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珣
興化市人民醫院放射科,江蘇興化 225700
多層螺旋CT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
沙珣
興化市人民醫院放射科,江蘇興化 225700
目的探討分析多層螺旋CT(MSCT)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方法對該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50例患者經過X線檢查屬于陰性而臨床懷疑其屬于骨折的患者的MSCT橫斷面、多平面重建(MPR)圖像等進行回顧分析。結果經過多層螺旋CT診斷,骨折的患者有38例,總共50處。其中有5例股骨外髁骨折,4例股骨內髁骨折,1例股骨髁間骨折,13例脛骨外側平臺骨折,8例脛骨內側平臺骨折,4例髁間嵴骨折,9例髕骨骨折,6例腓骨小頭骨折。排除骨折的患者有12例,陽性率為76.0%。結論采用多層螺旋CT可以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作出準確的診斷,可以更好幫助對患者選取合適的治療方案,對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價值。
多層螺旋CT;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價值
隱匿性骨折在常規的X線檢查時難以發現或者是難以及時的發現,經過一段時間或者是采用其他的影像學方法才能發現其骨折,這種骨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會給患者帶來不可避免的精神以及身體上的痛苦[1]。膝關節的解剖結有一定的結構特點,其所處的外力環境以及功能需要也不同,因此,導致了膝關節成為了人體出現損傷最多的關節之一[2]。該文選取該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間收治的50例患者經過X線檢查屬于陰性而臨床懷疑其屬于骨折的患者為差異對象,對其探討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對該院50例符合膝關節隱匿性骨折入選標準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18例,年齡18~65歲,右膝30例,左膝20例,所有的患者都在24 h內接受了多層螺旋CT檢查。
對患者的患膝正側位采用Carestream(DR)X線機常規的攝取,對6例患者拍攝髕骨軸位。讓患者取仰臥位,采用GE LightSpeed-VCT64排CT掃描機對其足先進開始掃描,范圍包括上緣的髕骨、下緣的腓骨頸下2 cm;掃描時的參數設置為120 KV、150 mAs,螺距為1.0,準直寬度為4 mm×1.0 mm,層厚5 mm。標準的重建模式,重建時的層厚為0.625 mm,重建的增量為0.5 mm,分別完成多層面重建、容積再現、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層厚、層距為2 mm,為了顯示骨折的最佳部位采用斜位重建。
該次閱片選取兩名比較資深的放射診斷醫師進行,X線平片沒有顯示,多層螺旋CT顯示骨質連續性的中斷或者伴有骨折的線影,移位的骨折必須要和局部的骨質缺損相吻合,才能診斷為隱匿性骨折。
該文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進行分析處理,用χ2檢驗計數資料,并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的50例膝關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功能障礙,經過X線檢查結果顯示都沒有發現骨折的現象,但是經過多層螺旋CT對橫斷位薄層掃描、MPR等共診斷出了38例50處骨折。見表1。

表1 38例50處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具體部位
人體的膝關節是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的結構最復雜、損傷的機會比較多的關節,屬于滑車關節[3]。這種關節的關節囊一般情況下都比較薄而且松弛,在各骨關節的軟骨的周緣附著。而且用韌帶加固關節囊的周圍。髕韌帶位于前方,是延續的股四頭肌,而且從髕骨的下端開始一直延伸的,直至脛骨的粗隆位置。髕韌帶存在兩側,有髕內、外側支持帶,其下延屬于股內側肌以及股外側肌腱膜,和膝關節的囊編織在一起;而且后方的加強是采用腘斜韌帶,給關節囊內編入半膜肌的腱纖維而形成的。其中半月板屬于輔助結構,這種結構的構成是纖維軟骨,并且在脛骨內、外側髁關節面墊上,正常情況下半月板的外緣比較厚而且內緣比較薄。半月板的內側呈現“C”字形狀,前端比較窄而后部比較寬,外緣的中間部位相互連著關節囊纖維層和脛側副韌帶。半月板的外側呈“O”字形狀,外緣的后部相互連著腘繩肌腱。這些輔助的結構可以幫助人體加深關節窩,緩沖震動和保護膝關節的功能。而翼狀襞、髕上囊和髕下深囊可以幫助增大關節的穩固性,具有緩沖震動的功能,相應的使腱與骨面之間的相互摩擦不斷的減少。而且經過加固關節的韌帶就可以預防股骨和脛骨之間的前后位移。髕韌帶可以從前方加固和限制膝關節過度屈。對于這些部位的檢查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數字X線技術(DR)可以明顯的提升影響的質量,但是這種影像仍然是二維重疊的影像,密度的分辨率比較低,一些急性的外上患者在檢查時不能規范的保證體位,因此影響了檢查結果[4]。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的迅猛發展,使得CT研究的基本理論也得到了更新。多層螺旋CT實在1997年研制的,這種CT技術有多排寬探測器結構、球管可以一次性曝光,而且可以同時將多個層面的圖像數據獲取的一種成像系統[5]。這種CT技術的發展原理來源于單側的CT基礎,這種多層螺旋CT最早是由Elscint公司在1991年推出的[6],可以同時采集多層數據。這種技術更快、更好、更大范圍的對患者提供了幫助,同時擴大了CT的應用范圍,可以幫助檢查多種疾病的造影,意義重大。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7],脛骨平臺塌陷≥5 mm,或者是劈裂≥5 mm時就有了手術的指征,因此,明確骨折的劈裂大小以及移位的程度是制定治療方案以及評估預后的關鍵部分。所以,要對患者的關節面的受累程度進行精確的判斷,采用VR技術可以精確的測量骨折劈裂的距離以及關節面塌陷的寬度、深度以及具體的范圍。檢查時采用具有高分辨率的MPR可以清楚的顯示關節韌帶的形態以及走形的方位,但是這種技術對于前交叉的韌帶顯示又有一定的缺陷。對其采用相對比較窄的窗口技術有利于骨折的線影以及骨皮質斷裂的顯示。
綜上所述,采用多層螺旋CT可以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作出準確的診斷,可以更好幫助對患者選取合適的治療方案,對患者的預后有重要的價值。
[1]余景武,沈國鑫.多層螺旋CT與磁共振成像在細微及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1,1(10):33-35.
[2]陳冰.多層螺旋CT與磁共振成像診斷隱匿性骨折的臨床價值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5(12):101-105.
[3]劉冠霖,張偉玲,黎坤境,等.多層螺旋CT對臨床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學工程,2015,6(21):673-674.
[4]耿艷杰.多層螺旋CT及其后處理技術對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四川醫學,2012,6(16):1074-1075.
[5]宋德明.多層螺旋CT在膝關節外傷后脛骨近端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10(1):1943-1944.
[6]羅軍榮.探討多層螺旋CT(MSCT)后處理技術對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工程,2013,5(13):152-154.
[7]朱復權.多層螺旋CT與三維重建技術在診斷隱匿性肋骨骨折中的應用[J].當代醫藥論叢,2017,4(26):84-85.
R445.4
A
1004-6569(2017)07(a)-0126-02
沙珣(1988-),女,江蘇興化人,本科,放射技師,研究方向:放射科。
2017-04-10)