉與關節囊變化,同時會加大膝關節的功能恢復難度。祖國醫學認為膝關節膝創傷以后的筋骨受損,會使風寒濕邪侵襲,造成活動受限與關節僵硬等[2]。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治療,萆薢歸膝湯屬于膝關節損傷治療名方,尤其祛濕消腫、通絡效果比較好,可以使得患者關節的功能恢復。中藥熨燙與中藥熏蒸為中醫藥的外治,中藥與局部的中藥熱療可以實現解痙止痛、活血化瘀與軟筋散結,治療效果比較顯著[3]。該次研究中顯示,綜合康復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患者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的大,臨床治療的效果比較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的意義 (P<0.05);兩組患者膝關節主動的屈曲活動度都有顯著的改善,綜合康復組改善幅度明顯比常規組大,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骨折手術后膝關節的功能障礙治療中應用綜合康復療法可改善患者關節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可推廣。
[1]殷繼超,郭浩,劉曉霞.中藥冷熱交替療法聯合康復對髕骨骨折術后關節功能障礙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5,18(10):1372-1373.
[2]許蓉,張立軍,湯強.不同早期康復介入方式對股骨遠端骨折術后患兒膝關節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4,23(4):274-276.
[3]李驊玫,劉連珍,李輝瑩.新法中藥離子導入聯合康復訓練對膝關節術后功能障礙患者的預后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22):51-52.
R274.94
A
1004-6569(2017)07(a)-0119-02
汪林(1977-),男,江蘇興化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臨床。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